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4-29 15:33:59| 人氣6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轉載)菩薩為何發菩提心?(上)

引用來自於: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8/13

菩薩正行第13集~由 正源老師開示:菩薩為何發菩提心?(上)

菩薩正行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在「三乘菩提菩薩正行」前面兩集節目中,我們詳細為大家說明,真正佛菩提的根本心就是第八識如來藏,讓大家對菩提的真實義理能有深刻的瞭解。那麼我們常常聽寺院裏的師父說,學佛,尤其是修學大乘佛法,就要發菩提心,又是為什麼呢?

大家都知道,佛教之所以不同於其他世間宗教,就在於它不認為世間有一個高高在上、唯一主宰萬物的上帝;而是認為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都有成佛之性,只要透過修學去除染污煩惱,生起實相智慧,將來福德與智慧圓滿具足了,就能成佛。所以對佛弟子來說,學佛最終的目的就是要成佛,成就佛菩提,也就是佛的無上正等正覺。因此,發菩提心就正如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當中所說的:「菩薩初發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大智度論》卷四十一)

這個菩提心《華嚴經》中記載,記載說祂是「一切諸佛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五十九)。因為菩提心是長養眾生白淨法的良田,祂如同大地,能夠承載一切世間;如同清淨水,能夠洗滌一切煩惱垢;如同大風,一切世間都不能障礙;如同熾盛的猛火,能燒毀一切邪見貪愛;如同潔淨的明日,普照一切眾生之類;又如同清涼的明月,能讓一切白淨法全都圓滿。

所以簡單地說,發菩提心就是發求取正覺成佛的心,簡稱為「發心」。就是至心發起誓願,不再依止受學外道邪說,也不只是以小乘解脫道為依,來作為他修學的內涵;而是要歸依受學函蓋了聲聞、獨覺解脫道的大乘佛菩提道,自度度人,自利利他,成就福慧兩足卻又真實解脫的究竟佛果。這可說是佛菩提道修學的一個根本出發點。

因為要度人先需自度,要利人也得先有福德智慧的資糧,所以要發起勤求大菩提的願心,就像《菩薩地持經》當中,有這樣的聖教開示:

菩薩初發心,是一切正願始,悉能攝受一切正願。……當求無上菩提安立一切眾生,令究竟無餘涅槃如來大智。如是發心求菩薩道……緣於菩提及緣眾生而發心求。是故初發心,攝受一切菩提善根。】(《菩薩地持經》卷一)

因為這個發心是為了安立一切眾生,是為了實證無上菩提,所以 佛陀在經中開示說:菩薩摩訶薩初發菩提心的時候,就要立下大誓願,然後心中要這樣子想:「如果我將來證得無上正等菩提時,必當要大大地利益一切眾生,要安置一切眾生佛菩提的大般涅槃中。並且應當教化一切眾生,讓他們都能夠具足般若波羅蜜。」這樣不但是自利,其實也是利他。因此,發心歸依佛菩提了,就要發四宏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那眾生是在什麼因緣下會發起菩提心呢?釋迦牟尼佛在《大方便佛報恩經》中,就開示了有四種發菩提心的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有一個人他出生在如來住世的年代,或者出生在如來入滅後不久,如來的教法仍然住世,只要稟承如來的教法,就能修學,就能證得聲聞果乃至諸菩薩果位。也就是說,這個人是出生在正法時,他親自看見或者聽聞他人述說如來,或稟承如來教法修學而證果的菩薩,示現了種種不可思議的事蹟;他當時心中就生起了對佛對菩薩的崇仰敬信。就在心裏面這樣子想:「佛菩薩的事蹟真是不可思議啊!如果這種佛菩薩的不可思議事蹟是可以經由修學而獲得,那我只要經過修學,將來也必當獲得如諸佛一樣的無上正等正覺。」於是就全心全意繫念著佛菩提,就發起了求證菩提的願心。

第二種發菩提心的情形是,這個人他出生在佛陀入滅已一段時間之後,並且是雖然有佛陀的教法住世,也有人稟承著如來的教法來修行,但是大多已經不能夠證果了;他就出生在這個年代,這個就是像法時。他並沒有親自見聞如來或者是實證的菩薩示現種種不可思議的事蹟,然而他閱讀佛菩薩說法留下來的經典、論典,或者聽聞善知識解說這些經典、論典,而知道了其中所記載佛菩薩祕密的正法藏,他就生起了敬仰崇信之心。既然對佛、佛所說的法以及依佛所說法而修證的菩薩生起了信心,然後為了求證諸菩薩的大乘般若實相智慧,乃至實證諸佛無上正等正覺,因此就發起菩提心。

