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1-18 21:20:22| 人氣11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宏瀾的劇照(2)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宏瀾的劇照



《芭蕾、女人》
国国
国国決定寫這篇不知如何定性的文字時,是在瀏覽過一個叫宏瀾風格的個人主頁後。
国国在今天上午之前,我不知道侯宏瀾這個芭蕾女人,不知道她1976年生於成都,身高173CM,是中芭的獨舞,得過世界金獎,在法國呆過。。。。。。我所知道的這些來源於那個主頁的設計者,那就意味著一切都是經過篩選的——他把他喜歡的或認爲是對侯巨集瀾有益的圖片或者文字利用工具組織起來,意味著我所看到的並不是——或者說並不完全是——曾經存在而仍將存在的侯宏瀾,就像作者選擇的照片,我認爲並沒有把侯宏瀾那個芭蕾女人的韻味表達出來——只有一張照片非常動人,就是侯宏瀾於一個破敗的車間背景裏一個高擡腿——我並不懂芭蕾,如果我說的不專業就請專業的舞者和欣賞者原諒——的動作,修長挺拔,撲面都是驚豔的必須仰視的東西。作者的電腦水平是我所不具備的,但是他對色彩的感覺和美的領悟我就不想恭維了。
国国
国国對於像我這樣年紀人的而言,已經不會對什麽事物有過分的反應,有也是很含蓄或者說很麻木的,這是一種悲哀但不可避免,因爲我是俗人,而脫俗是需要本錢的。但是在看了宏瀾風格後,還是有些觸動的,而且還不算小。當然,我不像主頁的作者那樣是一個芭蕾愛好者並且懂行,我不是,我喜歡的是連農民也能看懂的足球、搖滾以及被小資蹂躪的小說,我的感觸來源於我小的時候。
国国
国国我不想用憂鬱孤獨這兩個詞,這兩個詞已經像高雅藝術一樣臭街了,用這樣“低級”的形容詞形容自己,會令人對我的文字修養質疑。可我還是選擇了這兩個詞。我上小學和初中的時候,的確是那麽一個影子似的少年,沒有明確的理想,沒有奮鬥的動力,沈浸於自我的世界,閱讀一些跟生存和成功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閒書。令我欣慰也感羞愧的是,那時我完全不懂早戀,這可能出於羞澀,也可能出於不屑,或者是無能,無論什麽,我都沒在那個年紀與女人——應該說女生——走的太近。那個年紀對女人的認識與體會我絲毫沒有,但這並不表示我對女人無動於衷,相反,一些女人的形象宿命般留在了記憶深處。其中就有兩個類似侯宏瀾那樣的芭蕾女生。
国国
国国是哪一年我根本不記得了,只記得那時自己不大,背著書包,走在冬季放學回家的路上,在市藝術學校門口幾株光禿禿的高聳的白楊樹下——現在那些樹沒了,被鋪著彩磚的人行道取代——我看到了一個比我年齡小的少女,她或許在等父母,或許在等同學和老師,她的臉很小,脖子胳膊腿纖細修長,白淨沈靜,跟我周圍的女生截然不同。那個年代,她穿得並不顯眼,甚至是樸素的,她也並不漂亮,但是那個夕陽裏的小臉女生卻像釘子一樣釘在了記憶的牆上。那時我不知道她是學舞蹈的,直到第二次看到她,而那時已經來年的夏季了。她穿著白色的短袖,黑色的練功褲,和幾個同學走在我的前面,她們的背後有一個草書的“舞”字,那時我才知道她們是學舞蹈的。舞蹈對於我是陌生的,就像火星一樣陌生。我只在電視電影小說裏知道有舞蹈這門藝術,它就像二零零零年和四個現代化一樣遙遠。我無法相信我居住的這個小城市裏居然有人學舞蹈,而且是芭蕾。那應該是八十年代中期,其實那個時期正是藝術熱潮爆發的時期,但由於我的孤僻,我並不瞭解我周圍所發生的一切,所以我像看見孫悟空一樣看著那幾個春風般的少女,從來沒有跟蹤過人的我居然跟著她們走了很久。
国国
国国那是我第二次見那個女生,也是最後一次,從此她就像童年一樣永遠地消失了。我不知道她是不是也像侯宏瀾那樣還在某芭蕾舞團跳舞,或者在沒有前途和希望的等待中早早地就放棄了它,嫁給了某個喜歡藝術的商人或者別的什麽她覺得值得嫁的男人。我希望她仍然在舞臺上,仍然讓人著迷,就像爲侯宏瀾著迷一樣。活在夢想裏,讓自己有忘我的時刻,應該是一種幸福——儘管隨後會有更大的空虛與失落伴隨,世界就是這樣無奈,天賦的敏感帶來了激動也帶來了絕望。
