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6-16 15:28:35| 人氣4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轉載)修三十二相業(三)

引用來自於: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8/49

菩薩正行第49集~~由 正禮老師開示:修三十二相業(三)

菩薩正行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上一集我們說到:有所謂的知宿命定,還有生正法因定。這正法的因說的事實上就是第八識如來藏,也就是說一切的三乘菩提正法,都是以第八識如來藏為因。能夠產生這樣子的決定心,相信三乘菩提都依於第八識如來藏而建立的,這樣子能夠有決定心,就叫作生正法因定。而這個生正法因定,事實上並不容易成就的,它一定要先滿足十信位的修行,才能夠逐漸產生生正法因定。那生起了正法因定,他還是要在外門再繼續廣修六度萬行,因為對於第八識如來藏雖然願意相信,可是如何實證呢?那還要再繼續廣修。而能夠這樣子廣修種種的福德,那也是在成就菩薩的身力,也是在修集三十二大人相的業。所以菩薩要先有這些定,也就是菩提定、有定、知宿命定、還有生正法因定,有了這些定,他在修三十二大人相的時候,才能夠成就菩薩的堅固身力。

接下來我們來看佛陀的開示:「善男子!菩薩從修三十二相業,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其中間多聞無厭。」也就是說:佛陀說我們在修集三十二大人相的業的時候是要多聞無厭的。這多聞無厭的意思,並不是說要聽很多種、很多種,多聞是說我們在談論第八識如來藏、我們在談法界的根本因的時候,事實上所說的統統都是一個法,事實上就是第八識如來藏。有人可能會認為說:為什麼我們所談都是第八識如來藏?為什麼不談談別的呢?談談別的不是比較多聞嗎?事實上這是錯誤的見解,我們眾生對於世間法聽了很多、分析了很多,事實上都無濟於生死解脫,所以那個都不算多聞。所以世間的博學多聞,在佛法中不稱為博學多聞,因為那個都是生死流轉的那些不堅固之法,可是第八識如來藏的法——這個涅槃之法,祂是最殊勝、最勝妙的,而這是眾生所最缺乏而不知道的一個法;所以要能夠一直圍繞著第八識如來藏這個法而多所熏習聽聞,乃至最後能夠實證,那個才叫作多聞。因為從來都不知道,而現在逐漸知道之後才知道說,原來這個法函蓋了一切法;也就是說第八識如來藏的實證,實證之後才能夠知道說,原來世間的一切法都跟如來藏、都跟阿賴耶識有密切的關係。有了密切的關係才能夠把一切的世間法全部貫串起來,這樣子才能夠稱為多聞。如果沒有這樣子的話,世間的種種的這些法相都是支離破碎的、都是彼此不相干的,所以它們之間有所矛盾,一般人也都是不能發現的。可是實證了第八識如來藏之後,就逐漸能夠發現:原來世間的種種的學問乃至很多的說法,事實上它是矛盾的,它是兜不攏的。這個時候依於第八識如來藏的實證而能夠貫串一切法,這樣子才叫作多聞。而且這樣的多聞是要無厭的,因為這個是涉及法界的實相,是從菩薩在剛開始修學三十二大人相的時候,就要一直聽聞、聽聞,乃至最後成就佛道的時候,還是圍繞著第八識如來藏而說一切的法,乃至成佛之後來度眾生的時候,還是圍繞著第八識如來藏的這個一大事因緣,而說一切法、而說三乘菩提

這樣子才是所謂說「從修三十二相業,乃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時候,都是一樣要多聞而無厭,因為全部都圍繞著第八識來說法的。除了這之外,佛陀還有開示說:「菩薩摩 訶薩修一一相,以百福德而為圍繞。修心五十、具心五十,是則名為百種福德。」這個是說:如果要修學三十二大人相的業的時候,每一個大人相的修集,都要以百 種福德來作為圍繞。也就是每一個大人相要能夠圓滿的時候,事實上要有百福莊嚴;也就是說每一個相要有百福莊嚴,才能夠最後成就菩薩的身力,來使得菩薩所顯現的三十二大人相能夠異於轉輪聖王,乃至超越轉輪聖王。因為轉輪聖王也有三十二大人相,可是菩薩最後成就佛果,所成就的三十二大人相是超越轉輪聖王,而菩薩之 所以能夠成就超越轉輪聖王的三十二大人相,就是因為有百福莊嚴。那什麼是百福莊嚴呢?百福莊嚴就是說,要有修心五十跟具心五十。也就說百種福德它的莊嚴的 時候,它要有修心五十,就是在修三十二大人相的時候,先要有五十種心來修這個大人相,那是叫作修心五十;在修了之後還要去檢討:我之前所實踐、所修的三十 二大人相是不是有圓滿啊!是還有什麼要改進的地方呢?經過檢討之後,讓所修的三十二大人相的業能夠越來越圓滿,那個叫作具心五十。

