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11-18 13:55:44| 人氣65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轉載)宗教都勸人為善,如果行善,將來是否都能往生西方?

引用來自於: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9/2154-a09_031

學佛釋疑(二)第31集~由 正鈞老師開示:宗教都勸人為善,如果行善,將來是否都能往生西方?

學佛釋疑(二)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問候大家身體健康、精神愉快!

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今天要和大家來談談,有人問到說:「各種宗教都是勸人為善,如果行善,將來是否都能往生西方?」

所謂的「各種宗教都是勸人為善」,這個應該是從一般世俗的善法跟倫常來說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其實從各個國家以及中國古代的歷史以來,早就有所謂的「邪教」的名稱留傳下來;這意思也就是說,某一個教派的教義乃至說它的所作所為,是會對善良的社會及風俗,是會有所妨礙乃至會有所傷害,所以有時候就會受到國王或國家加以明令地禁止乃至消滅。就好像台灣早期不是也有一個教派叫作鴨蛋教嗎?後來不是也因為前面所說的原因而被禁止了嗎?所以一直以來,都有可能是有一些教派,它其實是打著勸人為善的幌子,表面上看起來是風風光光,好像是大善知識一樣,其實背地裡做的盡是騙人錢財、淫人妻女的勾當。只是因為說,他們善於宣傳以及包裝,反倒是一些純樸善良的大眾都被矇在鼓裡面,而對那些所謂教派的本質完全無所了知;那也許又是受到恐怖的威脅,所以也不敢有所聲張。這是先針對「各種宗教都是勸人為善」一般的了知跟誤解,先來作個簡易的說明。

接下來說「正統的宗教都是勸人為善」。那這意思就表示說,是有一些眾生他是會偶爾會造惡,或者也有可能是常常會造惡,所以要勸人為善。可是到底什麼是善?什麼又是惡呢?只恐怕一般人都弄不清楚,只能夠籠統地心裡面這樣知道說:「我只要存好心、做好事,那這樣就是行善。」在《成唯識論》第五卷裡面,有這麼一段記載:「能為此世、他世順益,故名為善;人天樂果雖於此世能為順益,非於他世,故不名善。能為此世、他世違損,故名不善;惡趣苦果雖於此世能為違損,非於他世,故非不善。於善、不善益損義中,不可記別,故名無記。」(《成唯識論》卷5)這意思是說:善法是使人能於此世、下一世都得到調順跟利益;相反地,假如使人於此世、下一世都得到違逆跟損害的話,那就是惡法了。又假如說,所做的事都沒有前面所說的善或惡的性質,那就說它是非善非惡,而施設了一個名相叫作「無記」。不過「無記」這一個名詞,現在已經被引用來形容說,一般人打坐進入一種不清不楚而不自了知的境界。而原來所說的「無記」,其實並不是這個意思!

這樣說來可能有一些籠統,舉個例子來說一下。譬如說:殺生,這是惡法,因為它能於此世、他世違損。正在殺的時候,有時候是因為仇恨心而起瞋,有時候是因為貪著眾生的肉而起貪,那正在殺的同時,就讓自己陷於貪與瞋的境界而有所違損;然後到了下一世,本來可以是活得快快樂樂的,可是因為上一世造作殺害眾生的業力,也許就在那個時候遇緣而成熟了,所以就讓那個人生病,乃至於說在某一種狀況下他被殺了,這當然就是為他世違損。而這種情況只是說,那個人的下一世還是人身的狀況哦!假如說他的殺業很大,或者又伴隨其他的惡業,而生到了畜生、餓鬼、地獄的話,當然就更是為他世違損。相反地,假如這個人此世行不殺行,乃至說也是吃素的話,因為不殺的緣故,遠離了一分貪、瞋性,再加上吃素的條件,所以身體健康、容貌也莊嚴,這就是為此世順益;因為不殺的業因,又發心護生吃素的緣故,所以也是行無畏施,那就有一分福業可以帶到下一世,或者是生天界享福,或者在人間受得安樂,這就是為他世順益。

而現在所謂的動物保護團體,雖然是很有善心,可是要說他只是做半套,因為他們不是說保護所有的動物,因為他們都不保護那些雞、鴨、牛、羊。那也許有人會說,那些雞、鴨、牛、羊本來就是要給人吃的啊!要保護的當然就是那些貓、狗那些寵物,乃至說是一些稀有動物。正是因為這樣想,就成就了一分癡的業。而其實是說,那些雞、鴨、牛、羊有一分正是因為過去的果報的緣故,才受生為畜生,而來償還過去殺害眾生的這些業果。這就好像說《成唯識論》裡面講的:「惡趣苦果雖於此世能為違損,非於他世,故非不善。」雖然那些雞、鴨、牛、羊等畜生,隨時有可能被人或者是其他獸類所宰殺乃至食噉,這是於此世能為違損;但是,因為是受業報的緣故而受苦,所以這不是惡法,純粹只是受用果報而已。而同時,假如生在欲界天享受五欲的福業,也只是受用果報而於此世能為順益,所以也不能稱為善法。這樣就大致說了善法、惡法的定義跟區別。

