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講了大家儘量去考個碩士,因為會提升自己,但讀研時候具體學了什麼?大學時候,臨近考研前,感覺四大皆空,作業交了,老師教完了,畢業論文寫了,課本賣了,學到了什麼?其實在大學學到的是通識知識,碩士學到的是一種思維方式。
三個階段研究生課程
1.研一
讀研究生第一年,每天要上6節課,HK PhD Studies時長也差不多。一般除了要學習專業知識外,還有馬克思、英語兩門公共課,選修課有資訊檢索等課程。
專業性知識占了上課時間的60%,但是公共課的知識也很重要。如果公共課不及格,將會影響到畢業證,所以公共課一定要認真做筆記,好好學習。
馬克思的老師是老教授,會把所看的書串聯起來,由深入淺教授給你;英語課有聽說讀寫,有中教和外教的課程,書本是老師自己編著的。
上專業課時,有些老師講的基本是當地方言,但一般主修課、其他專業課的老師都會以普通話來授課,結合實際案例給學生講解知識;還有一些專業課,比如design和video的課程在電腦前操作、學習,基本一堂課講解3-5個案例,回去後還要多加練習。
2.研二
因為讀的是專碩,研二開學不用回學校,找工作實習。學碩必須呆在學校裏,和導師做課題。如果你這個時候想換學校的,那麼可以選擇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學校也有提供研究生、碩士等學位課程,根據自己的個人成績、興趣來選擇學科。
當時我去了廣州一國企實習,但發現不是自己追求的,只實習了半年,回到學校,進行開題準備。論文分為初期,中期和末期,實行末位淘汰制,因此在暑假幾個月每天7點30起床,8點左右開始寫論文,晚上9點結束,這樣很順利過了開題報告。研二下學期在學校裏學習英語,專業知識,自由安排時間。
3.研三
到了研三,也是秋季招聘的開始,你可以先做好簡歷,查好自己有興趣的企業行程,去各大校招現場進行應聘。如果運氣好的,當天就能簽下合同,運氣差的等到春招。
在這個時候,像華為、百度等企業會來學校招聘,直接和HR面對面,這是是不可多得的好機會,你要把握時機做好應聘的準備。
下學期是論文查重,交給校外老師盲審,不合格的繼續修改論文,合格的人進行下一輪的答辯。在答辯前夕,導師一般會組織3場左右的預答辯,在答辨會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在正式答辯現場,學校會邀請專業領域的專家來旁聽,一般坐在中間的老師是專業程度比較高,在行業擁有多年的經驗,幾分鐘內就能看出你的問題所在,不少同學答辨時會緊張,越答越亂,可能最後得了較低的分數。
這次答辯不及格的同學會延期一年畢業,找的工作也會泡湯,所以關於論文的每一環節,不要抄襲別人,一定要自己一個字一個字敲上去,加上自己的個人見解。
總之,三年時間轉瞬即逝,好好珍惜在校時光,研究生期間導師有的實行放養制,提升自律性很重要,祝願每個考研孩子夢想成真!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