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已久,學校終於辦書展了,學生和我都很興奮。
從週一到週五的五天書展,每天都吸引許多老師和學生去看,我幾乎只要有空堂就去看,真是開心極了!
班上的學生一聽到有書展,不管教室的遠近,紛紛直奔書展區,看他們開心的在會場裡繞行、交頭接耳的談論書籍、或者隨意拿了一本書就席地而坐、或者坐在窗邊就看了起來,這畫面真正印證了「書香」這個辭。
書,是香的,香的吸引人愛不釋手;香的吸引人魂牽夢縈,非買下不可;香的令人跌入另外一個世界,忘記現實生活的苦悶;香的招來各個角落的學生;這股香氣,漸漸的在校園裡散開,學生也因為書的香氣而變的有精神、有氣質、而且微笑多了,甚至有許多老師感到驚訝,因為他們以為學生是不愛看書的,而這種偏見,實在是因為我們太少有機會給學生看課外書了,或者沒有家長、老師引導他們看課外書的習慣。
在我的國文課裡,每節都會規定兩位同學輪流上台報告讀書心得,同時接受台下聽眾的提問。因此漸漸養成他們閱讀的習慣,只不過他們報告的書都是以前看過的,我希望她他們能多接觸不同的書,但是礙於三峽的書店不多,藏書量也少,所以能看的有限,即便我鼓勵她們多看書,可是除了圖書館之外,要「多看」還真有難處,還好有這次書展可以補給養分。
學生們在書展中,大多數都有找到自己喜歡的書,也會在連絡本跟我分享、討論。我歸納出他們的幾個問題,並提出我的建議:
一、什麼是「好書」?其實好書的定義見仁見智,端看讀者的水準到哪裡。如果讀者的文學造詣在小六,「福爾摩斯」全集就夠精采了;如果你的造詣到國中,「克莉斯汀」的推裡就更引人入勝了。所以什麼是好書?青少年該選一本比你的文學造詣再高一些些的書,而且你能再原地專心看五分鐘以上,這就是一本好書。
但是學生常把能看的書、好看的書當成好書,即便書裡的文辭粗鄙、用一些時下青年的流行用語,以達到暢銷作家的地位,但是暢銷的書一定是好書嗎?如果有兩本書,都是在陳述同一件事情,你會選擇文字粗暴、還是優雅從容的呢?你在看書的同時,也等於是作者在跟你說話,你希望被人用辱罵的口吻跟你說故事呢?還是有涵養的跟你說話呢?千萬不要被文字強暴了,還覺得舒服啊!
二、如果對一個沒有選書經驗的人來說,不妨從出版社著手。國內的老字號出版社如:時報、天下、遠流、九歌出版的書,都有一定的水準,而且財力不錯、能請到素質不錯的翻譯家翻譯小說,或者請到學有專精的人翻譯國外書籍,國內有名望的作者的書,通常也會交給這類出版社出版,除了上述幾家出版社,還有大塊、印刻、商務、商周、三民、皇冠等。如果有常逛書店的人,都會清楚書店的分類,除了按書的類別分之外,還會按出版社分類,因此依出版社找書也是個方向。
三、塑膠封膜、不能翻閱的書:這類的書,非常兩極,要不就是經典、要不就是一文不值的書。經典因為太多人愛看,所以容易毀損;一文不值的書,最怕人家翻了卻不想買,因此才要經過「包裝」來掩飾自己的缺點,如果一本書的內容夠好,還怕人家看完不想買回去收藏嗎?
四、封面很有設計的書。若世界上有書的封面設計獎,我想台灣一定可以拿到冠軍。國外很多書都沒有設計,通常是單色印刷、把書名打上而已,就美觀而言,真的不好看,可是台灣的書都很「漂亮」,賞心悅目,這要感謝台灣的出版社如此用心編排,但好看的封面還要搭配好的內文才能名實相符。畢竟我們要看的是內容,而不是買一本好看的書的封面回家擺出來給人家看。因此,內容的優劣,還是選書的關鍵。
這次書展辦下來,不只看熱鬧,也引導我的學生看門道,最後我在學生的聯絡本上,為書展下了一句註解:「看書,就是走出井底的開始!」希望他們能藉由書,架起一座雲梯,看到更寬廣的視野、有更開闊的心胸。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