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6-19 20:07:26| 人氣12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楊麗萍到山南卓瑪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踏雪尋眉 文


  舞蹈是飛旋的人性、凝固的魂靈、扭曲的綻放、優雅的陣痛──我心靈的紫色舞臺被兩個精靈掀起一股憂傷和激情相間的藍色風暴──揚麗萍和山南卓瑪──她逸出《梅》韻,娉婷成《兩顆樹》,綽約為《孔雀舞》;她恣肆地《走進西藏》,宛約成《母親》,宿命般的《承願再來》指尖和腳趾的瑣屑與卑微在她們的曼舞和狂飆之中幻化為昂貴與聖潔。舞蹈是甚麼!透過她們雲霓一般彌漫的身型,生命之嬰托盤而出。

  那些在時空中劃過的夢魘般稍縱即逝的弧線,只在特定的審美者中有“相看兩不厭”的愉悅,並凝結為“江上數峰青”的靜觀直視。舞蹈的肢體語境是一種專業與專業的默契和暗合,是對無序的包容和扭曲的唯美,往往讓乖張收斂後突兀,讓野蠻馴服後優雅。也許,就像指揮家手中金色的棒,如蝶一樣在空氣中翩飛,誰又能目睹其中的喃喃絮語、暗香流動呢。但舞蹈更抽象,不是任何舞姿都能像印度舞一樣變成肢體的啞語,更多的是在她們身上流淌著一種氣韻、一種精魄、一種忘我的自我、一種暴力的善良。就像破茧而出的蠶,表現的是茧殼中生命的掙紮和脫離束縛的生命的招搖。

  揚麗萍的舞臺造型相信已成為無數欣賞者心中的永恆。她最受人喜愛的《孔雀舞》和《火》卻不是我最痴迷的。如果說《孔雀舞》表現了詩經中關關雉雞的窈窕曼妙,那麼《版納三色》卻是唐詩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是嫻靜與萌動的圓潤自如。前者是對美的直接刻畫,精緻而不失流麗;後者卻是對表現主體意境的臨摹和揮發,蘊籍深刻,含蓄而不外現,揚溢而不靡麗。

  揚麗萍的舞蹈是動與靜、剛與柔、優美與炙烈、內斂與張揚的諧合。她纖若葇荑的玉腕和裊娜的扶風揚柳腰能將身體凝固後薄發、塌縮後延伸。並能體現簡約、隱逸、疏朗、曠達等諸多唐詩山、水、人的畫意。解構自己成為一種美妙的音節和符號,並用身體將身體吞噬,不再是四平八穩的人字型,而是一張素淡、白晰的粉箋。她的《梅》舞就是一闋無字無聲的疏影橫斜、暗香浮動的梅韻。我不知道這首吟梅居然在千年後有人能不著一字,用手舞腰擺就能形神俱備。一樣的氣韻流動,一樣的姿態萬儀。

  山南卓瑪是舞中的雲霓,她的舞蹈時而像藏南的白雲撕裂藍天,時而像高原雛鷹劃破雪域,時而像純潔的雪蓮幽幽吐芳,時而像喇瑪一樣行吟苦思。她的《走進西藏》《母親》等劇目表現了藏族女孩迥異的情感和異域的風情,不管是扭腰甩臀、大開大闔的藏族舞,還是細膩纏綿、英姿颯爽的現代舞,都讓人對舞蹈產生強烈的認同和親切感。真正的舞者是對身體的背叛,也是對人性中“自我‘載體的另類審視。她極盡變態、扭曲、張揚之能事,歷經肢體的百轉千徊、悲辛苦痛,而呈現完美的視覺和心靈的感動。她的舞蹈帶給人們的更多的是對生命的思索,讓人們陪著她去一段段心路歷程上痛並快樂著。

  在《乘願再來》中卓瑪不僅將她卓越的才華表露無遺,更是中國舞蹈界一個史詩作品。四幕長劇表現了卓瑪成長、奮鬥、成功、思索的個人經歷。舞臺前衛的布景,上百人的伴舞,搖滾音樂的背景,眼花繚亂的造型,情節的非凡構架,並讓對話第一次走進舞蹈者口中,並讓舞劇和話劇水乳交融。也許只有一種叫震撼的東西能說明一切,其它的筆墨都是多餘的……

台長: 舞影
人氣(12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