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hotox.pchome.com.tw/s10/avdance/1/124605238287)
當我們面對內蒙古地區岩畫舞蹈圖像的時候,岩畫中有用粗糙的線條記載著手持弓箭的獵人狩獵的舞姿形態,有群體獵牧人圍獵的構圖畫面和舞姿形象,還有在獸群中獵牧人騎射的舞姿等,這是遊牧民族古代舞蹈文化的縮影。這些岩畫舞姿圖像看起來粗糙,可是這些粗糙的線條裏包藏了寶貴的蒙古民族古代文明史,在探索研究遊牧民族舞蹈文化淵源及其發展趨向的時候,它顯得非常珍貴。岩畫記載著遊牧民族舞蹈文化的軌跡和它的古代文明。在那一組組宏偉的岩畫構圖裏可以領略遊牧民族古代文明的燦爛輝煌的歷程,岩畫圖像中栩栩如生的舞姿情態生動鮮活地顯現了古人類的生活藍圖。古人在那巨岩上鑿刻出史詩般的岩畫舞蹈圖像,這完全是一部看得見的遊牧民族古代文明的真實寫照,這些是研究遊牧民族舞蹈文化溯源的依據。這是蒙古民族遊牧生活的古代舞蹈史的宏偉巨篇,是一部極其珍貴的史料畫卷,可以稱得上是蒙古民族的舞蹈之母!
處在科學高度發達的當今社會裏,當坐在電腦前手摸著滑鼠,拖動著電腦上設置的五彩畫筆勾畫著複雜圖形的時候,有種輕而易舉的快捷感。此時此刻,再用歷史的眼光去摸一摸岩石畫上鑿刻的粗糙的線條時,可以想像一下古人是用鐵器在巨岩上鑿刻出遠古的歷史畫卷,創造了古代人類的文明,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遊牧民族的歷史遺跡。用粗糙的雙手鑿刻出具有歷史價值的岩畫舞蹈圖像,這是多麼的了不起!應該說,今天的科學發展和社會進步與遠古人類的文明密切相關。
在這裏我想說,蒙古舞蹈文化的溯源存在著多種因素,其中內蒙古地區的岩畫舞蹈圖像是極為重要的因素。岩畫中狩獵舞蹈圖像是蒙古人自古以來典型形象的生動寫照,我認為岩畫舞蹈圖像是蒙古原始舞蹈的記載,也是蒙古狩獵舞蹈的起源。尤其是“伊格爾依瑪”(山羊)與獵牧人騎射的關係是人格化了的岩畫舞蹈故事圖(見附圖),這些是作為遊牧為主的蒙古民族舞蹈溯源的重要史料與依據所在。
附圖
舞蹈文化的本質同樣是承載藝術情感的符號,只要稍微留神看一看岩畫狩獵舞蹈圖像,就會一目了然地看到:岩畫中的狩獵圖通過各式各樣的人體造型反映了古老的蒙古民族謀生的原始生活景象。這些姿式與體態,在我看來就是蒙古民族的原始舞蹈與舞蹈語彙的集錦。我非常喜歡這些生動而又不拘一格的多姿多態的岩畫舞蹈圖像,她顯現了古人的審美情趣。
從內蒙古地區岩畫裏顯示的圍獵圖像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遠古時代蒙古民族是以狩獵作為主要生存方式的。而且通過岩畫圖像裏的騎射圍獵圖像可以聯想到當代蒙古人賽馬射箭的體育運動,這樣的體育運動形式不僅在蒙古民族民俗活動中仍在保留,還昇華為各種形式的舞蹈藝術,比如:《賽馬舞》、《弓箭舞》、《陰山狩獵舞》、《騎射勇士》、《獵人舞》、《牧人舞》、《獵人與金絲鳥》,包括內蒙古巴彥淖爾盟的《駝舞》、《金色小鹿》(還有文學作品中的長詩《白鹿傳》)等。在某種意義上,一個民族有什麼樣的習俗就會有什麼樣的舞蹈文化,有什麼樣的社會形態就會有什麼樣的舞蹈文化史。無論社會如何的迅猛變革,它很難脫離本民族的特色;無論以何種形式創新,它也不會擺脫本民族的文化背景與原來的基礎及它的前提;無論怎樣的演變,它的審美不會“走調”,不會變成非驢非馬不倫不類不成樣子的東西。在整個社會變革的進程裏蒙古舞蹈依仗著一代又一代的優秀人才保持了它藝術的生命力和悠久的蒙古舞蹈文化。只有人類才有這種創造精美視覺形象的能力和審美鑒賞的高水準。作為審美文化範疇的舞蹈藝術,只有通過審美欣賞,才能產生人類共用的美感。我想在這方面無論哪一個民族的舞蹈文化對人類的進步都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動作用。
當然,還有事物的另一面,一個事業發展到富麗堂皇的頂端的時候,必須從零開始,打破欣賞平衡,通過人們的審美性碰撞,在那矛盾的碰撞中更新審美觀念,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未來的審美價值。可是這種對抗性常常被人誤解,這可能是一種“錯位”現象吧。然而,其中有為數不少的人,他們的審美理想往往背離傳統而處在人類文化的領先地位,超越時代的願望和需求,滋養著新的時代。這就是說,古今中外成功的藝術與傑出的藝術家心理動向異常敏銳,對現實生活的刻畫超越具象本身,召喚著未來。
簡而言之,人們總是喜歡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對任何事物不僅要問個究竟還要追本溯源。我覺得應當更好地、更精確地分析研究遊牧民族舞蹈文化的昨天、今天、明天,以及預測遙遠的未來、燦爛的未來、神秘莫測的未來,尤其是蒙古舞蹈文化在社會迅猛變革中舞蹈本體演變過程的價值及其未來的趨向很值得深入研究,既要注重觀察最初和最終的結果,更值得注重的是它本身在變革過程中的價值。我們應以繼往開來的愉悅心態期待著新一代舞蹈人才的誕生和蒙古舞蹈藝術的又一個新的高峰的到來。
文章定位:
人氣(637)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