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來自於: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7/51
三乘菩提學佛釋疑第51集~由 正益老師開示:佛教的根本教條是什麼?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這一次我們要介紹的主題是:佛教的根本教條是什麼?
實際上,佛教並沒有特別施設一些規範,然後一些強制的、不合理的;完全是順著如何成就佛道而來的。所以,佛教如果要說真正有一個嚴謹的教條,我們就可以說是四不壞信。
何謂四不壞信呢?就是對於四種應該信受的,要予以強力的信受。這個四不壞信,就是在一乘佛道上的三歸依以及受菩薩戒。因為一乘佛道就是能夠邁向佛地,而不會流連於二乘,甚至是外道的惡見中,如此就可以圓滿佛道。因此,四不壞信是一切學佛人所應當遵從的,也就是說,應當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以及持守戒律。
關於最後一項的持守戒律,許多的眾生以及學佛人都非常的擔憂,想「我為什麼要去將自己束縛?」然而卻不是如此。以佛法來說,真正的本心祂是自在的,祂沒有受戒,也沒有持戒,祂是於戒自在,而且於一切萬法自在;因為我們的本心就是如來藏,如來藏祂沒有見聞覺知。初聞到這樣深的法的人很難相信:「如來藏為什麼不能跟我一樣,能夠看得見世間的物體呢?為什麼聽不到世間的聲音?」這就是佛法非常與眾不同的地方。因為 佛陀親證這個如來藏,所以將如來藏的所有的內涵,都一一予以親證,沒有一點點遺漏,如來藏祂的體性就是如此。所以,根本的教條要說的話,就是要建立正確的大乘法的知見,也就是說這叫般若正見。
然後,我們回到戒這地方來說,一般的學佛人就應該來持守五戒;然後在五戒之上,就應該繼續來向菩薩戒來熏聞,熏聞到一個階段以後,願意來接受菩薩戒。菩薩戒本身,佛並沒有說強制所有的一切的人,都可以在一個短的時間裡面,可以修學成滿;因為這個戒,它本身是屬於心地戒,要看每一位學佛人他當時候身心的狀況。然而,佛在五十二菩薩階位很明確的指出,只有等到你入地以後,成就二地菩薩的時候,戒才可能修持得圓滿。
因
此,受戒的本身,是為了讓我們可以不至於墮落到三惡道;並不是要強制規範我們要如何如何如何,這是守護我們。就像是今天你在一條山路上,這樣的在
行走,不論你有搭車,或是一個人在走;這樣的佛道在行的時候,前途未卜,然後渺渺茫茫,最好的方式是你築起這個戒的護欄;因此有這個戒,就像是這個山路
中,你永遠不會摔到山谷中一樣,不會沿著道路上跑出去。
而
且,有戒在持身的話,對於五欲的貪婪會比較少。會瞭解說:「外面另外的一條道路,它們看起來風景非常優美,那我是不是抽個空溜下去?」那如果有戒
的話,就知道說,戒本身是可以避免五欲的種種的不好的貪婪,而能夠順五欲,不至於說這樣執著得太深。也就是說,五欲只要輕微的受,在這個佛道中繼續的前進
就好;不至於將五欲很濁重的部分,來困擾自己的身心,導致自己未來的厚重,非常重的果報。
因此,戒的觀念就是如此,所以大眾不用對於戒來擔心。要想:就是因為每個階段對於菩薩戒的認識是不太一樣的,所以不用去擔心說「我是不是受戒完以後,要馬上可以持戒圓滿?」這不是 佛所訂制、制定這個戒——菩薩戒的標準,沒有說一定要如此作。而每一位菩薩都是要受戒的,因為只有受戒以後,你才會跟菩提心在相應的程度會提高。
所謂的菩提心也是佛法的
正見,也就是在四不壞信裡面當然隱含著許多應該具備的觀念。譬如說,一個人學佛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要得到真正的解脫。可是真正的解脫是什麼?真正的解脫就
是沒有解脫可說,所以才稱為解脫。也就是說,解脫並不是有一個束縛你的一個東西在那裡,而是你要找到真正有一個常法,就是一個本在、本自、本住這樣的一個
法。祂這個常住法本身,祂是沒有一個東西捆綁祂,所以祂是沒有一個東西來束縛祂,因此祂也不需要任何的一個解脫。也就是說,這個本自之法就是眾生的佛性,
就是眾生的自住的如來;祂具備一切功德,具備一切的智慧,所以祂不用受用一切諸法。也就是說,祂自受用祂自己的法,而且祂也不需要作種種的內觀、種種的思惟,因為祂是隨順著三界一切諸法的緣起。