還有一種發菩提心的情況是,這個人他出生在如來入滅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之後,雖然還是有如來的教法流傳下來,也有人閱讀乃至研究佛陀的教法,但都不能如實瞭解其中的真義,也不知如法修行,當然更無法證果。也就是說,這是如來正法即將滅盡的末法時代。所以,他既不曾親自見聞佛菩薩示現的不可思議事蹟,也不曾聽聞真善知識講解經論中的法教,但他自己閱讀如來的經教,他心中就生起了這樣的念頭:「只有無上佛法能讓眾生滅除無量的苦惱,能給眾生離苦得樂的大利益,祈願諸佛菩薩能令如來正法久住不滅;我如今也應當發菩提心,為了讓一切眾生遠離煩惱,為了護持佛法久住於世,我願意以此身受種種大苦惱來發菩提心。」這是第三種。

第四種情況是,這個人他是出生在末法時期之後,出生時如來正法就已經滅盡了,他只能見到法滅後的惡世眾生們。這些眾生有的是具足了深重煩惱貪欲、瞋恚、愚癡等;有的既無慚愧心,又充滿了慳吝、嫉妒、瞋恚、愚癡等苦惱;有的則是不信三寶乃至不信因果,心裏只有邪教的邪見,對三寶與因果的正理總是懷疑,並且懶惰懈怠不肯修種種善行。這個出生在如來正法已經滅盡時代的人,他看到當時眾生心性惡劣的情況之後,心中就生起了這樣的念頭:「在這個重大惡劣的時代眾生都不能修善,這時候的人尚且連發心修學二乘解脫道都不可能了,何況是發心求證佛菩提道的諸佛無上正等正覺呢?我如今就應當發菩提心,求證無上正等正覺;發菩提心之後,還應當教導一切眾生,讓他們也都能夠發起求證無上正等正覺的心。」

以上這四種發菩提心的情況,當然以第四種——在如來正法已經滅盡,眾生心中充滿三毒煩惱,又無慚愧心、懶惰懈怠、不修善行的惡世中來發菩提心,最為稀有難得!

在經典中 釋迦牟尼佛就敘述了祂在因地時發菩提心 的情形。就是在過去久遠不可計其數的時劫當中,有一個時劫,如果是因為重大煩惱而造作了身口意惡業的人,捨報後就會墮到八大地獄中受苦,其中最苦的就是火 車地獄。釋迦牟尼佛的過去生,在當時就曾因為造了重大的惡業成為罪人,而墮落在火車地獄中受罪報。就是由兩個罪人,都以繩索挽在自己身上,共同拉著一輛被 火燒得通紅又冒著熱焰的火車;拉車的人稍一不慎,就會被火車的熱煙火焰給燒傷。火車上則坐著管理地獄罪人的獄卒,叫作牛頭阿傍。世尊描述這個獄卒牛頭阿傍 的長相,說他長相凶惡,牛頭人身,兩顆眼睛瞪得大大的,嘴裏不時吐著火焰,嘴巴、眼睛、耳朵、鼻孔都冒著濃濃的熱煙;身體非常龐大,兩隻手臂及兩隻如牛蹄 一般的脚,盤結著坐在火車上;全身的顏色就像是剛被烈火燒過,而仍然裏面藏著極高熱度的暗紅色;手中則拿著一支又長又硬,而且前頭尖利開叉的鐵棒,隨時隨 處鞭打挽拉火車的兩個地獄眾生。

世尊說:「我當時 萬分痛苦,但是還要努力拉著大火車,為了不被牛頭阿傍的鐵棒鞭打,縱使非常艱辛,也必須咬著牙出盡一切的力氣,奮力拉著沈重的大火 車前進。」當時與 世尊共同拉著一輛火車的同伴,他的身體非常虛弱,體力很差,拉車的力氣很小,所以常常落後。這時候牛頭阿傍就會以他手中鐵棒前端尖銳的叉來刺破這位 世尊同伴的肚子,並且舉起鐵棒鞭打他的背,使他身上的血噴流出來,就像沐浴時淋在身上的水一樣,隨著整個身體往下流。這 世尊的同伴由於非常痛苦的緣故,就高聲大叫,當痛苦到了極點無法忍受了,口中就呼喚著父母,或者呼叫著妻子兒女的名字;可是這樣大聲叫喚卻一點兒用處都沒 有,痛苦一點兒都沒有減少。

世尊說:「我當時看見我的同伴及其他所有火車地獄眾生,這樣受著極重大痛苦的情形,自己也感受著大苦惱,心中就生起了想要幫他們免除這種重大的痛苦,給予他們安樂的哀愍心。我因為這樣生起慈悲心的緣故,就發起了要救度一切眾生出離三惡道乃至三界生死苦,求證無上正真之道的菩提心。就為在火車地獄中受苦的所有罪人,勸請牛頭阿傍這位獄卒,跟他說:『這些罪人忍著極大的痛苦,出盡了所有的力氣拉著沈重的火車,是很值得憐愍的。請您就稍稍發慈悲心,憐愍憐愍他們,不要再這樣殘忍地鞭打懲罰他們。』」

