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一些深夜重播的節目,也會讓我在睡前思維許久。
其實,我前陣子就知道這個人,碰巧今天有他的深度訪談。
安藤,他留著一頭好像建築師就會有的頭髮,
我有附上一張照片,這是他笑的最開懷的一張,像不像楊宗緯?
不然他其他照片就真的很像他蓋的建築物那般的剛毅。
安藤,最令人驚訝的是他不是科班出生的!
他年輕時候是拳擊手,13歲左右家裡裝潢重整,引發他對建築的興趣,
他便開始四處遊走學習。
從日本出發,搭西伯利亞鐵路去到巴黎,
人家說建築最美在希臘,應該要去拜訪一下羅馬神殿之類的,
他去了,但是也不懂那是什麼,沒什麼感覺。
途中,他對柯比意的建築很有興趣,這也影響了他之後的建築風格。
繞了一圈,回到亞洲,安藤體會到整個地球是一體的。
在安藤的建築裡面,有三個重要的元素:
第一個是材料,現在只要講到清水混泥土,大家就會想到安藤。
第二個是幾何,
第三個最重要的是自然,
融合二跟三,當光和幾何圖形碰上,安藤的<光之教堂>給了很棒的註解。
仔細探究他的作品,背後都有其愛地球的意義存在,
就像他的處女作,住吉的長屋,剛蓋好時是受眾人懷疑的,
直到最近地球暖化的議題受到重視,
有哪些住宅可以不用冷暖氣的,安藤的長屋才會又紅起來。
創作是很主觀的,欣不欣賞是他家的事情,藝術是很偏心感覺。
該說安藤有遠見、是潮流的先知嗎?其實他只是忠於自我吧!
房子不裝冷暖氣,人才有生存感,現代人習慣依賴科技,會不夠有生命力的。
在看這篇專訪的同時,我也想到我在<北歐魅力>讀到的一句話,
外國人說我們台灣建築師在蓋房子時,
They don’t talk to each other…
這也不全然都是建築師的錯,畢竟台灣人文化素質本來就比較弱。
我一直很慶幸我所在的環境,不管是鶯歌、淡水還是大稻埕,
都是很有故事、很有味道的地方。
只可惜,有時候滿頭熱要拼經濟,做都市更新,
把原來舊有的街道面貌全部拆掉,蓋大樓…
在往錢衝的同時,犧牲掉的,是我們有錢也換不回來的回憶。
比如說:建成圓環、謙記商行…等。
這是台灣建築師的責任,安藤說的。
蓋房子已經不只是蓋房子而已,
就好像唱歌一樣,要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其他人,right!
文章定位:
人氣(141) | 回應(1)|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