国国另一個芭蕾女人出現在我知道這世界上還有性這樣的東西的時候。那時我大概已經快二十了,還在上學。在跟一個朋友去他朋友家的時候,見到了一個學舞蹈的女人。她比我們大一歲,長相身材儀態聲音和我想象中的舞蹈者一樣,她爲我們表演很多令我們目瞪口呆的技術和技巧,她差一點就延續了我的夢境,但是她最終還是打破了那個並不比肥皂泡堅固的夢,那是因爲她的談吐和她的行爲。她對很多常識性的知識都不知道,她不喜歡小說,也不怎麽喜歡音樂——我不知道這樣的人是如何開始學習舞蹈的,或許僅僅是爲了炫耀自己的身體讓人陶醉從而也讓自己陶醉?而且她還是一個傳說中的“破鞋”。我現在這麽說並不是要繼續嘲笑她,因爲我知道很多事並不像我們聽說的和看到的那樣,Seeing is believing不一定是對的,而且愛情當中道德看起來很可笑和幼稚,愛就是愛,如果還需要什麽附加條件那就不是愛了,而是交易和妥協。但當時的我不這麽看待,我把她當作破鞋看待,而且不是像王二的《黃金時代》裏的破鞋那樣——那裏是嘲笑的反面,是傷感的調侃,而是嚴厲的歧視。也就是從那時起,少年時期關於芭蕾的幻境消失了,那些舞臺上翩翩起舞的女人就像成年之後童謠裏的仙女一樣,只作爲故事存在了,而不是曾經以爲的真實。
国国
国国時間就這麽一點一點地消逝,世界上的美好與齷齪像古樹身上的疤痕一樣清晰地刻在心裏。這裏有芭蕾的地方,但是不多,無論是美好的還是醜陋的。我對芭蕾完全不理解,我只知道什麽是solo dance我不知道那些動作表達什麽意思,我不知道它的創作原理和諸如結構語言之類的東西,我只知道有些肢體很美,有些動作很美,有些動作我就是吸了海洛因也跳不出來。這跟我喜歡的小說不同。這或許跟我沒有看過一場現場的演出有關——我知道現場和錄影完全是兩回事,就像現場看球與在電視機前看球一樣,所以我即便是在換頻道時如果遇到芭蕾,會停下來看幾眼,看幾個跳幾個旋轉,莫名其妙之後地換到別的頻道。
国国
国国這就是我與芭蕾的關係,其實這完全可以說沒有任何關係。是的,我不否認。那是一個我完全陌生的世界,我對那個世界的認識基本上都是道聽途說。如果說我對芭蕾還有興趣的話,那麽就在於那些跳舞的女人。是她們仙鶴般的姿態吸引了我去關注它,但也僅此而已。我沒有進一步瞭解的欲望,芭蕾於我就像後現代的油畫。我只是一個目的偏頗的欣賞者。早年的時候,曾和朋友交流過,認爲這輩子如果能娶一個芭蕾女人爲妻一定很不錯,現在不會這麽想了,因爲按照通俗的觀點,芭蕾是貴族的藝術,那麽展示貴族藝術的人也應該會有些貴族氣,既然是貴族,那就一定和我沒什麽關係,因爲據我所知,我的祖輩像我一樣都是布衣草民。這輩子我與芭蕾就這樣了,最多就是在未來的某一天,由於某種原因裝模作樣地坐在舞臺前,看上幾場芭蕾,慨歎芭蕾女人優美的肢體之餘鼓幾下掌然後退場。即便有機會我也不會跟她們探討所謂的芭蕾藝術,在她們看來,沒有芭蕾藝術,只有訓練演出。我倒是更想知道她們是如何生活的,比如吃麵條時怎麽保持優雅,比如實在忍不住的時候是否會堅持放屁。我這樣或似乎對芭蕾以及芭蕾女人不夠尊敬,但是那是我的真實想法,我之所以這麽想,是我有那麽一個願望,如果將來我有一個女兒,而且她竟然有天賦的身體,那麽我將考慮讓她學習芭蕾。如果她們的回答令我滿意,我將讓我的女兒像她們那樣,走進芭蕾的世界。
国国
国国是的,這一切都是假如。我們都希望生活於一個“要是、假如”的世界,而我們擁有的是“卻、但是、可、然而”的世界,這就是不同,所以才有距離才有欣賞才有夢,才有我的這番胡話。就像很早開始閱讀小說一樣,那是美妙的事情,而當自己也要提筆書寫時,一切都變了——故事與意境不再是吸引人的東西,而是一種目的和結果,是訓練的結果。生活總是在不經意的時候讓人意外而又在意料之中。這可以說是上帝的喜劇,或者說是人的悲劇。
国国
国国九卦/2002/05/12

台長: 舞影
人氣(11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