何
謂是三界一切諸法呢?所以我們要有一個根本的信受,就是說,包括我們能取這三界一切諸法的心識,或是我們稱為眼、耳、鼻、舌、身、意識這六個識,
祂本身呢是沒有自在性的,祂本身也是虛妄性的,祂本身也是無常性的;然後祂所面對的了別的這個境界,包括三界裡面的山河大地,以及車水馬龍的一切的景象,
這些都是屬於所面對的六塵,這六塵也是屬於虛妄性的。而
佛陀說,並不是因為這些東西會敗壞,所以我們才說是無常,是它存在的當下就已經是無常,沒有一個常可說。怎麼這樣說呢?就是因為一切的法都是不斷的在變
動,沒有一個固定的,沒有一個所有的內涵是不變動的一個東西存在,包括我們的心也是如此。
所以佛法提
到有位比丘,他有一天產生一個惡邪見。他說:「我今天這一生這個六識,或是這個意識,要到未來世是可以的,因為祂就是輪迴的根本,所以祂可以去到後世,祂
可以繼續綿延不斷。」因此,這樣的見解就遭到
佛陀的斥責,佛陀甚至用了兩次「你這位愚癡人」來告訴他:「你所主張的心識,到底是哪一種心識呢?你所主張的心識,就是這樣的能夠看、能夠聞、能夠見聞覺
知、能夠說話?這樣的心識不是我所說的可以到後世的心識。」因此佛陀說,有個常法。
所
以,在根本教條裡面,實際上是包括著,對於常見是不是在每個人心中都已經固定下來要予以破除。因為這個常見是眾生的根深柢固,就會產生許許多多觀
念;包括輪迴裡面有一個靈魂,或是中國道家有說「三魂七魄」等等,然而這些見解都是錯誤的。因為真實心這個心識,祂很特別,祂是不可見的;祂雖然沒有見聞
覺知,但我們指的是祂沒有六識上的見聞覺知;可是,當你成佛位的時候,就會大大的不同,不過那個不同還是祂本性的功德。在我們因位的時候,要找到這個真
心,確實要對般若的正見要非常的清楚。因此這就是「法」。
在
大藏經裡面,也有許多的經典經論,實際上是經過偽造的,但絕非是像有一些人,他以學術考古的心理態度來說「大乘經典都是錯誤的」。這樣的說法不但
值得商榷,而且這樣的說法是屬於破壞四不壞信。因為
佛在三乘經典裡面所提的都是一貫的,就是一乘佛道。雖然許多人閱讀阿含,他覺得小乘經典沒有這樣說,然而他的見解卻是不對的。為什麼呢?因為從
佛開始,就是實際上祂是過去生不斷的累積祂的福德以及功德,以及造就許許多多能夠成就菩薩道,乃至聲聞、緣覺道的行者,這個歷程我們就稱為菩薩。
所以,並不是像有的人,以為《阿含經》裡面,或是「本緣部」裡面,並沒有提到所有關於菩薩的事蹟。實際上是有的!如果以小乘法來說,最快的修行一生就可以了結,就可以入無餘涅槃,但這不是 佛陀的本意;因為 佛陀的本意是希望一切的眾生,都能跟祂一樣,發覺出這個不生不滅的涅槃,就是真正的涅槃心,而不是將自己變成槁木死灰。然而這樣的道理,逐漸的在現代的佛教裡面慢慢的失去了,所以今天重振大乘的四不壞信——一乘佛道四不壞信,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
再來,就是對於賢聖僧的信受。許多人認為證悟是不大可能,這樣的想法又過於怯懦,無法承擔 如來的家業。另外一種人他又認為證悟很簡單,他一下子就證悟了;甚至有的人認為,他不知道已經悟過多少次了,小悟多少次,大悟多少次;這種說法又是過於對佛法輕慢,而且本身也是妄語。
要想當初,佛陀示現滅度之後,這個真正證悟的菩薩,
實在是非常非常少,鳳毛麟角這樣的少。因此,當
達摩祖師來到中土的時候,只有二十八位證悟——或許他們還有一些嫡傳的弟子證悟,然而證悟的祖師他們所傳授的這個禪法,也是非常的深奧。所以,等到來到中
國以後,中國的禪師們,就是以前在 佛陀座下,然後繼續留在人間來應化於世間的,然後予以作種種的方便施教,產生了中國很特殊的公案。然而公案實際上在
佛陀的年代就已經有了,只是說並沒有像中國佛學在開展禪門這種密意的時候這麼多了。不過不管怎麼說,我們要看到的是,禪門祖師對於這個「阿賴耶識就是如來藏,就是真心」是沒有疑惑的。證悟的祖師他們當下發現了這個法。然而證悟的祖師們還是非常的少;所以不應該輕易的說,自己是有所證悟;然後不應該輕易的來解說公案,解說公案其中的密意,因為這樣就是洩露密意。
然
而,世間的許許多多自認為開悟者,他並不曉得這中間的差別。他們以為:「公案這樣的法就是沒有道理,沒有邏輯,所以我只要隨便說一說,就代表我能
