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9-12 10:07:09| 人氣1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為何說沒有木星就沒有人類?不僅是人類,連高等生物都不會出現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也是我們仰望星空時最容易看到的行星,它與地球的距離遠達5.9億~9.3億公里,比太陽與地球的距離(1.49億公里)遠了4~6倍多,然而可能很多人都沒想到的是,木星其實是我們地球生命的「守護神」。

這種說法有何依據呢?大家應該都知道,太陽系中除八大行星之外,其實還有着數量非常多的矮行星、彗星和小行星等天體,這些天體在太陽系中跑來跑去,也是有一定的幾率會和地球相撞的,特別是彗星和小行星這兩類天體,其數量非常多,可以說是不計其數。

而且其中有些彗星和小行星體積非常大,比如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的直徑被認為高達8~10公里,一次撞擊就導致了地球上80%左右的物種滅絕,恐龍家族更是被一次性全殲,所以如果地球上頻繁發生大級別小行星或彗星撞擊事件的話,那麼地球上就不可能演化出較為高等的生命物種。

在火星與木星之間有一道小行星帶,其中有着至少多達50萬顆小行星,這些小行星受到木星在外圍的引力的影響,才沒有向內太陽系靠近。

在木星繞日運行軌道的前後兩個拉格朗日點上也有兩個龐大的小行星群,都是在木星引力的束縛下運行的,要不然地球軌道附近上運行的近地小行星的數量將會非常多。

而且木星還能攔截大量的來往於內太陽系和外太陽系空間的彗星,1994年7月17日發生的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其實也屬於是木星對彗星的一種攔截現象。

木星的這些能力都大大降低了地球遭受小行星和彗星撞擊的頻率,有天文學家做過專門的計算,如果沒有木星,那麼地球遭受小行星撞擊的頻率將會增加1000倍。

我們可以就此估算一下,像導致恐龍滅絕那樣的直徑10公里左右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頻率大概為一億年一次,如果把這個頻率增加1000倍,那就會成為10萬年一次,而如果地球每隔10萬年就會遭受一次恐龍大滅絕那樣的行星撞擊災難,我們人類還會出現嗎?不可能的!其實不單是人類,所有的大型陸生動物和植物等高等生物都很難繼續存活和演化。

今年的8月29日,日本有幾位天文愛好者在觀測木星時,恰好看到木星遭受了一次小行星撞擊,撞擊部位發出了強烈的閃光,出現的光斑的範圍堪比地球的視面積那麼大。

推測這次撞擊木星的小行星的體積相當大,直徑或在1~3公里之間,質量在10億噸以上,能量釋放相當於數十億噸TNT爆炸當量。

這樣的小行星如果撞擊到地球上,可以毀滅一個百萬平方公裡面積的國家,會激發出震波傳遍全球的大級別地震,而且整個地球的氣候都將受到重大影響,灰塵至少在十年內遮天蔽日,導致地球上出現漫長的冬天,很多適應能力較差的物種會被滅絕。

木星之所以能夠攔截小行星和彗星等小天體,主要是由於它有着強大的引力,這來自於它龐大的質量,相當於地球質量的318倍,體積是地球的1300倍。木星的希爾球(引力直接影響範圍)半徑遠達5,300萬公里,也就是說距離木星5,300萬公里範圍內的天體都會被木星的引力吸引。

那麼以木星為中心直徑1億公里內的小天體都會收到木星引力的吸引,因此來自外太陽系的彗星和小行星等小天體有一定的幾率會被木星捕捉,因此天文學家們稱木星是內太陽系的「守門員」、「清潔工」,也是地球生命的「守護神」。---科普大世界-

台長: 聖天使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