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6-03 15:09:04| 人氣4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轉載)入地菩薩第八地之修道─三乘菩提概說第64集

引用出處: 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6/64

三乘菩提概說第64集~~由 正德老師開示:入地菩薩第八地之修道

三乘菩提概說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概說」,我們今天要來繼續講:入地菩薩第八地的修道。

七地菩薩進入八地以後呢,八地本身證得的無生法忍是第一最勝、最清淨的無生法忍。那麼八地入地所證得這個「無生法忍如實智」,它是怎麼來的呢?這得要追溯於在三賢位中,七住位實證如來藏心的所在——證真如開始,證真如以後所獲得的「實相般若無生智」來開始說。因為在三賢位中的七住位實證如來藏以後,證得如來藏本身的如金剛不壞的真實性,而且證得如來藏祂於六塵中離見聞覺知,以及不分別人我、法我的如如法性,合這兩個法稱為真如,所以,七住位菩薩如來藏就是證真如。同時,他獲得的「實相般若無生智」,為什麼又稱為實相般若無生智呢?這個與前面所說的、八地菩薩所獲得的「如實智」,有什麼關聯呢?

也就是說,當七住位菩薩證得如來藏心以後,發現到說,原來五蘊法都是從如來藏所生,原來如來藏就是有情生命的實相;這個如來藏本身呢,祂是不生不死的。如來藏本身出生了這個五蘊是有生死、有生滅,可是有情本身的如來藏卻又沒有生死、沒有生滅,所以這樣子就是中道;等於說,不落在一邊的生死中,也不落在一邊的無中,那麼這樣的一個智慧,就是叫般若,就是中道。而且,這個如來藏本身又是五蘊有情生命的實相;所以,證得如來藏心所生起的智慧,證真如所生的智慧,又稱為「實相般若無生智」。這個無生智指的就是說,如來藏本身祂沒有出生的時候,祂法爾如是——你不能追溯祂是什麼時候開始而有,祂是被什麼所生,本來存在,祂所含藏的這些五蘊十八界法,也跟祂的心體本來就具足而有;所以,因為這樣子而說,所證得的智慧叫實相般若無生智。

那麼又為什麼稱為如實智呢?因為五蘊法本身是有生有滅,那有生有滅,最終發現的就是緣起 性空的這種智慧,緣起性空的智慧它是依止於這種生滅法而得來 的;可是這種緣起性空的智慧不是叫如實智,因為五蘊法不在了,緣起性空的智慧就不在了。就像說二乘阿羅漢,二乘阿羅漢所證的無生智、盡智等等,它不能叫如 實智的意思是,因為他所依止的都是依止於這個五蘊不再出生,那五蘊如何把這個苦滅;當他的這個五蘊不在三界中現行的時候,既然沒有一個意識心、這個六識心 現前在三界中,那麼就沒有所謂的相應的智慧出現了;那既然五蘊滅了,這個智慧跟著就隨著六識心的不現前就滅了,所以這樣的智慧不能稱為如實智,因為所依止 的法它是屬於無常苦空生滅法。那菩薩所證得的智慧,他是依止於本來不生、猶如金剛不壞的心——如來藏所生起的智慧;而如來藏既然本來不生,就不會滅,不可毀壞;假如說這個菩薩他不入無餘涅槃,最後修到佛地,那麼這個智慧也不會被毀壞;所以,從這個七住位開始,證得這個如來藏——證真如,他所生的智慧就是如實智,只是這個智慧的內容「廣」以及「比較細」差別不同而已。

所以,從剛剛我們說的,八地所獲得這種如實智要追溯在三賢位中七住位證如來藏證 真如開始,所以由那時候開始,次第增上修證,進入十住、十行位、十迴向位,然後初地、二地、三地,乃至七地的有加行有功用的無相住,這樣的開始都是在如實 智方面的實證。這個如實智最重要經過加行,就是四加行,就是名、義、自性、差別這種四加行來實證。那麼前面我們也解說過了,說從初地以及到七地都是有加行 有功用的,要求無相法;而到了七地以後,他有加行有功用,能有這個無相住;可是到八地以後,就成為無加行無功用的無相住了,因為一切這種加行功用,到七地 已經圓滿。

我們再一次來說,從三賢位進入初地乃至到七地,所修的這些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都是怎麼樣呢?都要轉依所證的如來藏心真如無我法性,來修除雜染習氣煩惱、遍計執著,這個部分就是所說的加行,然後產生功用,而成為能夠安住無相住,那麼這所產生的智慧的根源,都是來自於如來藏心的真如法性。真如法性是真實的,祂不是像緣起性空是戲論,而可以說是成為斷滅的。

所以,到了八地入地心無生法忍才極為清淨,所獲得如實智才極為清淨;所以住於八地入地心的菩薩,他念念皆能夠任運無功用行,而住於甚深無相而極為清淨的境界中。這個時候,十方諸佛必須前來覺悟勸導,並且要授予這位八地入地心的菩薩叫「引發如來妙智」的三昧;否則的話,這位菩薩就會進入究竟涅槃中,而棄捨一切利益眾生的事業;因為他所住的境界是甚深無相,而且是極為清淨的境界。

