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1-11 10:12:23| 人氣8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舞與醫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甲一)

予自幼酷愛舞蹈,從幼兒園到北京中醫藥大學,表演過不少中國舞蹈,因此,對舞蹈有著不少體悟。在學習了兩年中醫的今天,我似乎習慣了用中醫理論中蘊含的思維去觀察生活,體悟藝術。
在舞蹈中體悟中醫,用中醫思想體悟舞蹈,莫不是件樂事。中國舞蹈與中醫,都作為中國文化的精髓,為後世繼承和發揚。文化就是人們對客觀或世紀萬物點滴認識的積累,而《周易》可謂中國古代文化源流的最佳體現者之一。其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其中的“一”乃太極其“二”乃陰陽是也。它們體現了中國人的思想情緒,而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的中國舞蹈和治病救人的醫術,都是以這種思想情緒為指導的。
在學醫中讀懂醫中之“太極”,在舞蹈中舞懂舞中之“太極”。眾所週知,中醫的許多理論都涉及“週期”這一概念,如十二經脈的循行週期,人體對應月時的週期變化等。如果讓一個中國人用圖形表示週期,大多數人會用“O”來表地示,而這個“O”恰是構成太極圖最基本的圖形。而中國的舞蹈又是典型的“劃圓”藝術,如果平時留心欣賞,便會發現,無論是走圓場,還是列隊形,無論是手勢變化,還是肢體動作,都離不開三圓(平圓,立圓,8字圓)和兩圈(大圓,小圈)。
陰陽理論為中醫理論的綱領,它概括八綱辨證中的其它六綱,可謂“綱中之綱”。
“陰平陽祕,精神乃治”,對於人體而言,陰陽平衡乃是健康狀態。而中國舞蹈的創編和表演亦是以陰陽平衡為標準的。大多數舞蹈系取奇數式快慢板(即節奏快的和節奏慢的一系列動作)穿插進行的形式,如“快板─慢板─快板”,間隔而至,從而避免了偶數式“快板─慢板”或“慢板─快板”給人的前緊後松或前松後緊的感覺,總之是追術一種感覺的平衡。
中國舞蹈有一個身法規律:“動作從反面做起”即“欲上先下”“欲前先後”“欲開先合”“欲縱先收”“欲提先沉”“欲上先下”“欲前先後”“欲開先合”“欲縱先收”“欲進先退”,“逢沖必靠,欲行必止”。這一規律充分體現了對立統一的思想,所謂對立易於明曉,但又如何稱之為“統一”呢?“上”與“下”“前”與“後”……這些對立的兩方面統一於完美,統一於舞蹈中人體的完美。沒有“下”之低沉,就無所謂“上”之高托;沒有“合”之“內收”,就無所謂“開”之廣闊,沒有“止”之靜,就無所謂“行”之動。這是一種源於陰陽互根互用,互為消長變化的思想,即從事物反面入手,求得某種與事物對立的效果。這一點又不盡與中醫的一些治則治法相合,即如“寒因寒用”,“熱因熱用”“通因通用”。分析病機,病人本表現為四肢厥冷的寒性病狀,而其本質乃是陽氣亢盛格拒於內所致,所以是個真熱假寒證,因此,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我們很容易提到用寒涼之劑以治其裏熱,消裏熱其寒象自去。
舞蹈是由一系列動作組成,用形象的肢體語言呈現在觀眾面前的,而其正是通過動作來表達一種內在情緒,可謂“神動於中,象諸形容”。中醫的藏象理治乃是這種思想的同胞兄弟,它根據人體外在表現之“象”以診斷內藏於體內之“藏”,通過觀察人外在之“形”以診其中內之“神”。故而,如能將形與神統一於舞蹈則可為舞蹈之大家,如能將形與神統一於人體仍可為良醫也。



台長: 舞影
人氣(8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