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牡丹社事件】發生136年後,12/6於當年事件發生現場,日本沖繩縣宮古島市長伊志領亮(右前)率領琉球受難後裔到牡丹鄉參加「愛と和平」紀念碑揭碑贈碑儀式,由牡丹鄉鄉長林傑西(左前)親領雙方後裔敲錘石碑竣工儀式,象徵著兩個民族友誼堅定長存。石碑雕刻造型是排灣族與琉球人各著傳統服飾,以排灣族特有的連杯共飲「愛與和平」的醇酒。
圖/【牡丹社事件】事發現場,今稱「石門古戰場」,位於屏東縣車城鄉四重溪東邊3公里處,進入此狹隘峻石,為牡丹鄉轄區。
【牡丹社事件】年表─遠因
1871/10/29一艘載有69名琉球宮古島人的漁船,在太平洋上遇到颱風,3人因船隻傾斜溺斃,66人隨浪漂流到八瑤灣海岸。
1871/11/6琉球漁民上岸,,沿河床往內陸走去,誤入屬排灣族高士佛社的領域。
1871/11/7高士佛社族人以食物招待琉球難民。
1871/11/8要去打獵的排灣族人要求宮古島人不要離開。由於語言不通又見原住民手拿獵具不停擺動,琉球人心生恐懼,分成2-3人一組分散逃命。逃命中54人遭高士佛社與牡丹社族人殺害。
1871/11/9剩下的宮古島人到了保力庄,並獲居民楊友旺及女婿文煜等的幫助。
1871/12/20楊友旺子楊阿財及姪楊阿和護送經陸路達鳳山縣府。
1871/12/29琉球人經台灣府城送抵福州1872/6/7抵達那霸港。
圖/【牡丹社事件戰役圖】浮雕牆─牡丹國中
【牡丹社事件】年表─主體
1873年日本派使節交涉,清廷稱「台灣番民乃化外之民,為清國政教不及之處」。這等表示成為日本解釋為「清國對生番地區不主張領有權」的根據,並以此作為日本征台行為正當化的理由。
1874/5/2-10日本為了平息明治維新後失去特權的不滿,於同治13年派西鄉從道為台灣事務總督,以琉球人在台灣遭害一事為理由出兵攻打台灣。
1874/5/18-22戰事陸續範圍包誇雙溪口、四重溪、二重溪,並駐紮於統領埔(今統埔)。雙方各有傷亡。
1874/5/22日軍150人進抵石門,遭到原住民強烈抵抗,最後日軍陸戰隊攀上峭壁居高臨下情勢逆轉,原住民敗逃。牡丹社酋長阿祿古父子身亡。
1874/5/25日軍雇用美國軍事顧問李仙得,計畫安撫琅礄地區居民,再以軍隊攻討孤立的牡丹社與高士佛社。
1874/5/29沈葆楨正式被任命為欽差大臣,辦理台灣海防事務,全權處理台灣事務。
1874/6/1日軍兵分三路掃蕩牡丹社、高士佛社、女乃社等抗日原住民。
1874/7/1牡丹社、高士佛社、女乃社等抗日原住民,雖勇敢抗敵中就不敵日軍而投降。
【牡丹社事件】年表─結果
4874/9/10牡丹社之役結束後,清國與日本開始在北京會談進行談判。
1874/10/30清國與日本簽訂「中日台灣事件專約」完成清日互換條約三款:
1、承認日本政府出兵台灣乃為其保民義舉。
2、中國補給撫恤銀兩買回日軍在台建築物共50萬兩。
3、清朝政府還需設法約束『生番』並撤銷中日雙方來往公文。
1874/11/13日本正式宣布撤軍。
1874/12/27清國派軍艦進台。西鄉從道一行搭旗艦高砂號撤退離台。
1875清廷感於恆春半島的重要性,趕緊設置恆春古城。
1885【牡丹社事件】後,清國體認台灣的重要性,轉為積極治理台灣,增設縣府,並於1885年台灣建省。
【牡丹社事件】相關資料照片影片請參考
http://distance.shu.edu.tw/taiwan/ch16/ch16_sec02.htm
施放【愛と和平】氣球
【愛と和平】揭碑贈碑儀式見證人屏東縣縣長曹啟鴻(前排右)與中研院黃智慧教授(前排左);牡丹鄉鄉長與宮古島市長及參與全會眾人手一顆氣球,祈求上蒼讓愛與和平能化解恩怨仇恨。
【愛と和平】氣球
山間裡回蕩著原住民的歌聲
【愛と和平】的氣球冉冉上升
每個人都仰望這份愛與包容能染及整個台灣及世界!
這個時候,中央執政者與台北市政府正為了「大中至正」與「自由廣場」大鬥法,搞的百姓紛擾爭執,耗損民情國力,令人感慨萬千!
圖/握手和解共生
屏東縣曹啟鴻縣長與宮古島市長施放【愛と和平】氣球後,握手致意!
這尊石雕像還有下半段碑文,包裝後經海運送到沖繩縣宮古島市,作為牡丹鄉與琉球鄉的【愛と和平】紀念碑。
”興建「牡丹社事件」紀念公園推動委員會”工作剛剛起步,往後在牡丹社事件現址,計畫興建紀念公園,並雕塑一座與贈送給宮古島的石碑相同,中日兩碑遙相輝映。
因為有八瑤海灣偶發事故導出日本發動【牡丹社事件】,清廷開始重視台灣,並在台灣南端興建台灣首座城牆─恆春古城。
當您暢遊南台灣,遊經恆春東門到出火賞奇景或遊滿州佳洛水;在恆春城內往墾丁鵝鸞鼻繞經恆春南門時,曾否想過:「牡丹社事件」事過1年後,清廷感於恆春半島的重要性,趕緊設置恆春古城禦敵。這是牡丹社、高士佛社、女乃社等抗日原住民用生命與鮮血換來的呀!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