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機會帶媽咪和BB參加讀書會的活動到台東開讀書會並同時旅遊, 在飽覽了東部優美的風光之餘, 到部布農部落參觀,相當感動, 在東台灣的角落裏, 有一群人自給自足外, 還能回饋社會!最重要的是, 在這個充斥著機會主義及短利近視的大環境下, 保留了並努力發揚祖先留給他們最重要的文化資產!
現在我們也可以一些幫助與鼓勵!也一同來執行這件意義的工作!
他們目前在擴建他們部落內的"民宿"-竹林愛屋,
這是他們自給自足的重要方案, 透過提供服務來同時獲得收入, 同時保他們的傳統文化!
目前己有原有房間25間, 河堤套房16間, 彰基樓15間合計56間, 目前竹林愛屋(16間)預計今年五月完工, 可加入住宿服務的行列!
布農小天使參加辦法
1.認購一單位新台幣12000(也可分三年333/月;兩年500/月或一年1000/月)
2.布農文教基金發開立發票(三聯或二聯)
3.布農部落將提供您部落住宿券10張(15年內均有效)
內含a.早餐券及咖啡屋飲料券
b.布農紅葉泡湯券
c.免費部落劇場演出
d.免費山泉泳池
e.鹿野火車站免費接送
4.10張露營券
5.贈布農精緻純檜木精油50ml及香茅精油100ml(自取)
若您也願意幫部落一點忙, 為台灣原住民文化盡點心力, 可與JF聯絡或逕洽布農部落(布農小天使專案)
============================
布農文教基金會
TEL:089-561211 FAX:089-561409
http://www.bunun.org.tw
=============================
夾縫中求生存的希望工程-布農部落屋
--------------------------------------------------------------------------------
【蔡旻玠台東報導】位於台東縣延平鄉的桃源村,坐落在中央山脈山腳,與海岸山脈遙望,北濱北勢高溪,南臨鹿鳴溪,為一布農族人聚居地,地形上與外界隔絕,自成一完整天地。緊鄰著桃源村的布農部落屋,是白光勝牧師推動「希望工程」的一部份,目前以布農文化園區的方式在經營,除了傳統文化雕塑擺設外,亦有原住民歌舞表演、咖啡屋、風味小吃、傳統手工藝、茶藝及住宿等服務項目。經過數年的慘澹經營,現在每逢假日部落屋就會湧入絡繹不絕的遊客,或是體驗布農文化,或是欣賞歌舞演出,或只是品味一杯道地的部落屋咖啡。總之,現在部落屋至少已經開創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然而,在許多觀光客於此流連忘返的同時,部落屋內部卻隱含著危機。因為在白光勝牧師推動成立部落屋的過程中,帶有強烈的宗教色彩,使得教會外部的成員不易共同參與,原本希望部落屋能為整個村落留下年輕人,共同創造就業機會的願景因此未能充分實現。
教會團體在村內本來就有較大的區隔性,外界不易主動加入其活動,一開始會來部落屋打工的當然是教會的青少年,而這些青少年漸漸拉人進來,找的也是自己比較熟的朋友,所以目前村內約有十分之一的青少年在此打工,其中多數是教會成員。另一方面,因為在部落屋初創的困頓時期,全力支持者多為白牧師的家人,所以今天部落屋的幹部也多由這批人擔任,以致會讓人覺得部落屋已成為白牧師的「家族企業」。對桃源村民來說,部落屋是「他們」的部落屋,不是「我們大家」的部落屋。
對於目前的發展問題,部落屋並不迴避,部落的幹部說,現在部落屋已經小有規模,將進一步試著主動接觸村內、邀請村民加入,擴大「希望工程」的參與面。事實上由部落屋成立的布農文化基金會正與延平鄉公所合作,打算藉著為期一年半的文化產業振興計劃,創造各種村民共同參與文化觀光的可能性。
振興計劃的主要內容是一套強調地方整合性的文化觀光設計,延伸部落屋的發展經驗,結合紅葉村與桃園村既有的文化特色,透過社區的培力與自主經營,營造出延平鄉的帶狀觀光路線,由觀光利益的共享重振布農文化傳統的共享精神。
經濟學家馬凱曾經建議村民可以土地或工作入股的方式,形成經濟上共同經營、共同分享的模式,對此,部落屋則擔心因為每人條件不同,恐怕將造成更嚴重的貧富差距,振興計劃將更強調村民自發、培力式的經營。
從純經濟的角度觀之,白牧師似乎成了一個聚集勞力的資本家;但是從文化的角度來看,部落屋的希望工程以傳承文化為目的,致力於創造地方自給自足的經濟運作模式,以吸引年輕人回流故鄉,卻不失為一個深具希望的社會試驗,它的發展,值得我們密切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