好!那我們說,什麼是修心五十的內容呢?這個修心五十事實上也就是說,我們菩薩要修百種福德的時候,是要來先想五十思。我們看一段論文,它裡面就有這樣的來解說:「此中百思名為百福。何謂百思?謂如菩薩造 作增長足善住相業時,先起五十思,修治身器令淨調柔,次起一思正牽引彼,後復起五十思令其圓滿。譬如農夫先治畦壟,次下種子,後以糞水而覆溉之;彼亦如 是,如足善住相業有如是百思莊嚴,乃至頂上烏瑟膩沙相業亦復如是。由此故說,佛一一相百福莊嚴。」這個就是說到,什麼是百福莊嚴呢?事實上百福就是說,要 有一百個思。什麼叫作一百個思呢?就是,舉一個例子:如果我們要修足善住相,這是三十二大人相的某一個相,這個時候要先生起五十種思,然後起這個五十種 思,來讓我們的身心——這個修行的道器能夠清淨調柔,能夠讓我們的身心清淨調柔之後,還要起一個決定思來讓我們真正去說:我要這樣作。我們想要說:我怎麼 樣清淨我的道器呢?然後再起一個決定說:我真的要這樣作。然後付諸實行,這樣子就叫作修心五十。這樣作了之後,還要再起五十種思,來檢討說,那我這樣作到 底有沒有作好呢?也就是作的時候,還要起五十種思來檢討:說我這樣作到底有沒有作得圓滿、有沒有徹底、有沒有究竟?再起五十思,這個叫作具心五十。

然 後這裡有說一個譬喻,就像說農夫如果說要種田的話,就必須要先把田地把它整好,把它一行一行地把它弄好,然後把它做排水溝,然後就下了種子,種下 種子就是造作了業行,那之後還要以糞水來覆溉之,還要把它灑上、澆上糞水,還要除草等等的這些灌溉,最後才能夠有所收穫而且才能夠豐收。所以說,就像足善 住相這樣子,要起五十思來讓自己的身器清淨調柔,還要起一個決定思來說:我確實要這樣來作。最後還能夠去檢討所實踐的內容是如何?這樣子叫作百思莊嚴,這 個百思莊嚴就是百福莊嚴。乃至修最後的無見頂相,也是要這樣子。所以所謂的烏瑟膩沙相,事實上就是指的無見頂相。所以每一個相統統有百福莊嚴。

我們現在就來稍微說明,什麼是五十思呢?五十思的內容是如何呢?我們看論文「問:『何者是五十思耶?』答:『 依十業道各有五思,謂依離殺業道有五思:一離殺思、二勸導思、三讚美思、四隨喜思、五迴向思,謂迴所修向菩提故,乃至正見亦爾。是名五十思。』」也就是說,要修這個百福莊嚴的時候,要先起五十思——修心五十;這個修心五十,事實上都一樣不離十善業道的修行。所以說什麼叫十善業道呢?就是不殺、不偷盜、不邪淫、 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等等,乃至不貪、不瞋、不癡。這樣子具足了十善業道的思惟,而且每一個十善業道的每一個都要起五種思。這裡舉說:譬如說離 殺——第一、十善業道裡面的第一個,離殺。這離殺還要分成五個,譬如說:離殺思、勸導思、讚美思、隨喜思,還有迴向思。所以十善業道每一個都有這五思,所 以加起來就有五十思。這樣的說明可能大家會覺得還是抽象,我們來舉一個例子來跟大家說明。譬如說:我們在修三十二大人相的其中一相——手足軟相。經文說: 「為菩薩時, 於無量世,以手摩洗師長父母身,除去垢穢,香油塗之,是故次得手足軟相。」譬如我們在修手足軟相的時候,手足軟相怎麼樣獲得呢?就是要為自己的尊長、眷屬 經常去幫他們摩洗。譬如說,他可能筋骨痠痛我們要幫他按摩;如果他行動不便,我們要可能要幫他洗身體,幫他擦澡,乃至幫他們除去污垢的東西,然後把他塗上 香油,讓他覺得舒服。當我們在這樣思的時候、這樣做的時候,就在修手足軟相。

