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1-11 23:43:16| 人氣9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大漠敦煌 (2) 敦煌文化刮起強勁藝術旋風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飛天乐舞






“青年畫師莫高為追求藝術的最高境界前往敦煌。在穿越大漠的艱難中生命垂危,被偶然路過的巾幗女子月牙所救。

不久,他們再次在敦煌相逢,萌生愛情。卻遭月牙之父大將軍反對,逼迫月牙在王公巨賈中招親。為了愛,月牙星夜出逃,與 莫高在洞窟相會;大將軍率軍包圍。

在血與火的面前,月牙再次拯救了莫高,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月牙走了,化成一泓清泉;莫高以泉潤筆,在巨大的悲愴中完成 了藝術的絕唱。莫高窟千年不朽,月牙泉 萬代不枯;藝術、愛情,永遠相伴、相守。 ”






***********************************


《絲路花雨》《敦煌古樂》《大夢敦煌》《敦煌韻》等刮起強勁藝術旋風

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總有汲取不盡的營養,近日一部大型樂舞《敦煌韻》又搬上了舞臺,在蘭州剛一上演,就贏得了個滿堂喝彩,觀衆叫好聲不絕。
  千手觀音、反彈琵琶、天宮伎樂……從舞蹈動作、伴奏樂器到舞臺背景,《敦煌韻》的每一個畫面、聲音、場景都散發著濃郁的歷史氣息和東方神韻,觀衆們普遍認爲,《敦煌韻》必將成爲繼《絲路花雨》《敦煌古樂》《大夢敦煌》之後,又一個根植于敦煌文化的舞臺藝術精品。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甘肅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肖媄鹿說,舞劇、隴劇、秦腔、樂舞等都在從敦煌文化中汲取營養,近些年來成功搬上舞臺的作品已有十餘部,以敦煌爲題材的創作節目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包括中國的一些國家級大型晚會,都能看到敦煌文化的影子。
  敦大也,煌盛也,敦煌文化是中國民族文化中的優秀瑰寶,1600多年的歷史沈澱,使敦煌文化厚重而多彩,絲綢之路大舞臺又使這裏成了古代東西方文化的交彙之地。敦煌已經成了一個令人心動的文化音符。
  近些年來,在中國的舞臺演出中,以敦煌爲題材創作的劇目,可以說是“所向披靡”,頗受觀衆的歡迎和喜愛。如《絲路花雨》《大漠敦煌》等,幾乎成了家喻戶曉的劇目。《絲路花雨》自首次搬上舞臺以來,連續不間斷25年演出,創造了1300多場的演出“神話”,是截至目前中國舞劇演出場次最多的劇目。甘肅省文化藝術研究所所長、甘肅省曲藝家協會主席顧善忠說,在繁榮文化市場的同時,以敦煌文化爲源泉創作的劇目,對中國舞臺藝術的創作和發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如《絲路花雨》就獲得了“中華民族20世紀舞蹈經典作品‘金像獎’”,被公認是中國舞劇的里程碑。另外,以敦煌文化爲源泉創作的舞臺藝術,還成了東西方文化交流和溝通的媒介,它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已經在國際舞臺上顯現。作爲特殊的“文化使者”,《絲路花雨》《敦煌古樂》《大夢敦煌》等近年來多次出國訪問演出。如《絲路花雨》創作25年來,先後到朝鮮、法國、義大利、日本、泰國、西班牙、土耳其及香港、臺灣、澳門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傳播中國文化。所到之處,刮起了一股強勁的敦煌藝術旋風,深受海內外觀衆的好評和讚譽,被稱爲是“中國民族舞劇的典範”“東方的天鵝湖”。




***********************************

---我覺得這個舞劇最成功的是音樂,然後是舞蹈,然後是舞美,最後是編劇。 一直到現在,大夢敦煌的音樂都還經常在我的腦海裏浮現,每一次響起來,我都禁不住的全身亢奮。那音樂實在太美了!有時輕柔,有時雄渾,有時多情,有時有悲壯。雖然有時僅僅是旋律的反覆,但也因情節而在音符行間滲透出截然不同的味道。 然後,我認為大夢敦煌確實有非常經典的舞蹈段子,比如說,最開始的那段顯示軍隊強壯的集體舞,還有最後的那段悽美雙人舞,而最好的就是劉震的那段獨舞。我反覆看了4次,覺得那簡直是舞蹈與音樂以及主題的完美結合。他的每一個動作都和音樂形成了如此的和諧,真不簡單。而且在那飄逸的動作中有將一個痴迷的窮畫家形象表現的淋漓盡致!只是有一點,他還是沒有跳出《青輕》的圈子。
另外,我認為那堵牆正是一種對舞劇舞美設計的創新。平常我們只是在大型晚會的幾百坪的演播大廳裏見到這樣的縱向布景,但在舞劇中運用我還是頭一次見到。而且效果也不錯啊,而且很貼切敦煌石窟的狀況。很多我周圍的觀眾都說這樣的布景很震撼,很新穎。 試問有那一部舞劇能像這樣的群星聚集,高手開會?有那個舞劇能像這部舞劇一樣多面? 總之一句話,我認為這是一部非常好的舞劇!

台長: 舞影
人氣(9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