那諸佛所給予覺悟勸導的內容,大概是這樣的。諸佛會跟這位八地入地心的菩薩說:「諸佛的所有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諸佛之法,你都還沒有獲得呢!那麼應該要成就這些法門,還要再勤加精進,千萬不要棄捨。現在雖然是已經證得寂滅解脫了,但是還有許多凡夫都還不能證得,他們都還被種種煩惱、種種覺觀所侵害;應該要愍念這些眾生,要為這些眾生而發起這個大願。同時,諸佛也不以得到這樣的一個寂滅法,而稱為如來的。」同時,諸佛又跟這位八地入地心的菩薩說:「你要來觀察諸佛的身相,有無量智慧、無量國土,諸佛的無量方便、無量光明還有無量清淨,音聲也是無量,應該要趕快成就這些諸佛的功德。」

八地菩薩經 過諸佛世尊的加持,而引發生起了無量無邊的起智門,所以能在一念之間,以他的無功用智而入一切智智境界。換句話說,只有到了八地,能夠念念任運安住於無加 行無功用的這種無相智裡面,才有辦法說受到諸佛的加持,而入於一切智智的境界,一切智智的境界就是佛的境界。他以這樣的大方便善巧智慧所起的無功用覺慧, 他能夠觀察如來妙智所攝的一切智智的所行境界;這是八地菩薩受了諸佛引發如來妙智以後,所生起的功德。

那麼八地菩薩承蒙諸佛覺悟勸導,引發了無量分身妙智以後,得了十種自在,這十種自在指的就是:得生自在、命自在、業自在、心自在、財自在、願自在、解自在、如意自在、智自在、法自在。因為他得了生自在、命自在、業自在,所以,八地菩薩能夠普遍的於一切能感生業以及能受生的處所,他能夠隨心所欲,為了利樂有情,為了佛法的需要,而自在往生。因為八地菩薩願自在,所以他的一切妙願,皆能夠隨他隨其所欲,而能夠稱遂。

八地菩薩於第一義諦真如人無我、法無我的無相法,已經不用再加行,而能夠自在安住了,斷除了在七地修初無相住所存在的四種障礙。七地所修的是有加行有功用的無相住,七地在修的時候有四種障礙,在八地的時候斷除了。這四種障礙指的是什麼?

第一種,於無相住還需要有加行,才能產生功用的障礙。因為在七地的時候,他還要有作意才能夠再產生,所以,雖然說他也是修無相住,可是卻是有加行有功用的無相住。

第二點是,七地菩薩對於上地,就是對於八地純清淨無功用無相住的這個境界,會精勤的思念仰慕。他會仰慕,因為他知道八地菩薩有這種無加行無功用的無相住的境界,那麼他現在還無法到達,所以會去仰慕而心中會有作意。

第三種,於一切功能都能利益有情,有這個大能力、可以勝任的這種精勤思念仰慕。因為在七地菩薩的時候,對無相法還要起作意,所以呢,他的能力還是受到一點限制。

第四點,有微細想陰習氣未斷。在七地的時候,要七地滿心,這個想陰才斷除,所以在七地的時候,這個也是障礙,到了八地的時候斷除了。

所以,八地菩薩斷除了七地修無相住所存在的這四種災患,也就是,這四種是障礙七地菩薩不能任運而安住於無相的障礙,在八地中能夠任運安住於無相法中而極為清淨。

因此說,八地菩薩於相於土自在而有大力,能夠任運現種種相及土來利益有情。這樣的大力,並不是入了八地突然而有了;也就是說,八地菩薩於 相於土有自在的這樣的大力,不是說入了八地突然產生,而是要從初地到五地開始修道。這種大力的這種成就的起源,是來自於從初地開始修道,到達五地,這時候 修的內容是什麼呢?有相觀多而無相觀少。也就是說,這種有加行有功用的部分的結果,還是有相觀多而無相觀少,對無相觀的本身的安住,比例來講是比較少的。 進入了第六地的時候,隨著無生法忍的智慧的增上修證,變成有相觀比較少了,而無相觀比較多。進入第七地的時候純無相觀,可是他能夠相續卻還需要加行,這個 是七地修無相觀本身的一點障礙。因此,在七地的時候於無相法,有剛剛說的這四種前面講的四種障礙。

那住於無相法中有加行,這個加行就是指加行障,也因為這個加行,所以不能任運現相及土, 所以在七地的時候稱為有加行有功用的無相住。也就是說,雖然 是無相,能夠住於無相法中,可是卻是有加行有功用;所以,他要任運現相及土就受到障礙了,他要起作意,所以他沒有辦法有很大的能力。那進入八地的時候,就 斷了這樣的加行障礙。因此,八地菩薩於無相住極為清淨,就是因為這些障礙都斷除了,所以可以任運的現相及土,而有大力。而這個部分就是七地菩薩所思念仰慕,而因為思念仰慕,所以會精勤修學。