可 是這手足軟相在做的時候,要起五十種思,什麼五十種思呢?第一個、先說離殺的部分:也就是說要觀察這人是我的父母。因為他是我父母,所以我絕對離 殺,不殺眼前這個人,乃至我絕對不殺過去世的父母。什麼是過去世的父母呢?就是過去世的父母,這一世可能來成為我們的朋友,乃至成為同事,乃至成為路人, 都有可能,所以我們要離開殺業。也就是當我們幫父母、師長在幫他摩洗的時候,幫他除去垢穢、幫他香油塗之的時候,我們說:我這麼愛護我的父母,就是我絕對 不殺這個父母,未來世他成為其他人,我也絕對不殺這個人。因為這樣子的觀察,所以能夠清淨自己的身心、清淨自己的道器,讓自己的內心調柔。而且因為這樣子 而推及,從我們的父母師長,能夠推廣到其他人,我們都要離殺,要起這個離殺思。

除了離殺思之外,不殺眼前的這個作為我們父母師長的眾生,乃至其他人,我們也要把他當成是我們的父母、師長。我們還要怎麼樣呢?要推己及人,我們要勸導思。也就是說,我們如果看到其他人,我們也要去勸導他離殺。因為菩薩的修行不是說自己不殺就好,如果是聲聞人他自己不殺,他能夠解脫三界的生死輪迴,對他來說,他就能夠實踐他的解脫。可是菩薩不 是只是獨善其身還要能夠推己及人,還要能夠度化一切眾生。所以我們自己在摩洗父母師長的時候,我們起了離殺思之後,我們還要勸導思。譬如說:如果我們父母 有曾經造一些不好的業,我們就要勸導我們的父母不要再殺生,也要勸導我們的父母師長離殺,乃至我們要勸導我們的身邊過去世的父母,乃至未來世的父母,所有 的眾生都離殺,這叫勸導思,而且要能夠付諸實踐。然後如果父母師長不能接受的時候,我們還要以種種的方便善巧來勸導之,這叫勸導思,勸導我們的父母師長能 夠離殺。

除了這之外,我們還要起讚美思。讚美思是 說:如果我們的父母對於離殺這件事情他能夠實踐了,某個時候他實踐了,我們就要趕快地讚美他。而且我們也要 對很多的眾生在談離殺的時候,讚美離殺的功德。所以我們的父母師長能夠離殺,我們要讚美;我們看到其他的眾生,他是我們過去世的師長、父母,乃至是我們未 來世的師長父母,我們都要讚美他的離殺。只要他有這樣的業行,我們都要趕快地去讚美他,而且要能夠心得決定,起決定思說:我一定要這樣作。除了這之外,還 要隨喜思,譬如說:父母師長他作了離殺的事情,我們要隨喜他的功德,除了讚美之外還要隨喜:你作得太好了!我隨喜你的功德。乃至其他的眾生,他是我們的過 去父母師長,我們看到他的離殺的時候,我們也要隨喜讚歎,也就是除了讚美之外,我們要隨喜,說:他作得太好了!我內心產生了歡喜。來隨順他離殺的功德。而 且除了這個隨喜之外,還要起迴向思,也就迴向我們所修的,這些業都能夠迴向菩提。也就是說我們為什麼要造作離殺的這些清淨業呢?就是因為我們想要獲得解脫,我們想要實證菩提。為什麼眾生最徹底能夠去離殺?最究竟的就是能夠實證菩提。如果實證菩提,眾生相處就永遠不可能會有彼此殺害的事情;,我們之所以會有彼此殺害的事情,就是因為我們全部的人沒有一起實證菩提,所以沒有辦法把煩惱去除,所以造作了種種的業行。所以我們還要起迴向思,來迴向一切的三十二大人相業,能夠迴向於菩提,讓眾生都能夠實證。

今天我們就先介紹到這一邊,謝謝各位菩薩的收看。

阿彌陀佛!

台長: 菩提
人氣(4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正覺電視弘法4-6輯 |
此分類下一篇:(轉載)修三十二相業(四)
此分類上一篇:(轉載) 修三十二相業(二)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