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8/07/23 04:33 謝錦芳台北報導
通膨陰影下,民眾工時增加,實質薪資卻縮水。主計處廿二日公佈今年一至五月平均薪資為五○一九七元,平均經常性薪資為三七○六六元,扣除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三.六六%,分別比去年同期負成長二.二○%、負二.○一%,雙雙創下一九八○年有統計以來最嚴重的萎縮。
所謂實質薪資係指扣除掉通膨後,民眾實際薪資所得。主計處統計,今年一至五月民眾經常性實質薪資平均比去年同期減少七○三元。今年一至五月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平均工時為一七六.四小時,還較上年同期增加一.一小時。也就是說,民眾工時愈長,扣掉通膨後,領到的薪資所得反而比去年少。
主計處第四局副局長黃建中昨日指出,國際油價如果一直徘徊在高檔,通膨壓力持續,除非經濟成長帶動民眾的所得增加,否則情況很難改善。
今年一至五月平均薪資(含經常性與非經常性)為五○一九七元,較上年同期增加一.三七%,但扣除通膨之後,實質平均薪資負成長二.二%;今年一至五月平均經常性薪資為三七○六六元,較上年同期增加一.五八%,扣除通膨後,實質薪資負成長二.○一%。
黃建中指出,所謂經常性薪資是指受僱者每月一般領取的薪水(含本薪及按月給付之固定津貼及獎金),不含加班費、紅利與年終獎金等,今年以來由於通膨高漲,名目經常性薪資成長速度不如通膨率,實質經常性薪資就變成負成長了。經常性薪資加上紅利、年終獎金與加班費就成了總薪資,這個月是首次實質總薪資與經常性薪資雙雙負成長,而且萎縮的幅度居歷年之冠。
我國自八十九年以來,名目經常性薪資成長率大約在一至二%之間,如今通膨高漲至三%以上,民眾的實質薪資相對變成負成長。黃建中分析,長久以來,經常性名目薪資成長有限,主要受到全球化競爭、產業結構調整、金融業整併等因素影響,除非物價回歸平穩,或是經濟穩定成長,否則這樣的情勢短期很難扭轉。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