夠於公案、於法自在。」實際上,這個見解也是錯誤的。因為公案它就像是一個敲門磚,它讓你知道說,般若真正體性是這個真心,祂既然沒有見聞覺知,又無形無
相。那你如何能夠找到祂呢?可是祂應該是一直存在,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就應該沒有涅槃這種常住法。所謂涅槃不生不滅,不是代表說涅槃祂不存在,是說沒有一個法可以出生祂,祂是本來無始以來就已經存在的心;而且每一位有情都有,不是說哪一位有情缺少。所以祂就是我們的真正的佛,所以一切眾生都有這尊佛,只是說你還是要去開啟祂。所以,公案就是來扮演這樣的角色:在你具備正確的般若知見之後,在你能夠持菩薩戒之後,然後透過這樣的修學,如何參究這個真正的般若,所以這才是真正的禪。
透過這樣的方式我們就可以理解,我們今天如果是歸依僧寶,到底什麼是僧呢?就是應當信受大乘佛法,信受這一乘佛道,信受將來一定可以得到真正的解脫,走到這樣的知見上,這樣才是正道。不至於說,在許許多多的法裡面,迷迷懵懵懂懂,認為「佛是真的是存在的嗎?」或是「佛祂應該是個人吧?祂應該是個宗教家。」對佛產生懷疑,因此導致於對法產生懷疑,認為:「佛說的許多法,然而大乘佛法是後來思想的一些改造,以及一些思想的發展。」這些想法都是錯誤的!甚至認為:「證悟者他如果證悟,那我也可以趕快來宣稱自己證悟。」也就是說,對於三寶是沒有辦法產生歸依信受,這樣也不可能產生自歸依佛法僧。
什麼叫自歸依呢?就是相信自己有一個本住的這個法,那本住的法能夠讓輪迴的體性得以產生。所以,無始以來這個本住法,隨順眾生一切有緣,然後在這個因緣和合的這個聚會之中,產生了許許多多的恩怨情仇,以及果報償還等等。然而每一位有情都有這樣的如來藏心,祂並沒有移動,祂也不會刻意在三界法中顯露出祂的如來藏身,甚至起一個念頭說「我要來作什麼」。可是,即使是這樣的話,也不能說祂就跟我們一切無關。應該瞭解,因緣果報之所以成立,就是完全因為有這個阿賴耶識,有這個真如,有這個如來藏,有這個常住法,有這個本心,有這個 佛在阿含經典所說的不是六識的心識;遇到這個這麼特殊的心識,你只能夠退還,因為祂再過去就沒有了,因為祂是一切的根本。
然
而,這個心識不是一個大自在的造物主,不是一個大自在有情,這個心識也不是住在虛空之中。所以,這個心識非常非常的特別,以及非常的難尋。那我們
對於祂一些體性,應當瞭解,應當信受。這樣這一生就有機會因為親近善知識的因緣,而可以得證,得證這個本來面目;而不至於在一些境界中流轉,甚至認為「輪迴的體性就是我很輕易的破解了」。甚至有的人他會倒轉回去,跟其他的宗教一起說「你的宗教也非常好」;甚至開始對於民間的一些信仰等等,產生了依靠。也就是說,我們應當從這些迷惘之中來離開。
所謂的四不壞信,就是知道說世間一切都是外道與邪見,或是世間的這種「我所見」。所謂的我所見,就是建立都是屬於我的,認為「這是我的,我擁有這個」;包括許多人對於真如這個如來藏,也是作這樣施設。他們把這種相似佛法放進來,認為這種相似般若就是在說,「我是有所得法,我可以得到,再去獲得種種等等美妙的東西」,或在思惟這個。然而佛法不是說這樣。因為它既然是你的,本來就是你的,這才是真正的法;所以它是沒有得之法,不可得之法。不是說,你自己身上有了一個東西,你最後找到的話,就說「我得到這東西」。這種說法理解上是錯誤的!所以,對三界的這種執取,在佛法中並沒有特別的去予以留戀;而是隨順這個世間,看眾生如何在一個進階的、漸次的各種的路程裡面,能夠歸向於佛道。
所
以,我們對於四不壞信應當去瞭解。四不壞信是基於許許多多正確的見解,這些正確的見解,是破除世間的許許多多謬誤的這種不正確的知見,包括說對鬼
神的崇拜,這些都是錯誤的。應當去想,鬼神他也是眾生,他的生命也不究竟,他的智慧了知也不清楚;在這種情況下,對於鬼神之法,應當攝受而遠離,而不是歸
依,變成他在攝受我們。要去想,眾生雖然是苦,可是苦還是有個盡頭;與其人生在一直算命或是卜卦,一直求這些吉凶之過程,不如好好歸依佛法僧,然後對於自己產生信受;即使不能堪忍這個世界,也沒有關係。
佛說,不能堪忍的菩薩非常的多,諸佛因地都是如此,不喜樂這個娑婆世界;所以應當求生淨土,這樣的話,可以繼續自己的法身慧命的成長。
好,我們今天對這個主題就說到這裡。阿彌陀佛!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