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朱及小小談到魚,又說到狗,我還找了些照片貼文
老魚狗?新魚狗?
http://mypaper.pchome.com.tw/bird2100/post/1322341726
結果前幾天在世界日報的周刊上看到一篇魚狗的文章,立刻想起三人一起打屁的時光。
這篇文章是轉載自大陸的華西都市報的。不過本來的文章開頭有一段引自大陸小學課本的文字就被刪掉了。
我引世界周刊的,因為它是繁體的,但同時把被刪節的一段也加上去。最下面把兩個網址也附上。原文有些照片,可以看看魚鷹的樣子。
成都平原最後的「魚鷹族」
http://www.worldjournal.com/view/full_sfnews_14/25472260/article-%E6%88%90%E9%83%BD%E5%B9%B3%E5%8E%9F%E6%9C%80%E5%BE%8C%E7%9A%84-%E9%AD%9A%E9%B7%B9%E6%97%8F-?
“夕阳照在小湖上,没什么风,湖面平得像一面镜子。岸边几棵垂柳,垂柳那边是一望无垠的稻田。几只又窄又长的渔船浮在湖面上。近处的那只船上,渔人正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着烟。 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一抹,鸬鹚就都扑着翅膀钻进水里去了。一眨眼工夫,就嘴里叼着鱼儿跳到船上来……”
——小学语文教材《鸬鹚》
(俗称“鱼鹰”)片段
遠古的成都平原曾是水鄉澤國,坦蕩如邸,聖潔的岷山雪水沿都江堰汩汩流來,在成都平原上縱橫交織。分化為細細的灌溉渠,隨處可見漁舟唱晚的打漁人以及那精靈一樣的魚鷹。極盛之時,漁家之眾令人側目。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成都的打漁場景越來越從生活中消失了。打漁人也漸或轉型回歸到農家生活。
被外界賦予「成都平原最後魚鷹部落」的陳建波,就是其中的另類。在郫縣近50萬人口中,他是唯一在職業欄中寫著「漁民」的人,依然延續著最傳統的鸕茲捕魚的方式。在成都的其他「水城」如新津、金堂等地,陳建波的名字耳熟能詳。
★饑荒年代 父親成捕魚標兵
距成都市區22公裡的三道堰,是一座具有千年歷史的西蜀古鎮,因古人曾在繞鎮而過的柏條河下游用竹簍截水做成三道相距很近的堰頭導水灌溉而得名。
今年42歲的陳建波就生活在這裡。作為職業漁民,陳建波一家四代都是以打漁為生,魚鷹捕魚的手藝則是祖傳絕技。
據他介紹,民國初年,他的祖父就開始學習在水上捕魚。由於悟性高,很快成為成都周邊運河上遠近聞名的高手。
他父親陳福根的捕魚技藝,也是向祖父學的。1950年代中期,陳福根接過祖上留下的漁船,開始了打漁生涯。1960年,18歲的陳福根參軍去了東北。那時正值三年自然災害,部隊缺糧。老人便組織一個班到駐地附近的江上捕魚。捕魚是陳福根的拿手好戲。這個特殊的打漁班自然少不了他。
誰知,陳福根這一幹就幹了整整一年,他還成了捕魚標兵,上了報,得到了部隊的嘉獎。四年後,陳福根從部隊退伍回來,因為迷戀水上自由自在的生活,他便繼承了父親的衣缽,從此開始了漫長的職業打漁人生涯,成為了當時第一個不要政府安排工作的退伍軍人。
「十幾歲跟著父親到河裡捕魚,耳濡目染,後來我也乾脆就幹了這一行。」陳建波說。幾年前,父親陳福根因病去世後,成都平原最後的兩個持證漁民,僅剩下了他一個。採訪中,三道堰鎮上工作人員也證實了陳建波是「成都平原最後的持證漁民」。
★父子打漁 餐風露宿有苦樂
打漁人逐水而居,生活飄忽不定。陳建波經常懷念父親在世時,兩人一起出去打漁的日子。那些年,父子倆不僅出沒於養育他們的母親河—柏條河。樂山、彭山、眉山、青神、邛崍、新津、廣漢、金堂等地的無數江河水域,都留下了父子倆打漁的身影。
陳氏父子的捕魚方式很傳統,連捕魚所用的船都是自己製作。陳建波說,他和父親捕魚用漁船,無論是造船用的木材,還是粉飾船體的桐油質量,都是上乘的。早年前父親陳福根在世時,還親自監督木匠打造,親自上桐油。船上用的魚簍,是父子倆買來竹子親自編織。撐船和挑魚鷹用的蒿桿,看似簡單,實則十分講究,比如對長度、重量、材質的要求,一點也馬虎不得。
