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ypaperimg.pchome.com.tw/newroot2/b/e/beerlin/content/20030925/17/3983895.jpg)
你快樂嗎?
就這幾天的新聞,憂鬱症已經悄悄爬上世界三大疾病之列,僅次於癌症與愛滋。董氏基金會的調查,約四成四的台灣民眾對生活感到鬱卒。大家生活於當代,好像愈來愈難對於生活現況滿意,愈來愈可能產生心靈上的空虛,以及心理或精神方面的疾病。
景氣不好,擔心工作沒有著落,或是現有的飯碗不保;小孩功課不好,作爸媽的擔心在重要的起跑點上輸人太多,又抱怨教育政策的搖擺不定;情人間感情載浮載沈,有時一些不經意的言語讓人苦惱很久;一些豬頭閣員知法犯法,讓自顧不暇的主子還得忙著收拾善後…。生活裡總是有著那麼多的事情可以讓我們不開心,讓我們不免對劉文聰的那句話印象深刻,總想為抑鬱的心情找尋發洩的出口。
生活裡盡是人與人的互動,有人分享是幸福,有人交流交心人才能完滿地成長。只是人與人的互動難免產生摩擦,滋生比較,因而期盼與現實總是存有著一定的落差,好像再怎麼努力都弭平不了。知足常樂的話我們常常聽到,簡單就是快樂的提醒也俯拾皆是,只是我們的心情常常沒法子靜下來,或是平常心去看待那些瑣碎的塵世俗務。
人生活於當下,就得用心於當下。此年此月此日此時此刻的人、事、物,都是成就個人圓滿與幸福的因子。快樂是一種恬靜平和的心理狀態,是一種順應環境,油然而生的主觀感受。自己都不想讓自己快樂的人,外在的環境再怎麼乾坤挪移,都無法扭轉人心的執固或悲觀。人心的欲求是很難探見到底,它既是夢想昂然起飛的原始動力,卻也是迷亂人心的始作俑者。
有人喜歡在忙碌的工作裡肯定自己在社會裡的價值,有人冀盼工作之餘,還能保有生活的輕鬆與愜意。這就是多元社會的迷人,每個人的價值觀都不一樣,心中想望的人生圖像都涵蘊不同的色彩。只要是自己自主喜歡去追求的,在合理的群體規範下,都是一種該當被尊重的安排。
一些朋友不喜歡台北,短暫或長時間居留的經驗,讓他們覺得這個城市令人窒息,讓心煩擾不安。台北人被稱為是全台最寂寞的城市居民,這兒的生活步調快、學習壓力大、人際疏離嚴重…。這個城市載負了太多的資源、關注、競爭、責任…,而少了一些真心感動的交流。
我好想跟這兒的人們說:開心一點!加油!加油!儘管,我也是一個常常會憂心的人。憂心阿扁不再是我認識的那個人,憂心亞洲盃中華隊能不能擠進雅典奧運的列車,憂心週遭的親朋好友,是不是比我最近一次碰到面的那個時候,過得還要更好…?
堅持到底、永不放棄是一種動人的決心與意志;學會捨得、放下,重新找個跑道,是一種壑達的轉彎。人生處處充滿挑戰人的問題,人要學習面對,學習接受自己的選擇,努力找到一個讓自己安身立命、快樂生活的最佳秘方。
開心一點過生活。別忘了人生還有很多的美麗待你遭逢,別忘了你,其實還有好多的朋友…。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