八地菩薩已 經斷除了色陰、受陰、想陰的習氣種子了:在三地滿心的時候,就已經斷除了色陰,就已經斷除色陰的這個障礙,也就是色陰盡;那到達六地的時候呢,就斷除了受 陰的習氣種子,就是受陰盡;到達七地滿心的時候,斷除了想陰的習氣種子,也就是想陰盡了。所以在八地的時候,於無相法已經成滿,成滿了這種有加行有功用 道,也就是,要怎麼樣能夠完全安住於無相法中的這種要加行的這種需要產生的對治,在八地的時候完全成滿,所以能夠完全任運的安住於無相法。同時,三界愛的 現行以及習氣種子全部斷盡。三界的愛的現行,在初地的時候就已經伏除了。這個習氣種子本身呢,是二乘人所未曾斷的,也就是說,三界愛的習氣本身不障礙分段 生死,這個部分二乘人他只斷三界愛的現行。可是菩薩因為修佛菩提,他要把一切的這種成就大菩提涅槃的 這個染污以及障礙遮障都要斷除;所以對於三界愛的現行與習氣種子,隨著初地以及到七地本身的修證過程,也都是隨著無生法忍本身的增長而斷盡。煩惱障所攝的 一切法都已經無可進修了,也就是煩惱障所攝的三界愛的現行跟習氣,在第八地而言已經沒有說哪裡還需要進修了;所以,第八地菩薩心的智慧境界,已經究竟轉依真如心了。

從這一點我們也可以知道說,七住位的菩薩他一開始實證如來藏, 然後能夠於七住位不退,受到善知識所攝受以後,因為不知究竟轉依真如的道理在哪裡,就知道因為煩惱障所含攝的這些三界愛的煩惱習氣都還在;也就是在七地之 前,所修的這個內容,除了這個無始無明所知障的斷除以外,對於三界愛煩惱障所攝的這個習氣種子,都是隨著無生法忍而斷的;因為這樣子,所以才能夠究竟轉依 真如心,而能夠什麼?完全任運的安住,住於無相。所以,這個所斷的是什麼,所證的是什麼,這個部分就很明顯了。也就是說,在七住位實證如來藏心的時候,他是還沒有完全斷除三界愛煩惱障所相應的這個所謂習氣以及這個現行煩惱的;因為還沒有斷除,所以就不能來要求說,一位七住位的菩薩要究竟轉依真如。

這個是我們在修道上所應該瞭解的,所修所斷的差別以及果德的差別;如果能夠這樣瞭解的話,就會知道說如何來看待一位七住位菩薩,以及一位七地菩薩,以及阿羅漢。

因為阿羅漢雖然已經證得解脫,有能力入無餘涅槃,可是阿羅漢本身不知道實相,不知道真如是在哪裡;完全他的所緣,無法緣於真如的法性,他所緣都是五蘊的無常、苦、空、無我;那麼這樣的情況之下,他的智慧的範圍就非常狹隘了。相較於一位說七地菩薩已經能夠念念入滅盡定,證得等於說可以不入無餘涅槃,而八地菩薩究竟轉依真如本身來看待的話,這個地方差別是非常的大。從智慧的角度來看,八地菩薩的這個七地菩薩滿心的解脫證見,是阿羅漢所不可思議的;那退一步講,對這個菩薩所證如實智的所依,這個如來藏的真如,也是阿羅漢所不可思議的。所以才說這個菩薩的智慧是甚深極甚深,是因為這樣的智慧是連人天應供的阿羅漢都不能探底,不能知道說菩薩的智慧的深是在哪裡;因為他完全沒有實證如來藏,所以沒辦法去探說,這智慧的底在哪裡。

所以我們說八地菩薩是 究竟轉依真如心的內容,在告訴我們是,他已經把煩惱障所攝的一切法的這種現行與習氣種子斷盡無餘,這樣的情況之下,同時也證得無生法忍;從初地開始,次第 修證到七地滿心,這樣的去破除無明、破除所知障的內容,所以能夠安住於無加行無功用的部分,而能夠任運來轉無相不動勝道。所以,當我們聽到這個法的內容, 說能夠任運的於相於土自在,這裡面的內容就告訴我們,所謂的「任運」就是,能夠安住於無加行無功用的情況之下,而在無相法中任運而轉,而不需要起任何作 意;所以從「任運」兩個字,就能知道這個修道對治的一個過程差別。所以,八地菩薩又稱為「不動地」,因為他的心不用起任何的加行作意,就能安住於無相中;不需要起念,起念就不能稱為不動,所以八地菩薩智慧境界,稱為不動地。

那麼八地菩薩,他要進入九地的修道,八地菩薩進入九地修道又是怎麼樣一個內容?我們下一節再繼續說。

今天我們就先到這裡。

阿彌陀佛!

台長: 菩提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