然而牛頭阿傍聽了 世尊這樣的勸請之後,卻更加生氣,瞋恚心整個發了起來,當時就以鐵叉向前刺穿了 世尊過去生因造惡業墮落到地獄受苦的罪人的頸部。這個罪人當下就在火車地獄命終,隨即就脫免了火車地獄百劫的罪苦。在這個經文中 世尊最後強調:「我就是因為發起了佛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心的緣故,所以才能立即脫免了火車地獄極重的罪報。」

從這一則 釋迦牟尼佛自己敘說祂無量劫以前過去生發菩提心的經過,我們知道,世尊是生起了大慈悲心,想要救度一切眾生出離種種苦惡的緣故,因此發了求證無上正真之道的菩提心。

菩薩《優婆塞戒經》中,也列舉了許多發菩提心的情況,首先就是為了增長壽命、增長財富而發菩提心。為什麼發起了菩提心可以增長壽命,增長財富呢?因為我們從前面的說明已經明白,發菩提心是為了安立一切眾生,為了實證無上菩提,而這些都必須以無量福德為支柱才能成辦。所以,發菩提心後就要開始行菩薩道,而菩薩學事就是六度波羅蜜,六度又以起始的布施以及持戒二度為基礎。

龍樹菩薩就說:【檀、尸波羅蜜,是名「菩提心」。所以者何?檀波羅蜜因緣故,得大富無所乏少;尸波羅蜜因緣故,出三惡道,人天中尊貴;住二波羅蜜果報力故,安立能成大事,是名「菩提心」。】(《大智度論》卷四十一)

檀波羅蜜就是布施波羅蜜,尸波羅蜜則是持戒波羅蜜;用布施與持戒來與眾生結善緣,不僅能消除種種惡因緣,當然更能增長壽命,增長財物,乃至得大富,出三惡道。就依著這二個波羅蜜可愛果報的功德力,長劫累積福德,能成就自度度人、自利利他的無上正等菩提;所以 龍樹菩薩才會說,布施波羅蜜與持戒波羅蜜是菩提心。

另外,也有人為了兩件事情來發菩提心,就是為了讓菩薩種性不會斷絕,以及為了斷除眾生的罪苦和煩惱,而發菩提心。

在「三乘菩提菩薩正行」系列演述節目中,前面陸正元老師已經引菩薩《優婆塞戒經》的經文,解說菩薩種性並非無始本有,也非人人皆有,而必須是和合眾善因緣的菩薩,方能供養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六方。因為如果人人皆本有菩薩種性,應該不必像經中聖教開示,必須要修種種善業因緣才能修布施乃至智慧六度波羅蜜,這樣來供養六方,而是他自己自然就能這樣修學,這樣供養六方。而且聲聞菩提、獨覺菩提、佛菩提等這三種的修學也無定性;如果是定性的,那修證聲聞菩提的就不應該有人迴小向大,發菩提心了,修證佛菩提菩薩,也不應該有人退回二乘菩提的解脫道中。因此說,菩薩種性並非人人皆有,須是和合眾善因緣後,方能具備菩薩種性而修佛菩提

菩薩種性究竟有何特別之處呢?簡單的說就是心量廣大,而且這個心量廣大,卻不是為了個人一己的名聞利養,而是為法、為眾生。這從前面所說,發心歸依佛菩提了就要發四宏誓願,這四個宏願的內涵就可以得到證實;也從經典中記載佛菩薩無私無我地不斷慈悲救度眾生的種種事蹟,像 釋迦牟尼佛最初發菩提心的故事一樣,也可以得到印證。因此,凡是想要修學菩薩法道的佛弟子,都必須要發起大心、寬廣心,才能修證菩薩法道。如果是屬於尚未稍具菩薩種性的人,心量狹小,說為學佛,其實都只是聲聞種性的人,是在學阿羅漢,不具修習成佛之道的條件,因為他並沒有修習成佛法道的心性。

這一集我們探究了菩薩菩提心的緣由,後面說到為了讓菩薩種性不會斷絕,以及為了斷除眾生的罪苦和煩惱這一項,因為時間到了,就先說到這邊。下次再繼續為大家解說。

阿彌陀佛!

台長: 菩提
人氣(6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正覺電視弘法4-6輯 |
此分類下一篇:(轉載)菩薩為何發菩提心?(下)
此分類上一篇:(轉載)菩提是什麼?(下)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