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1-12 01:10:31| 人氣9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由《徽州女人》提及黃梅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臺灣幾乎人人都知道黃梅,可是幾乎沒有人知道真正的黃梅! 臺灣人所接觸的黃梅,大概是四五十年前香港邵氏電影公司拍攝的一系列「黃梅調電影」,尤其是《梁山伯與祝英臺》,許多人都能隨口哼上一兩句。 而這個系列的黃梅只模仿了黃梅的表面,只是借用了它的臺詞與曲調,而棄了黃梅的精髓─那份真情與純樸!姑且不論念影中的歌唱與對白都是京腔京調,整部片中除了配樂外我完全感受不到一絲一毫黃梅的味道。最近幾個月,當年演《梁祝》的演員凌波(現已六七十歲了)來臺,重新演出這部當年轟動臺灣的電影(不過現在是在舞臺上演),所以最近幾個月黃梅在臺灣刮起了一陣旋風,人人日常談論的幾乎都是黃梅(尤其是三四十歲以上的人), 常常還小唱幾句呢! 其實大家所愛的並非真正的黃梅,而只是包上了黃梅皮的一般電影而已,大部分臺灣人講到黃梅,指的就是那部《梁祝》老片,而講到黃梅演員,指的就是凌波等人 。


接著談談韓再芬老師。
96年,韓再芬在徽州看到了明清時代留下的徽州古民居之後,開始創作《徽州女人》,該劇用“嫁、盼、吟、歸”來表現徽州女人美麗動人的故事,講述了一個從15歲出嫁,男人出走做生意到這個女人50歲才回來的故事。女孩的青春、女人的嬌媚到老了之後的端莊持重,張弛之間從一個女人身上講述了歷史。看過《橘子紅了》的觀眾會感受到雅致的格調,在《徽州女人》的舞臺上,這點同樣被表現到了極致。
據我所知她至少來臺灣演出過兩次,一次是演《徽州女人》,一次是去年六月的《女駙馬》。



感傷!在臺灣人們唯一知道的大陸黃梅戲大概就是《徽州女人》了,不過很遺憾,這部曾獲得中國曹禺戲劇文學獎、第六屆中國藝術節大獎等很多獎項,且早已在北京進行了100場演出的舞臺劇 並未造成像《梁祝》一般的旋風。其實在臺灣知道韓再芬老師的人並不多,知道嚴鳳英的人更幾乎等於零!!由此可見傳統戲曲在臺灣的沒落,就連臺灣本土的「歌仔戲」也沒什麼人要看了,這一定讓真正喜愛戲曲的人感到悲痛萬分吧。

台長: 舞影
人氣(9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