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6-11 21:23:07| 人氣11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秋海棠邊的蕃薯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當我們都習慣了同一個方位看一件事物時,有沒有想過為何我們一直以來都是要如此這般的看待呢? 也許你和我一樣都沒有懷疑過,自己出生所必然接受的任何人事物,當我第一次看見地圖時,是國小的時候,那個關於大大大的秋海棠樹葉大陸,還有鄰近我們所居住小小小的蕃薯台灣,然而對於台灣在地圖上所呈現的模樣我們只知道一直以來它就站立在秋海棠樹葉的右下角,而一直以來我們都假以為它就是要站立於地圖裡的右下角,可是根據歷史上很多關於台灣的地圖裡,台灣卻一直都是或趴或躺著的。 在十六世紀西方人所繪製的東亞地圖裡常以西方為上方,這也隱含著西方人從海上登陸中國東南沿海後,向西北方神秘內陸前進的意圖,而台灣就是躺在秋海棠肚子下面的小蕃薯。 又於十七世紀末以來,台灣納入中國版圖後,從此的兩百多年間,地圖多以東方為正上方,這是以漢人東度到台灣這塊土地的觀點為出發,所以台灣這回兒就成了趴在秋海棠肚子上的小蕃薯了。 至於台灣『站』起來的歷史,其實才一百年出頭而已,不要懷疑,就歷史洪觀的角度看來站起來的台灣其實是有點突兀的,但是對於看慣了站立中的台灣的我們而言,對於那個躺著或趴著的台灣才覺得奇怪透頂了呢!不是嗎? 不過這是不是也意味著台灣人我們要『站』起來啊! 所以後來的現在台灣就一直以站立的方式呈現,以至於我們都忘了曾經也是趴著的台灣。 然而所有的地圖,都只能彰顯一部份現象且必須捨棄某一部份的事實,光是十七世紀的荷蘭屬東印度公司的地圖,就把台灣繪置於右上角,這地圖讓我們看清了台灣與東南亞的往來,卻忽略了東北亞的關係。到了日本時代,台灣在地圖上又落到了左下角,此刻台灣與東北亞的關係就顯現出來了,但是台灣和東南亞的往來又消失了。在看看我們從小就熟悉的中國全圖,這個熟悉的右下角,讓我們看清了歐亞陸權,可是看不見西太平洋的雙重島鏈! 前一陣子因為教育部在公開的演講中引用了一張『台灣面向太平洋』的地圖,其實這是一張換了角度的地圖,因此引發了很多爭議,就地圖本身來說讓我們發現,原來台灣位處於西太平洋島鏈的核心位置,而菲律賓與我們這麼近,整個南島民族領域都一目了然。當然這樣的地圖會遭到抨擊,因為這地圖裡把歐亞陸權思想給邊陲化了,也就是去中國化了(都是政治惹的禍),但是這張以台灣為中心的地圖倒是清楚呈現了,台灣到世界各國的真實距離,也更清楚呈現出台灣與美國東部其實只隔著北極海遙遙相望。 不同時代,不同人統治的時期所繪製的地圖,都會讓我們很驚艷,哇靠!原來還有這種看法啊,原來台灣不是一直都是站的,也不是一直都是趴著的,更不是一直都在角落邊裡的,不一樣角度所出發去繪製的地圖都讓我們可以開拓不一樣的視野,更從不一樣族群的角度去了解人家眼中的我們台灣,任何事情都可以換個角度去看去想去了解,人生不也就是這樣子的嗎! 我對這個台灣的新角度充滿了驚奇,這個以台灣為中心的地圖做為出發點的地圖,讓我更加小心翼翼的省思,這不正意會著做人的待人處世接物嗎!其實我主要想闡述的只是,瞭解所有不同台灣的呈現角度,你自己是不是也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去待人處世接物呢! 多替別人想想很多事情也就順利多了不是嗎!角度不同看到的當然會有所不同。

台長: 耳東木白草容
人氣(11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