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02 中國時報
董氏基金會公布大學生憂鬱情緒與求助行為調查,自認嚴重到需求助的憂鬱情緒比率達廿五.七%,以全台一三二萬大專生推估,恐有卅三萬大學生感到憂鬱。調查並發現,被問及為什麼會得憂鬱症,近一成五認為是「有不乾淨的東西附身」,四分之一認為「受未知力量掌控」。
大專生有此想法,董氏指出,國人生活形態受信仰影響很深,民眾視「卡到陰」或「著魔」為憂鬱症成因,適足以凸顯宗教在心裡支持上扮演重要角色。但有憂鬱問題的同學應尋求多管道協助,由專業人員給予幫助。
大專生進行憂鬱情緒調查。瞭解大學生憂鬱情緒分布、對憂鬱症與憂鬱情緒認知、出現憂鬱情緒時的求助行為與差異等為重點,五、六月間到全台五十八所大學發送問卷,由學生自填,回收有效問卷六千二百份,並委託學者分析。
結果顯示,廿五.七%大專生有嚴重憂鬱情緒,比前年廿四.一%、去年廿四.三%微幅上升。以全台一三二萬大專生推估,今年大學校園增加一萬八千多名憂鬱的大學生。調查並發現,超過五成大學生分不清憂鬱情緒與憂鬱症。
受訪者覺得心情不好時,最常自己想辦法紓解,其次是找同學朋友。當出現嚴重憂鬱時,同學們最常靠「睡覺」、「找同學朋友」或「去運動」排解。
主要是因為「免費」、「有助釐清問題」、「有專業資源可以利用」;而不願意去學輔中心的主因是「不習慣向陌生人傾吐心事」;不過當問到假如心情不好的時候會怎麼處理的同學會找網友談心。
好嚇人喔,憂鬱症是國人的病呢?沒想到也會發生在大學生上,我以為大學生都很快樂的說,沒想到也會,四分之一的大學生很Blue,有嚴重的憂鬱情緒;若以128萬名大學生來算,大概有30萬人需要專業協助。
而更扯的是有人去尋求民間信仰 念經祈禱
收驚、求平安符、喝符水都是尋求內心的安慰巴,而我覺得怎樣解除憂鬱就是多運動很重要,如慢跑、體操,打球或野外登山等大自然運動,多活動身體,多接觸溫柔的陽光。運動可使心情得到意想不到的放鬆作用。陽光中的紫外線可改變一個人的心情,凡事可有「光明面」的看法,規律生活,早睡早起,隨時保持愉快心情,想去運動、快快樂樂的工作和保持笑容、並開開心心的與人互動時,這時憂鬱症狀都會解除了。
黃庭郁/台北報導
文章定位:
人氣(158)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