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的二代“掌門”鄭志剛,他出生在1980年,接手鄭家產業時,只有36歲,算得上是一位青年才俊,記者發佈會上,Adrian Cheng熱情洋溢的對採訪的記者說道:“香港的市場太小了,只有將鄭家的眼光放到整個中國才能有更大的發展”。
鄭志剛(Adrian Cheng)簡介
鄭志剛是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執行副主席及行政總裁,掌管集團旗下地產發展、基建、醫療、教育、保險、零售、酒店等業務的策略性方向。Adrian Cheng也是新創建集團有限公司及周大福珠寶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以及新世界百貨中國有限公司、佐丹奴國際有限公司與新世紀醫療控股有限公司非執行董事,該等公司均為香港上市公眾公司。鄭博士亦為新世界中國地產有限公司行政主席、周大福(控股)有限公司及周大福企業有限公司董事。
Adrian Cheng於2008年創立了結合博物館與零售概念的K11品牌,將文化藝術呈現在零售、酒店、辦公室等商業範疇中。K11品牌並延伸至藝術教育,品牌下成立了扶植中國藝術家及策展人的非牟利機構 K11藝術基金和專注於保護及傳承中國傳統工藝的非牟利藝術文化基金K11 Craft & Guild Foundation,同時他亦指導向初創企業及科技主導的平臺提供前期資金支持。
為更好地將鄭氏集團公司紮根於中國市場,他將香港一些不是核心地段的鄭家商鋪出售,接著又將新世界的總部搬到廣州,尋求更長遠的成長。互聯網時代讓當下的商業模式產生巨大的轉變,只有下手穩、准、狠,才能在商場如戰場的格局中佔有一席之地。
新世界公司進入內地後,鄭志剛安排公司團隊在中國的天津、廣州、武漢分別建起三棟高達530米的周大福中心,530米的高度在整個世界高樓中排名第七,而廣州的周大福中心,則被稱為華南第一高樓。
廣州周大福中心一經建立後,被稱為廣州東塔,成為當地的地標性建築,該大樓坐落在珠江新城CBD,與廣州西塔、廣州塔成三足鼎立之勢,成為一道靚麗的廣州天際線。
周大福中心是一座集五星級酒店、辦公樓、購物中心、公寓等類型為一體的綜合性功能建築,該樓占地面積26494平方米,地上建築面積為37萬平方米,分為地上111層,地下5層的結構。
該大樓建成時總投資超過100億元,三棟大樓則花了近300多億,建成大樓前,鄭志剛迎來不少要求購買樓層的請求,但他一一回絕了,表示大樓只租不買,這樣光是帳面上的租金,每年能達到30億元左右。
國外留學多年的經歷,使得鄭志剛對於大樓的建造品質十分關心,為此周大福中心在國內創下不少業內第一,比如國內第一個使用全智能化頂模系統進行施工的百層高樓;國內第一次使用20米每秒的超高速電梯,同時也是世界最快電梯;國內第一個使用節能自呼吸幕牆的大樓等。
大樓的建成也讓鄭志剛一躍成為隱形富豪,雖然大樓是不動產,可房價的升值以及每年的租金是有目共睹的,這些資產為鄭志剛帶來源源不斷的現金流。
鄭志剛創業
如今三棟大樓的市值已經超過500億元,由於大樓隸屬於鄭氏集團,相當於鄭志剛手裏還握有500億現金。
目前周大福珠寶公司在全球範圍內有著幾千家門店,而外在非洲等多個國家還有不少自己的礦產,這些都是周大福不為人知的隱形資產,光是周大福每年帳面上的利潤,據業內估計已接近上百億。
很多人所熟知的首富或者富豪,大部分都是股票市值的估價,類似於空殼一般,要是真的拿出現金,可能只有幾億元,雖然這些財富普通人做夢也不敢想,但對於虛標的帳面數據來說,還是縮水很多。
可能很多人會說鄭志剛的起點很高,成功是必然的,但是他在接手鄭家的商業帝國後,並沒有坐享其成,而是將目光投向國內,先後建造出三座地標性建築的周大福中心。
談起自己的家室,鄭志剛表示自己很感謝家族帶給自己的財富,得以讓他站在巨人肩膀人追求成功,但無論靠家族力量還是自己創業,從事商業的人都應該有著一顆打工者的努力心態,時刻保持前進不懈怠的上進心才是最重要的。
歐洲有一句古話叫做“三代出一個貴族”,第一代通過最原始的資本積累,往往犯下一些不為人知的罪惡,第二代靠著父輩的榮光,將家族生意逐漸轉型,到了第三代,子孫靠著家族優渥的環境,學習知識與藝術,徹底擺脫第一代和第二代的局限,直奔上流社會成為貴族。
小時候的鄭志剛有著很好的學習環境,讀大學時,靠著家裏的資助和自己的努力,順利考入哈佛大學學習商業管理課程,畢業後便回到香港接管鄭氏集團的一間商廈。
短短一年之內,他將商廈扭虧為盈,初戰大捷所展現出的商業天賦令爺爺鄭裕彤十分開心,為此著重對這個大孫子進行培養,打算讓他管理鄭氏集團。
鄭志剛成為鄭氏集團首席總裁後,他沒有辜負爺爺的期望,從2017年到如今,使鄭氏集團的資產翻了一番,大力投資內地的商業行為也為他迎來一致好評,除中國的三棟大樓外,鄭志剛賣商鋪的事蹟也十分令人感到驚歎。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