千百年來,打漁人總是隨遇而安。父子倆也不例外。每次外出打漁,晚上在河邊搭個帳篷,找三個石頭頂起一口鍋,燒水煮飯,就著河畔喝著酒,愜意地享受大自然的靜謐,然後枕著星光與濤聲睡去…,這種餐風露宿的生活讓人心生羨慕。
「餐風露宿的日子,看似愜意,也有讓人後怕的瞬間。」陳建波說,大概是2000年左右,在眉山安溪打漁,像往常一樣,晚上他和父親就在河邊搭個帳篷睡覺,誰知半夜突然漲水,父子倆驚醒後,發現漁船早已被洪水沖走了…。這次歷險,讓陳建波終生難忘。
★忠誠夥伴 從揚州買回來養
就像導盲犬之與盲人一樣,對於靠魚鷹捕魚的職業漁民來說,魚鷹是捕魚工具,更是忠誠的的夥伴。父親去世後,陳建波一直悉心照料著老人心愛的魚鷹。
陳建波家養了7隻魚鷹,都是從揚州購買回來。
世人皆知揚州是個盛產才子佳人的溫柔之地,殊不知也盛產如此生猛的魚鷹。陳建波說,揚州雲南洱海,山東微山湖,廣西桂林…,許多地方生產魚鷹,緬甸也產魚鷹,但最好的魚鷹要數揚州。「揚州魚鷹,生性勇猛,捕技出眾,大魚小魚都敢逮。」
「魚鷹價格比較昂貴,一隻未成年的,買回來就要大幾百。成年的價格更高,根據品種不一樣,上千上萬都有。」陳建波的愛人陳阿婆說,養殖魚鷹是個需要耐心的活兒。跟人們想像中的養殖家禽,完全不是同一套路。
「牠們更像是我們的夥伴,冬天冷了要給牠們鋪草,一晚上要起來餵好幾次。要把魚鷹養好,得費不少功夫。」採訪中,陳阿婆正努力地掰開一隻通體黑褐色的魚鷹的嘴巴。將魚送到牠的嘴裡。
魚鷹很嬌慣,不好養。喝水、吃東西,全都要靠人工餵。「為了照顧牠們,我基本上就不出門。」陳阿婆說,魚鷹生病了,更是要細心照料。對於如何給魚鷹治病,她笑了笑,並不願透露太多。「我們有祖傳秘方。」
一般來說,一隻小魚鷹餵養一百天後,即可隨老魚鷹下水捉魚。一隻成年魚鷹一般是指長了三四年的魚鷹。未成年的魚鷹買回來之後,會養幾個月再下水捕魚。「小點的魚鷹胃口反而很好。一天要餵三四斤的魚。成年魚鷹大概需要一斤半左右。」陳阿婆說,要是魚捕少了,就要自己去買魚餵牠們。寧可自己餓著,也不能少了牠們吃的。」
★兩隻寶貝 一次能叼16斤魚
陳建波身披蓑衣,頭戴斗笠,輕盈揮動著一支長約兩丈的竹篙,駕馭一葉輕舟在湖面蕩漾,木舟上一頭站著黑褐色的魚鷹,中間則放著一個用來裝魚的竹簍。「快下水!」船劃到水中央,陳建波揮動竹篙向船舷一掃,魚鷹便齊刷刷鑽進水裡捕魚去了。
被追急的小魚不時跳出水面,陳建波則不停地用竹竿撲打水面。水下的魚慌不擇路,便會自投羅網魚鷹的嘴邊。一會兒工夫,魚鷹浮出水面。只見頭鳥有些不安地在水面繞圈,還不時地猛扎進水裡,周圍幾隻魚鷹聞聲過來,在頭鳥的四周不斷地拍打水面。頭鳥再次扎進水中,幾分鍾過後它叼著一條不小的草魚游了回來,
陳建波用竹篙在其身邊一挑,魚鷹就穩穩站在竹篙跳到了船上,捏住其喉嚨一擠,四五條魚便從魚鷹喉嚨處吐將出來,魚兒紛紛落到竹簍裡…。陳建波說,捕魚時,每一隻魚鷹離嘴四寸處的脖子上一定要拴有一根草繩。這麼做是為了不讓魚鷹直接將魚兒吞進肚子裡去,而是吞進嘴裡。藏在寬大鬆軟,富有彈性的喉囊中。便於漁人將魚鷹叼起的魚兒從喉囊中取出。
而在「坐收漁人之利」之後,打漁人也要適時地對捕魚的「功臣」作出一些獎勵。陳建波獎勵魚鷹的方法就是,每每有了收獲,就會拋出一條小魚,當做犒賞。
在陳建波近30年的打漁生涯中,曾經有一次,他的兩隻魚鷹合力在河裡為他捕到一條重約16斤的大魚,創下了他捕魚生涯中的紀錄。這讓他很興奮。
「打漁要對河道水情非常了解,熟悉各類魚兒的生活習性。」陳建波說,這是個技術活,很辛苦。年輕人都不願意幹。他的祖傳技術即將面臨失傳。
「現在在成都,捕魚越來越難了。」回憶起往事,陳建波十分傷感。現在他多的時候一天能捕到三四十斤魚,少的時候,收獲寥寥。捕來的魚就地就賣了。就是靠著這種方式,他們養活了一代又一代漁民的後人。
陳建波很擔心,自己不再趕魚鷹下水的那一天,遲早有一天也會到來。只是他希望,這一天,來得慢一點。(取材自華西都市報)
http://www.wccdaily.com.cn/shtml/hxdsb/20140705/224106.shtml
华西都市报记者 张想玲
供图:三道堰镇政府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