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發了公文說除了進修中的老師,其他人的研究日一律暫停
理由是快要評鑑了。評鑑和研究日有衝突嗎?
我沒有看到「公文」,只是聽說;後來有收到e-mail通知
我決定假裝沒收到,繼續去中正上課。
走在中正的校園,我總有重返學生生涯的感覺,
紫荊大道點點紫紅,沿著湖濱小徑走上拱橋,可以看到湖中悠游的天鵝
挑高的中庭、環繞的迴廊、既寬且直的階梯──這才叫大學嘛!
我喜歡去中正上課。
這天,老師戴著一串柔潤光澤的粉色珍珠來上課,
鵝黃色的立領襯衫裡,珍珠的光彩迷人,
讓我想起紐約第七大道的設計大師泰勒,
最近家樂福正展出以泰勒為模型按比例縮小的的泰勒娃娃,
娃娃身上穿的都是泰勒穿過或親自設計的衣服。
泰勒平常的穿著是白色絲棉襯衫加黑色毛料窄裙配上珍珠項鍊,
十六吋的小娃娃,縱使是典藏版也不可使用真正的珍珠,
塑膠的小珠子顯不出設計大師泰勒的質感
但今天,老師的襯衫領口裡的珍珠可是貨真價實的好珠子,
每顆珠子一般大、一般圓潤,雖是粉色真珠,顏色也一般,並無參差
這串項練肯定價值不斐,
以老師的年紀身份地位,是不可能買夜市地攤的塑膠珠子,
塑膠假珠也不可能有這樣的瑩瑩柔潤的粉色光澤。
注意到這些,是女性特質嗎?
上次上課我們看影片──田壯壯的小城之春,今天要討論這部片子。
剛舉辦過那場學術研討會裡,有外國學者發表論文評論這部電影,
老師擔論的論文講評者,可以說是當西方遇見東方。
外國學者擅長理論分析,但由他們來看中國終究隔了一層
因為他們缺少文化環境的養成。
說到這裡老師憂心忡忡的談起當今經典教育的缺乏,
也一一細數著那些經典是不可少的──詩經、楚辭、漢賦、陶淵明詩
樂府詩也要讀一點、史記不能漏掉、唐詩必讀李杜、宋詩要讀蘇黃
唐宋八大家的文章當然重要、韓柳文總要背上幾篇、
明清著名的小說都該讀一讀……
聽老師這麼說,我趕緊算算自己讀了多少──
唐宋八大家,高中就讀了,古文觀止每日一篇,這算數吧?
韓柳文在大學時被老師逼著背了幾篇,如今全忘了,至少有背過啦!
明清著名小說,我是讀了,但從頭到尾讀完的好像只有紅樓夢
沒辦法,紅樓夢太好看了,讀過紅樓夢其他小說都難入我的法眼,
所以,年年讀紅樓,大概讀了一、二十遍,不過這也是高中的事
那時我真是個「文藝少女」啊!
大學時點過昭明文選,藝文出版社出的「原文書」,沒有標點符號的那種
文選裡的楚辭、漢賦、古詩十九首、陶淵明詩、六朝文……我全點過了。
不只如此,選修荀子時,點了半部荀子;連說文解字與廣韻也點過了
(點說文,是自願的,好玩;點廣韻則是老師派的作業。好像都沒點完)
大二的詩選課,被老師逼著點了一部歐北詩話,這是有點完的。
李杜詩,詩選課上的那些算不算?蘇黃詩,碩士班寫論文讀了不少;
樂府讀得不多,但是修過「俗文學」的課程;
史記,當研究生時規定每週一篇,點了一學期,連七十列傳都沒讀完,
瀧川龜太郎的注疏版,有標點符號,不難讀,所以也算不得什麼。
依老師開的書目來審核,我的「經典教育」還算差強人意吧?
