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7-18 16:44:58| 人氣3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轉載)菩薩如何自利利他?(四)

引用來自於: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8/70

菩薩正行第70集~由 正光老師開示:菩薩如何自利利他?(四)

菩薩正行影音連結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

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正覺同修會所推出一系列的電視弘法節目。這個主題名為「三乘菩提菩薩正行」,裡面有很多子題,今天繼續這個子題「菩薩如何自利利他」。

上一集談到學與學果,學就是有學,是在佛菩提道中還在進修、學習及熏習,還沒有具足成就不退轉的學人;學果就是無學,是在佛菩提道進修、學習及熏習中,已經有一部分佛法修證,得以具足不退轉的人。所以菩薩於第一大、第二大阿僧祇劫的布施名為學,菩薩於第三大阿僧祇的布施,名為學果。此外布施與波羅蜜有四句分別,同樣的道理,其他五度——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與波羅蜜也有四句分別。

接下來,佛開示其他十種學與學果。第一種學與學果,菩薩為了得盡智與無生智,勤修三十七道品,名為學;菩薩得此二智名為學果。所謂的盡智就是後有永盡的智慧,二乘將見惑、思惑斷盡成為阿羅漢,於捨壽時,願意將自己的蘊處界滅盡,入無餘涅槃,像這樣將三界愛煩惱斷盡的智慧,就是盡智,也是《阿含經》所說的解脫。大乘菩薩雖然在初地前,可以將自己的思惑斷盡,可是為了無生法忍的智慧,故意留一分思惑潤未來生,繼續出生五蘊身進修道種智,並於六地滿心證得滅盡定,於捨壽時可以入無餘涅槃;可是菩薩不願意入無餘涅槃,故意起一分思惑往七地邁進。當菩薩於七地滿心時,不得不斷盡三界愛的習氣種子隨眠,因而獲得大乘所謂的盡智。由此可知,盡智有三乘的差別,雖然三乘的盡智都是在斷盡見惑與思惑,然而菩薩的盡智比二乘的盡智勝妙,因為菩薩斷了二乘所不能斷的煩惱習氣種子隨眠。所以 佛在經典曾敘述,有一鴿子飛入舍利弗影子,猶戰懼不已,移入佛影,泰然無怖。所謂的無生智,就是有了盡智以後,能夠為人宣說不再出生後有的智慧,也是《阿含經》所說的解脫知見。

這 裡有一個很好的典故,可以來加以說明。周利槃特伽是一位阿羅漢,本身有盡智,但是沒有無生智。知道如何將自己的見惑、思惑斷盡,可是無法將解脫知 見如實宣說。也就是要如何去斷見惑、思惑,以及如何斷的次第等道理,周利槃特伽無法為人宣說。所以當周利槃特伽受供後,施主請周利槃特伽開示如何斷煩惱, 周利槃特伽當然無法宣說,只好請舍利弗為施主宣說斷煩惱的方法及次第。又三乘的無生智有很大的差異,二乘所觀察的對象是蘊處界,所以二乘人為人宣說時,僅 能宣說後有不再出生的內涵,這也是六祖慧能所說「將滅止生」的道理。菩薩則不然,所觀察的對象是真心如來藏,祂本來就不生,未來也不會滅,證得此智慧名為無生智,與二乘所觀察的對象完全不同。由上面說明可知,二乘人有盡智,不一定有無生智,有無生智,一定有盡智,同時具足這兩種智慧。這就是佛在《阿含經》的開示:「聖弟子!如是觀者,厭於色,厭於受、想、行、識;厭者不樂,不樂則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第二種學與學果,如果菩薩能夠調伏自己的六根,不亂攀緣,進而調伏眾生,名為學;如果菩薩自 己能解脫,也可以讓眾生得解脫,名為學果。這裡最主要的差別,是在調伏與解脫的不同。調伏是用禪定或者是用智慧將煩惱現行壓抑下來,並沒有將煩惱斷除,猶 如以石壓草一樣,雖然草沒有辦法長出來,一旦石頭移開以後,草還是會生根發芽長出來;解脫則不是,已經將煩惱斷除,乃至將煩惱習氣種子隨眠斷除,所以不會 有煩惱現行,乃至不會有習氣種子隨眠出現。

第三種學與學果,就是菩薩為了修集佛的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念,名為學;唯有菩薩成就四智圓明的究竟佛,具足十八不共之法,名為學果。由此可知,第三大阿僧祇劫的八地菩薩,相對於第一大、第二大阿僧祇劫的菩薩而言,名為學果;可是相對於佛地而言,八地菩薩名為學,佛地名為學果。這可以證明,學與學果都是依當時的情形,作不同施設及比較,最主要就是不讓菩薩得少為足,讓菩薩依據自己所需,最後可以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第四種學與學果,如果菩薩能利益自己,也能利益別人而造作種種善業,名為學;菩薩已能利益自己,也能利益別人,名為學果。像這樣的學與學果的定義,比以前寬鬆,函蓋面也比較大。如同前一集所說,菩薩摩訶薩有兩種:一種採取較寬鬆的標準,認定明心以上的菩薩,就是菩薩摩訶薩;另外一種採取較嚴格的標準,認定初地以上的菩薩,就是菩薩摩訶薩。同樣的道理,學人不應該認為 佛採取較寬鬆的標準,自己也符合 佛所說的標準,就心滿意足,因而懈怠不精進,反而更應該打起精神來,更努力精進修行才是。

