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把門打開-致泰北國軍:
知了歌頌了整個夏天,冬季仍來;
傳唱英雄的說書人並不明白:
歷史的星光褶褶,但冰冷
不能抵擋野獸的侵襲,
不能暖我孩子的手腳,不能
回答半個世紀的無語和掙扎。
當你們在屋內
烤火、安眠,看一個長長的故事,
我懇求,請把門打開,
當坐在窗邊的人嘆息、
並且哀傷無用地寫詩。
這陣子趕著一份作品,由於題材特殊的關係,
上網找了許多國共內戰後民國38年至50年間的國軍史實,
無意間找到許多關於泰北孤軍的資料(國共內戰時退守雲南的兩支部隊);
從看到第一則報導開始,便無法停止繼續閱讀相關的史實。
很多人看過異域、孤軍這兩部電影,
小時候看的時候,除了結局和故事讓人感到難過之外,
對他們慘烈悲壯的浴血奮戰和漂流無以為家的失根心情,是很難理解的,
真正的泰北孤軍,生活困頓與處境尷尬的難處,
比小說、電影演出的要更深刻、更複雜。
尤其是沒有撤來台的那些軍隊,在「老弱撤回,精幹留下」的口諭下,
留在泰北的都是軍隊主力,
守衛的,應比被守衛的強健,
因此他們堅強的靈魂和堅毅的信仰才能在異域闖出一條路,
但無止境地等待與戰爭並不是他們應得的,
不死的老兵也會凋零,他們守護的那些人,又為他們作了什麼事呢?
而當初撤回的一部份人在清境的博望新村和壽亭新村開始的生活,
也不如想像中優渥,篳簬藍縷的建設過程、百廢待興的山地,
應該也讓曾與烽火、瘴癘為伍的榮民們灑下不少血與汗;
「博望新村」是童年一個難忘的標記,
至於那裡為什麼成為心中的一個風景,就暫且不提了,
印象中第一次到那裡,聽到雜貨店老闆娘的雲南口音時,
爸爸媽媽還跟我們姊妹倆提到「異域」這部電影,
清境的博望新村,村落裡有著名的魯媽媽雲南菜、美斯樂擺夷菜,
因為異國料理與風情,吸引了很多上山旅遊的遊客一覽和用餐,
但不曉得有多少人在村子裡的展覽館、與當地村民的口述歷史中意會到,
這個小村莊一開始的拓建原因並不是這麼美好歡樂呢?
民國七十幾年的社論中有位泰北老兵提到,五十年左右來台後,
直至那時都還未有榮民證,
他們的身份不是榮民嗎?為國家犧牲的不夠多嗎?不能作為歷史的見證嗎?
相對於半個世紀來的奉獻,
政府為他們所作的實在太少了,
救總和政府投入了資源在其中,但仍然不夠、
相關政策制度與法令也不週全、更惶論龜速的行政效率,
目前還有很多孤軍後裔無法立即來台歸國,
已稍有建設的村落也仍需更好的教育環境和醫療設施,
之前泰北僑胞對總統的陳情也許有些效用,至少政府多投了些關注的眼光,
但希望腳步能加快一些、對他們的彌補能多一些,
歷史可以逝去,但不能被遺忘,
希望這樣的效應能持續發酵。
原本想引用文章,但大多都太長,在這裡貼上一些連結給有興趣的朋友,
建議可至ARO9668大大的無名閱讀相關文章:
http://www.wretch.cc/blog/trackback.php?blog_id=aro9668&article_id=20312308
裡面詳盡地整理了關於這兩支軍隊的由來及介紹
其他相關連結可至:
中華救總對於泰北的相關消息:
http://www.cares.org.tw/s_2440_detail.asp?sn=502
http://www.cares.org.tw/s_2440_detail.asp?sn=503
http://www.cares.org.tw/s_2440_detail.asp?sn=504
參加泰北志工團:
http://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317174
原本想引用文章,但大多都太長,在這裡貼上一些連結給有興趣的朋友,建議可至ARO9668大大的無名閱讀相關文章:裡面詳盡地整理了關於這兩支軍隊的由來及介紹其他相關連結可至:中華救總對於泰北的相關消息: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