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2-12 15:18:56| 人氣13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詩文歲月】石榴裙(轉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這是大詩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兩句詩,其中的「血色羅裙」就是我們所說的「石榴裙」。

  石榴裙的本意是朱紅色的裙子,以其色彩艷紅如石榴而得名,後成為美女的代稱。

  歷代詩文中寫到「石榴裙」的不勝枚舉,詩歌中最早提到「石榴裙」的是南朝梁代何思澄的〈南苑逢美人〉:「風捲葡萄帶,日照石榴裙。」詩中的「石榴裙」就指的是美人穿的大紅裙,可見石榴裙一詞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梁代就已經出現在詩歌中了。

  武則天的〈如意娘〉也是一首寫石榴裙的詩:「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面對和情郎約會時穿的石榴裙,即使是強硬跋扈的武則天,也難掩飾情意綿綿、柔情似水的一面。

  直接以「石榴裙」代指美人的是蘇軾,他的〈會飲有美堂答周〉中與這樣兩句詩,「杜牧端來覓紫雲,狂言驚倒石榴裙」,詩人以杜牧自比,抒發了疏狂不羈之情。

  現在的石榴裙,一般見於「拜倒在石榴裙下」,是說一些有姿色的女子憑藉自身的優勢,頤指氣使,使男人拜倒在其裙裾之下。

  「拜倒在石榴裙下」成為崇拜女性的俗語,傳說與楊貴妃有關。楊貴妃很喜愛石榴花,平日也總穿著石榴裙,唐明皇就在華清池西繡嶺、王母祠等地廣泛栽種石榴供貴妃觀賞。每當榴花競放之際,唐明皇常與楊貴妃設酒宴飲,不理朝政。大臣們不敢指責皇上,於是遷怒於楊貴妃,對她拒不使禮。楊貴妃向唐明皇表示了自己的不滿,唐明皇立即降旨,凡是見了貴妃拒不跪拜的,以欺君之罪嚴懲。眾臣無奈,見到楊貴妃身著石榴裙走來,無不紛紛下跪使禮。後來,「石榴裙下」或「石榴裙底」一語,便被用來指某一美女腳下。

  元曲作家張可久有一首〈水仙子〉,寫的是作者遊湖,傍晚在歸來的路上和佳人的風流韻事,並和楊貴妃的這段逸事聯繫了起來。「桃花馬上石榴裙,竹葉樽前玉樹春,荔枝香裡江梅韻。風流比太真,索新詞纏住詩人。醉眼中銀漢,歌聲度錦雲,涼月黃昏。」其中的「太真」指的就是楊貴妃。

台長: 走不動ㄉ老鴨
人氣(13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文字常識 |
此分類下一篇:【文化天地】石譜小談(轉文)
此分類上一篇:《中國字輕鬆學》認識三(轉文)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