第五種學與學果,熏習世間法的人,名為學;已經開始修學三乘菩提出世間法的人,名為學果。這樣定義,比第四種學與學果更寬鬆,由此可知,佛說種種法,都是在鼓勵菩薩往大乘法修行,都是為了讓眾生能夠成佛。所以佛在《妙法蓮華經》開示:三乘菩提猶如,羊車、鹿車、牛車一樣,每一車各有不同的法寶,可以讓不同根器的眾生各獲其所需。可以讓二乘人到達解脫的彼岸以後,佛再為二乘人宣說大乘法,告訴二乘人還有羊車、鹿車所沒有的大乘法寶牛車,可以讓眾生隨意採集,來莊嚴自己,未來可以成就四智圓明的究竟佛。

第六種學與學果,如果菩薩不惜自己的身根及錢財,名為學;如果菩薩不惜自己的身根及錢財,而且也不惜自己的壽命,名為學果。譬如眾生需要菩薩一隻手,菩薩就將手布施出去,可是眾生需要菩薩的命時,菩薩還沒有辦法像地上菩薩一樣,頭目支分都能布施,也沒有辦法像八地以上菩薩,於一切時布施、於一切眾生布施,所以布施仍然未圓滿,應該繼續去圓滿布施才是。

第七種學與學果,如果菩薩能夠度化眾生,造作人天善業,也就是依止佛法僧三寶來行善,名為學;如果菩薩能夠化導眾生,修學三乘菩提的無漏業,名為學果。這是因為人天善法是有漏法,不是無漏法,都會消耗殆盡的。佛在《增壹阿含經》曾開示:在過去久遠劫以前,世尊曾四事供養 燈光如來七萬歲,並於 佛般涅槃後, 七萬歲供養 佛的形像、舍利,並燒香、燃燈、懸繒、幡蓋無所乏少,可是所求的都是有漏有為的福德,不求解脫。所以 佛在經中隨後開示:「大王當知!爾時所有福德今有遺餘耶?莫作是觀,如我今日觀彼富有,無有毫釐如毛髮許。所以然者,生死長遠不可稱記,於中悉食福盡,無 有毫釐許在。」由此可知,不求無漏法,不僅削減自己的福德,而且未來都在漫漫的長夜度過,根本無法出離生死苦。

第八種學與學果,如果菩薩布施一切錢財給眾生,名為學;如果菩薩除了布施錢財外,還會法布施,名為學果。這告訴大眾:於布施當中,還要用法布施與眾生結緣。譬如蒙山施食,讓飢渴的眾生飽食後,還會加誦《心經》、往生咒等,以佛法來安置眾生,是讓眾生與佛法結下善緣,未來可以修證佛法

第九種學與學果,如果菩薩能破除自己的慳貪與嫉妒心,名為學;如果菩薩能破除自他有情的慳貪與嫉妒心,名為學果。因為慳貪與嫉妒,都是障礙菩薩修學的煩惱,所以菩薩不僅要斷除煩惱,而且還要幫助眾生斷除煩惱。

第十種學與學果,如果菩薩自己受持五根,也就是以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來修行,並且憶念不忘,名為學;如果菩薩不僅自己能夠受持五根來修行及憶念,還要教導眾生同樣受持五根來修行及憶念,名為學果。菩薩受持五根修行,就是要發起五力,也就是要發起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行菩薩道。所以菩薩不僅要發起五力來行菩薩道,也要讓眾生同樣發起五力來行菩薩道。

以上十種學與學果的定義非常廣泛,學人不可以只看到文字的表相來論定,而是要依照經文所說的內涵來認定,否則會滋生很多問題,遭人非議,那可就不好了!又這十種學與學果,都有一個共通性,能夠利益自己的叫作學;能夠自利利他的叫作學果。也就是說,菩薩佛法有所實證,有了自利也有能力來利益別人,並且在潛移默化利他當中得以修正自己,像這樣自利利他的菩薩,才是真正的菩薩