唯一可惜的是:詩經讀得太少。沒有好老師,大學時我沒有修詩經,
倒是前兩年的寒假,讀了一點毛詩傳。
比起老師四史全讀過,詩經十五國風一一背誦,我就差得遠了。
老師說:除非不使用「華語」寫作,否則,這些經典都是不可少的,
想把「華語」寫好,不能只看現代的小說散文(有些文筆也不佳)
一定要讀唐宋八大家才成,那才是有章法又簡潔的中文。
我想起我的學生,讓他們寫個問答題,掰不出五句話,全都辭不達意
明顯的,經典教育不足。
「有了這些打底,根基才夠,再來談做學問……」老師如此說
並且遙想當年在北一女的讀書會、在師大的藝文沙龍……
唉!我的老師是菁英,高中讀北一女,大學讀師大;而我的學生呢?
不!難道我的學生來此受高等教育,不是希望自己成為菁英嗎?
難道我不該給他們「菁英教育」嗎?我的自我限是限制他們的發展
所以,嗯!決定了,我要設法在我的教學裡加入「經典教育」。
老師是個話匣子打開就停不了的人,愈說愈遠,說起了大學時的學長──
蔡英俊──我知道,讀過他的書,也曾在學術研討會上見過,
那時我是大學部的學生,小蘿蔔頭,學術研討會只能在後邊找座位,
記得他發表論文後,講評者禮貌性的寒暄開場白說:「人如其名」
坐在最後面而且又近視的我,記不得他到底是英俊還是不英俊,
原來這人是老師的學長,老師說他的身高有185以上,
和他緣僅一面的我,也不確定他是不是那麼高(研討會上他是坐著的)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一定是才華洋溢,又聰明又有學問,
才能在國際研討會的場合坐在長桌子那頭發表論文,很年輕就嶄露頭角。
老師說她十分崇拜這個學長,仰慕他到一個地步甚至以為那就是愛情
直到這一次的學術研討會上重逢,她終於釋懷……
我不敢置信的看著眼前年過四十的中年婦人(我的老師)
她頸上的彩珠粉粉泛著瑩光,一時之間,我彷彿看到她在二十芳華的珠光歲月
像珍珠一般的年歲,分不清仰慕與愛情的少女,傾心於才華洋溢的學長
竟然這麼久、這麼久,二十年過去了,孩子都生了兩個了,她才真正釋懷。
老師在讀大學時,這位從雲林來的學長,不知為何竟有錢在台北市租一層樓
布置得很有品味,還買了高級音響,他們常在一起聽交響樂、討論文學
就像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藝文沙龍一樣。
與會的有李長治、高友工、龔鵬程……這些人我都熟喔!他們的書我都讀過
確實都是當今學界有名的學者。
江老師仰慕蔡英俊,施老師也曾說她仰慕李長治,
欸~讀大學時,我有值得仰慕的學長或同學嗎?
「人如其名的英俊,身高185以上,多金有品味,才華洋溢……遇上這種對象,『暈船』是理所當然的。」──我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做了這樣的摘要。
這是讀大學就養成的習慣,上課一定要作筆記,連老師講的閒話都要記下來,
甚至,當天上課的心情、天氣、老師的穿著打扮……我都會記錄。
曾經因此而讓授課老師十分緊張,因為他們一踏進教室,就會看見坐在前排的我「嚴陣以待」──紙筆老早就準備好了,只要他們一開口,我立刻振筆直書。我還發現:有一位很年輕的老師,原本上課進教室都會風花雪月的閒聊幾句再開始上課,但因為每次的閒聊都被我紀綠下來,幾週後,他一進教室立刻上正課。
一直到自己站上講台成為老師,在自己的班上發現和我一樣的學生,
才覺得原來這是一種壓力。
好了,話題扯遠了,原來我也是這種打開話匣子就停不了的人。
剛剛說到那裡呢?哦!說到江老師仰慕他的學長,我有沒有仰慕的學長?
嗯~「英俊,身高185以上,多金有品味,才華洋溢」──
在我讀大學時,有遇上這樣的人嗎?
若是只論優秀,大我一屆的學長,也有一群很優秀,還和我同一個家族呢!
