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的影評人Elvis Mitchell如此評論這榮獲國家影評人協會年度十大佳片的【下一站,幸福】:「一個用細緻、溫馨又歡笑不斷來承載寂寞的世界。」
原片名【The Station Agent】取得很有意思,雖然叫做火車站長,卻從頭到尾除了悼念與追憶歷史的殘破空屋外,沒有這樣的一個真實人物,相對地引出了浮幻人生的無奈與滄桑。而就在這看似一無所有的世界邊緣地帶,絲毫不起眼的幾個人,甚至像是被遺忘又失落的一小族群,各自擁抱著自己的殘缺,不經意地互相摩擦出靈光乍現的火花,而幸運地彼此治療了內心埋藏許久的瘡疤。
演員出身的導演Thomas McCarthy既沒有灑狗血,甚至沒有運用任何的煽情畫面來詮釋『人性的光輝』,就只是輕描淡寫地讓「片中的演員坐在湖邊,輕鬆地抽著煙大聲談笑…」而使得做導演的都想加入這樣的幸福畫面。
幸福是甚麼?看完這部電影,你會發現除了華服豪宅不足惜之外,就連夜間有人留宿的豔遇,或是晨間有人送上一杯熱咖啡,還是散步時有人默默相伴,都不足以承載那日積月累的沈重『寂寞』。
不多不少,就只是那麼一點點願意安靜下來聆聽的理解,只要有那麼一點理解,心中滋養出來的甜蜜,便能夠化解人生旅途中積壓的苦澀。這就是天賦的幸福,唯有經歷過生命之痛,才有機會真正理解生之喜悅何在,這份理解,絕對是一份禮物,用誠摯的友誼之手所換來的珍貴禮物,既無法尋覓,亦無從購買。
【下一站,幸福】原始構想,是本片導演兼編劇的湯瑪士麥卡錫在拜訪紐澤西親友的途中,無意間發現新天地站(Newfoundland)這間荒棄的火車庫房,第一眼就被鐵道旁的破舊小屋所吸引,似乎有許多故事曾在這兒發生,也許很多人在這裡留下過回憶。於是開始尋找曾經擁有這個庫房的人,也聽了很多火車迷聊起美國火車的
歷史文化,以及他們的狂熱,這部電影的故事於焉開展。
全球各影藝界好評不斷的【下一站,幸福】獲獎紀錄斐然,除了榮獲美國日舞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劇本、最佳女主角三項大獎外,還有國家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獎、波士頓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獎、佛羅里達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獎、西班牙聖賽巴斯汀影展兩項大獎與斯德哥爾摩電影節觀眾票選最佳影片,並在今年入圍獨立精神獎最佳影片男主角與首部劇本獎、美國影視演員協會最佳男女主角獎、英國影藝學會最佳原著劇本獎以及美國編劇人協會最佳劇本獎。
影片中的三位主人翁,一個天生殘缺,一個有失親的刻骨之痛,而另一個雖是無可救藥的樂天派,其實已經被環境綑綁得快要窒息而發出寂寞的哀鳴。劇本最成功的地方,並非人物角色的刻畫或者是劇情的轉折起伏,卻是細膩地說出了人心最最柔軟脆弱的角落,需要的不過是一個最簡單的真誠問候與聆聽。你不需要改變甚麼,只要『輕輕地』安靜下來,就夠了。
~~以上轉貼~~
看後心得:
此片是在星期日考試的早晨,看著報紙上介紹著這部電影,我就有股強烈想去看的慾望,感覺自己就是缺少一種幸福的感覺,人生而平凡,長的很醜,也是一種另類的平凡,你每天的生活瑣事,看起來是如此的單調,不過這卻還是每個人都在現實生活中上演著呢,也許別人的故事也許還比自己來的刻苦銘心。
這部片子,沒有很多的高低起伏,但是你卻會跟著芬巴的心情節奏一起跳動著,那應該就是生命的律動,很有規則,你不會有很大的衝擊,也不會有如心碎欲裂的感覺,當然更不會有突然出現的爆破畫面把你嚇到,也沒血腥,更沒色情,就是一部可以讓人感覺到淡淡的舒服,淡淡的意猶未盡,淡淡的你好像也搭上了他所駕駛的那般幸福列車。
淡淡的感覺真的很舒服,我喜歡喝一碗淡淡的貢丸湯,也喜歡淡淡的淡水河,也喜歡自己淡淡的喜歡一個人,也喜歡以淡淡的方式生活,芬巴喜歡火車,而現實中的你找到你喜歡的人事物嗎??淡淡的不是消失,淡淡的不是不刻苦銘心,淡淡的是永久,淡淡的是如平凡的小草襯著小花。
我沒有過多的實質可以說的心得,只有有淡淡的幸福,是電影嗎!還是另有其因!
下一站幸福!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