說完學與學果十種不同的內涵後,接著 佛開示:菩薩的信根已經發起,已經有信力,所以有能力利益自己,也有能力利益他人。如果菩薩僅能利益自己,而不能利益別人,不名為真實義菩薩;如果菩薩能夠利益他人,對於自身的生命及財物不會吝惜,有機會的話就會布施出去,表示菩薩沒有慳貪及吝惜的執著,已經把這些執著斷除了,對自己有益名為自利。談到這裡,或許有人不相信,後學舉一個例子來說明:譬如你要為眾生說法,要不要於佛法有所實證?要不要深入經典?當然要嘛!如果沒有佛法實證,沒有親證真心如來藏,只能靠意識思惟想像,想像如來藏到底是什麼?這樣的想法只是一個知見,這個知見只是在自己腦中所產生一個概念而已,並不是自己的見地,也就是自己親證以及親眼看見的。因為這樣的緣故,很可能像大法師、大居士一樣,將離見聞覺知無所得的如來藏,說成有見聞覺知、有所得的意識心,誤導眾生走入常見、斷見中,乃至誤導眾生走入邪淫外道中,不僅害眾生也在害自己。如果不深入經典去啟發自己的智慧,錯將從本以來不生不滅的如來藏,說成有生有滅的離念靈知意識心,不僅無法啟發自己的智慧,而且也無法使眾生的智慧現起,非但無法利益自己,反而對眾生有害。所以說菩薩為了利益眾生,不但要有所實證,而且還要深入經典,以自己親證如來藏的見地,以及深入經典所發起的智慧來利益眾生。當菩薩在利益眾生當中,同時也在利益自己,只是菩薩沒有發現而已。待菩薩發現的時候,他的智慧及道業已經突飛猛進,與一般眾生有很大的差距,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這也是菩薩不可思議的地方。

菩薩教化眾生時,一定會觀機逗教,視眾生的根器等等,給予不同的教導。譬如菩薩看見這位眾生是人天種性,就會告訴這位眾生人天善法,不會告訴這位眾生如何出離三界的二乘法。縱使菩薩無法事先知道這位眾生的根性,發現這位眾生不喜歡人天善法而喜歡二乘法,菩薩會調整自己的說法而宣說二乘法;如果這位眾生不喜歡二乘法,喜歡大乘法,菩薩也會調整自己,為菩薩種性人宣說大乘法。也就是說菩薩會依據眾生根性,分別解說不同法要,讓眾生得以受用而修學。菩薩就在利益眾生當中,不知不覺在利益自己,故名自利利他,這樣的菩薩名為真實義菩薩

接著佛又開示:菩薩可分為上品、中品、下品之差別。所謂的下品菩薩,是指菩薩不能自利利他兼顧,唯求自利,不能利益眾生,僅能利益自己,這就是下品的菩薩。為什麼?這是因為菩薩只想利益自己,於法財中有所慳吝及貪著,使得菩薩無法斷除自己的慳吝與貪著,因而妨礙菩薩道業的進步;又菩薩如果使眾生受諸苦惱,而自己處於安樂中,表示這位菩薩沒有悲憫心,僅能利益自己而不能利益他人。像這樣僅能利益自己,而不能利益他人的菩薩,乃是下品的菩薩,不是中品、上品的菩薩

所謂的中品菩薩,是指菩薩能利益他人,而不能利益自己的人。譬如菩薩自己不修布施、持戒及多聞,卻鼓勵眾生去布施、持戒及多聞。也就是說,菩薩鼓勵他人去布施,使得別人因為布施的緣故,可以種下人天福田,乃至可以種下未來可以三乘見道的福德資糧;又菩薩鼓勵眾生去持戒,使得眾生得以持戒清淨、心地清淨,因而往菩薩第三度的忍辱邁進,乃至未來可以很迅速的親證一切有情的生命實相心如來藏;又菩薩鼓勵眾生多聽聞真善知識說法,使得眾生的信力增上,願意到真善知識處所熏習正法,去建立佛法正知見,乃至未來於佛法有所實證。像這樣僅能利益他人,無法利益自己的菩薩,乃是中品的菩薩,不是上品的菩薩

所謂的上品菩薩,是指菩薩不僅能利益他人,也能利益自己的人。譬如菩薩自己具足五根,以此五根而產生了力量,有了五力,以此來教化眾生,讓眾生可以具足五根、五力來修行,乃至未來於佛法有所實證。像這樣的菩薩,不僅能利益他人也能利益自己,就是上品的菩薩。這樣的菩薩以無私無悔的心,不斷地利益眾生,使得眾生的道業不斷地增上,而且也使得菩薩在利益眾生當中,得以伏除自己的煩惱現行、習氣種子隨眠,以及無始無明,使得菩薩的智慧及福德不斷地增上,以及佛菩提進步非常神速,乃至於不久的將來,得以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因為這樣的緣故,佛讚歎這樣的菩薩是為真實義菩薩,亦名不可思議菩薩

說到這裡,時間剛好到了,今天就講到這裡。下一集將由另外一位親教師主講,內容非常精彩,敬請各位菩薩繼續收看。

阿彌陀佛!

台長: 菩提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