三不五時也會聚餐吃飯啦,每學期初要選課我也會向他們討教,他們會告訴我:師資優良好壞,誰上得好,誰講得不夠清楚精采,誰的課值得上,誰的課旁聽就好,那些課程很重要一定要選修,考試要怎樣才能得到八十五分以上……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五百年」有一年的鳳凰樹文學獎他們幾乎包辦了所有的獎項,風光的不得了,為此,身為學妹的我們還貼出了一張大海報,弄了一個很聳動的標題「大義滅親」──義正辭嚴的「指責」他們領走太多的獎項,才華過高,不知謙讓──其實是「明貶暗褒」。
後來他們都考上很好的研究所,還是很照顧學妹,還幫我們搞讀書會呢!
就這樣。我承認他們都很優秀,但好像還不到「仰慕」的地步,
或許是因為自己也「不遑多讓」吧!(說這種話,好像有自誇的嫌疑)
至於同班同學嘛!那就別提了,我們班的男生不大爭氣,
這樣說好像太傷人。應該說:他們把大部分的時間精力花在社團上了。
還有,不知為什麼,中文系的男生自信心嚴重不足,特別是在理工學院的面前
他們認定了「百無一用是書生」,很努力的「培養第二專長」,
這對從小立志讀中文系的我而言,是不大能夠忍受的,
總覺得他們太過現實,缺乏「理想性」。
蘋果與香蕉不可相提並論,不該放在一起比較;
同樣的,文學院的男生也沒有必要與理工學院的爭長短較高低
在自己的領域裡追求卓越──這就值得欣賞了。
我只求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裡成為長才、專家;至於旁的領域自有旁人去努力
──如今我知道:這種想法過於理想,而且不符合社會現實。
不過,我並不想改。
十年過去了,從前意氣風發大出風頭的學長們,現在好像「銷聲匿跡」了
面對社會現實的考驗,他們逐漸將自己定位為「百無一用是書生」
曾經自以為稱得上優秀的我呢?也逐漸的認定自己不夠聰明、沒有才華……
二十年過去了,我的老師是如何「釋懷」的?
在學術研討會上遇到從前極為仰慕的學長,對她而言仰之彌高的學長
她一直記得某日午后在某處,樹林裡的小徑,學長讜言文學大業──
一、要在現當代文學的創作中佔一席之地,二、要寫出足以媲美文心雕龍的文學理論著述。
而今,二十年過去了,我的老師與學長再次相遇,依然喊他「學長」
談及「言猶在耳」的那些年少大夢,學長笑著說:「太忙了。」
老師忽然發現這個學長不再那麼遙不可及,她也到達學長的境界了,
如今她也成了「學者」,沒有放棄創作,正在規畫一部有系統的文學理論。
她的學長沒有想到:一句少年輕狂的大話竟然影響如此深遠……
總算總算,老師從她的「珠光歲月」回到現實,笑著對我們說:「我今日說了這麼多,不知有沒有那一句可以深深刻在你們心底,讓你們永遠的記住,甚至影響你們未來的發展……。啊!對了!我說我不是平凡人那句話,那是亂說的,你們不要記住啊,這句話要忘記……」
「不!老師」我急急的插嘴,說:「這句話才要牢牢記住,並且常常這樣對自己說。」
老師笑了,說:「對自己說就好,不必對別人說。」
江老師在三十八歲那年,生了第二個孩子,也生出第二個自己──
忽然間從前所讀的都「通」了,從前積累的基礎變成今日的學力與才氣。
說這些,是為了鼓勵我們吧!鼓勵我們多讀書,也許到了三十八歲也會出現「大器晚成」。
唉!我今天也寫了很多,五頁了,這些閒言閒語有人記在心上嗎?
後記:回到老師的身份,換裝去上課,黑色條紋露背洋裝外搭一件粉色的薄紗長衣,空蕩蕩的領口我以黃金為飾──我最喜歡的項練,大概是二十八歲那一年買的,當時台中的金莎百貨熱熱鬧鬧的慶週年,彩色細鋼絲配上雙面的花形金飾,一面是亮面鏤空,另一面是霧面,我很喜歡這條項練,細緻新穎,襯托出頸子的修長潔白,又可修飾尖尖的下巴。然而,若是換上和老師一樣的珍珠項練,會是另一種風情吧?!也許等我四十歲的時候,也給自己買一條珍珠項練。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