而行善後,來世是不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呢?佛法若是依一般的區分,可以分為五乘,也就是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跟菩薩乘。假如只是行一般的人天善法,將來的善果就只能生於欲界天或者是人間。除非說這一個人,他另外有禪定的證量,捨報之後就有資格可以生到無色界天或是色界天;所以禪定它也是一種善法,因為能為此世、他世順益的緣故。假如說一般人所說的行善,指的是像修橋鋪路、慈善救濟、護生放生等等,這些的人天善法是含攝在五戒十善之中,他的果報就可能有時候會生到欲界天,有時候可能在人間;其中就有一些是通於一般宗教的。譬如說:有一些宗教裡面的教義,也有一分的不邪淫、不偷盜等等,所以也是人天善法所含攝,但是卻不如佛法中所含攝的那麼圓滿。所以,不修禪定只行一般的人天善法,果報只在這個世間的欲界天或者是人間,當然會因善法的殊勝差別不同,而有果報的殊勝差別不同。換句話說,假如來世都生而為有錢人,但是富裕的狀況卻是不一樣的。為什麼這麼說?這就得要來看一看這一段經文,在《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中記載著說:爾時世尊告韋提希:「汝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是三事名為淨業。」(《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剛才的經文中 佛已經開示了說: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除了要修三福淨業以外,還要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就者;彼國,當然指的是西方極樂世界。以一般世間法而言,譬如說是在大學裡面,有每一個科系所要共同修學的課程,但是各別的科系裡面,又有其單獨要修的課程。同樣的道理,十方諸佛國都是淨土,所以求生諸佛淨土有共同要修學的課程,那就是「三福淨業」。但是假如選擇的是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要加修一門「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就者」,為什麼?因為這樣做,才能夠與西方極樂世界三聖以及已經生到那個國家的其他菩薩眾生們感應道交;捨報的時候,乘著善淨業的因,再加上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就者的感應道交,就可以感得佛菩薩現前圍繞,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

可是為什麼叫作三福淨業?「三福」的意涵是說三大類的福業,既然也是福業,表示說它是有善法的成分。但是這裡為什麼稱作「淨業」,而不單單說它只是「善業」呢?因為它會與三乘菩提相應的緣故;這是諸佛度眾的善巧方便,都要度眾生迴向佛菩提道。我們知道,三乘菩提講的就是聲聞菩提、緣覺菩提跟佛菩提,但是其實前面二者都是方便析分出來攝受眾生,而從佛菩提道中析分出來的,其實都應該匯歸於佛菩提。「淨」這一個字,一般人也許會解釋說:「斷惡修善這個時候,不著斷惡的相、也不著修善的相,永遠保持自己的清淨。」可是,這只是說一種想像的境界,也許也可以說是相似的淨;但是,其實真正要能夠有初分淨的成就,得要從「斷我見」開始。

古大德又把這三福分別給了名稱叫作世福、戒福與行福。從表面上看來,世福的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都是人天善法,似乎談不上什麼與三乘菩提相應的問題;而戒福中的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之中,除了說受持三歸好像是與三乘菩提是有一點關連,而其他的內容似乎也是人天善法所攝;只有第三項的行福中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個部分是一定會與三乘菩提而且是與佛菩提相應的。那麼,既然叫作「當修三福」,表示說,三福是要普遍地修學,而不是但修其中的一或二。所以隨分修世間的人天善法之時,一定接著也要去受持三歸;當初分發了菩提心之後,等到受戒的因緣成熟了,也要去受戒;在這個中間,就可以進一步的發菩提心,乃至可以再進一步地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所以發菩提心,是有它的層次差別不同的。

這裡先從一般的發了求證菩提心的願來說,這個「菩提心」指的是每一個人的「真心」,所以求受三歸、又發了四宏誓願,就已經是發菩提心了,乃至是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那其所作所行起心動念,當然都是希望迴向親證菩提心。再者,受持三歸等等這個戒福,姑且隨順大德的分類,但是這個「受持三歸」千萬也不要等閒視之,以為說,在佛像面前隨著歸依見證師然後唸誦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那就完成了!但是那只是表相的三歸依,進一步的三歸依是要歸依自性三寶,而這得要發現明白了菩提心,才能有初分的功德;乃至說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也是依於自心如來而修、而轉。那這樣看來,好像都是世間法的世福呢?當你真正的發菩提心之後,親見本來面目之後,你會發現說:「唉呀!原來每一個人都在他自心如來中修世福啊!」這個時候,世福已經開始轉為善業、轉為淨業了。那請問:在這樣的情況下去修學三福,會不會與三乘菩提相應呢?答案就已經很明顯了。所以這樣才會說是「三福淨業」。

那麼,為什麼有時候善知識他會開示說:「念佛念到一個階段,可以達到淨念相繼的情況」?這個從表相上來看,當我們在念佛的時候,不思善也不思惡,只有想佛的一念心在,這不就是淨念嗎?這樣說當然也不能說是錯的!除此之外,我們再來思惟另外一個層次的問題。念佛,不管你念的是 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或者是藥師佛,諸佛的共願都是要接引眾生親證佛菩提道;當你稱唸諸佛的名號,不是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嗎:「諸佛名號一歷耳根永為道種」嗎?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這都有諸佛對眾生一直如母憶子般悲願的攝受;因為其實你的心中,也有一尊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念諸佛的名號因緣成熟後,就可以看見你心中的釋迦牟尼佛。既然聽聞了諸佛名號就可以永為道種,那不就是與三乘菩提相應嗎?所以念佛的「念」是可以稱為「淨念」,乃至說你是以憶念的方式連綿相續不雜它念,又加上前面講的不思善、不思惡,那當然更可以稱為是「淨念」了。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經典中會提到說「稱念諸佛名號,可以滅卻多劫生死」的原因之一。因為這是會讓你能夠親證無生無死本際的一個善巧方便。

所以從表面上看來,各種宗教都是勸人為善的,但是其實仍然不乏有所謂的偽善者,這個是一般大眾所應當要警覺的。而如果說,行的是一般的人天善法,又不繫念諦觀西方極樂世界淨業成就者,乃至也不稱念彌陀聖號,那這個可能是比較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

今天就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台長: 菩提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