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朋友,很討厭我在他買完樂透,很高興要對獎的前夕,還寄給他帶有烏龜相片的e-mail。記得大學時出遊爬山,那個常常提醒或打趣說,今天下雨機率很高,大家有沒有忘記帶傘的人,總是被別人白眼回去,或被稱為「烏鴉」(嘴)。日前游院長在立法院的口頭施政報告裡也提到,國內有少數人一直提出唱衰台灣的論調,此舉已對國人的信心造成莫大傷害,並使國家社會陷入了「自我實現預言」的魔咒與危機當中。
人類的行為總會(努力或致力於)按照人們期待的方向改變,產生預言的效果。所謂「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係指開始時的一個虛假的情境定義,由於它引發了新的行動,因而使原有虛假的東西變成了真實的。反過來說,原來真實的東西也有可能變成虛假的,即會「自我失敗」。還記得影星劉德華有部電影裡有著如下的台詞:「有信心,雖然不一定會贏;但沒有信心,一定會輸…」也是這個味道。
歸根究底,就是信心,就是希望。懷抱著信心希望,事情總不會比現在還糟,人改變事情的力量也會比較強大。追求戀情的人沒有信心,就是會比較容易失敗;參加考試的人沒有信心,就是很難考上。但是信心卻是和努力成「正相關」與「正加強」的,付出的努力多了,人才會比較有信心;你準備夠了,對未來就感覺比較有希望。有多少籌碼,織多少夢想,在務實中涵蘊的自信與勇氣,成就目標的可能性還是比較高。
游院長或許言重了,我想很多人是唱衰民進黨,而不是台灣的。將國家現況與執政黨掛鉤,是戰術上的必然,所以在野黨才會說重要的不是誰唱衰台灣,而是誰作衰台灣~。姑且不論政壇的紛紛擾擾,但是對於國家的未來要有信心無疑是很重要的,但是這種信心,不容我們放下對執政黨的監督,不可減少我們對施政不佳的指摘。國家的成長應該是更全面性的,對於一些國際性評比指摽的成長,我們願意給予肯定,但另外一些國際評比成績的倒退,民眾普遍覺得不安與擔憂的實況,執政黨也不該規避責任。一定會贏不是說多了,說久了就一定會贏的,要有自覺,要有醒悟,要有實力…,那種勝利才是可預期的。
我相信我那位朋友是真的覺得他會中大獎的,就像我相信自己可以尋覓到一段美好的感情,相信兄弟象與沙加緬度國王會拿冠軍,相信同事答應請我多一支雞腿的允諾今年會成真,相信台灣人民在明年可以和平理性地選出一個過半總統…。
悲慘世界,人心浮動。人應該努力找到一個安定自己身心的方式,以努力耕耘紮根,以信心勇氣施肥,用信心帶給人的力量,努力去實現更多的理想。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