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俗並存,自在自得 ─石曉楓
「三少四壯集」的文字每週一刊,我是一回讀一回讚嘆,阿盛老師的散文書寫,根本已臻出神入化之境,在其筆下,鄉俗故聞、百工物事、歌謠詞曲固能細說從頭;文壇掌故、城市悲歡等秘辛自亦能娓娓道來,此非積數十年之人生體驗與廣聞博學不能造就。阿盛老師言鄉里舊俗,文字引經據典,警世的作意處處可見;書城市小民,則引流行語挖苦流連於臉書按讚的學生輩,詼諧雙關語多有。每一短文之出,輒見台文雅言與現代俚語交相為用,城鎮與鄉土素材融合無間,真可謂揮灑自在,無入而不自得。
● 找回久違的平靜 ─盛浩偉
認識阿盛老師以來,我一直深刻感受到老師的文若其人、人若其文:在老成中不失幽默,在詼諧裡蘊藏智慧。這一點,在今日的社會情境下,我又體悟更深,因為,在動盪時局裡讀老師的文章,總能讓我找回久違的平靜。那些文字教我,不要好高騖遠、眼裡只看得到利益;而要實實在在地,踏出每一步,回顧並前瞻人生。正是這種堅定,令人格外安心,與溫暖。能受教於他,無比幸運。
● 文學是凡人觀點 ─賴鈺婷
從臺北遷居臺中已經五年了。我常回想起,那段在中和「將就居」,和幾位同學圍攏在老師家客廳討論文學和作品的日子。我有一本筆記本,上課聽到什麼,便隨時記錄下來。老師說,文學是凡人觀點,而非偉人、聖人觀點。要回歸到人的本身,哪怕一個個體都值得去寫。他說,不用怕對號,散文不用迴避。那時討論的篇章背景,已經不復記憶了,可是我卻仍常常於燈下,反芻當年老師的話語。讀這一系列作品,看見人情、人性及人生。故事明白通透,深寓哲思,除了保留臺灣早期的民間風俗、語言、常民文化之外,幾乎每一篇都有一種專屬於「阿盛師」冷眼熱心,獨特的警世、勸喻意味。
● 觀察,力行,省思 ─林育靖
家庭主婦生活緊鑼密鼓日復一日推展,不久前尚一邊餵奶一邊翻書,如今小女娃兒手腳靈活事事好奇,總要閃躲她舞動的手免得撕破頁,這般捉迷藏閱讀的,多半是食譜及親子書。
坊間許多「父母教養孩子」指引,有些教條式舉例剖析,有些專家口吻建議,我倒喜歡讀那些無特定目的,只輕輕淡淡描述親子之間故事,道理自在其中。那便是寫作私淑班的氛圍。
阿盛老師教我的,不過是觀察、力行與省思,但在我後續人生中,事親、育兒、寫作、行醫,一概通用。
● 對母土的衷心敬重 ─蔡文傑
沒想到,有一天我可以跟著盛師,經由書信往返,教導我寫文章,老師教我更多的是,待人處事,孝順母親;在文學創作上他只教我五個字:樸實而真切。
這五個字夠用了,一如他筆下勾勒的,台灣社會的眾多人物,深刻而鮮活的呈現在讀者眼前,他們在這塊島嶼上安身立命,認真地生活。而這些動人的故事,每一篇都是來自對這塊母土的衷心敬重。
● 不用驚嘆號,禁不住驚嘆 ─石芳瑜
善用俚語土語,用字精簡,亦莊亦諧,化俗為雅,向來是阿盛行文的特色。他始終保持這樣的文字高度,不論小品或長篇散文,皆游刃有餘。
阿盛老師很「調皮」,這一點也不改。比方他曾勸一女多健行:「瘦下來比較容易嫁出去。」對方答:「不嫁了,男人都一樣,只喜歡麻兜女優,真是潛水艇雷達故障,沒水準兼神經脫線。」短短幾句,鮮活有趣,這是阿盛。且不喜「驚嘆號」,這也是阿盛。由於用字講究聲韻,他的文章特別適合朗讀,不信你隨便讀一篇看看,時而感傷,時而笑到流淚,令人禁不住驚嘆。
● 說唱凡間悲喜 ─張郅忻
阿盛老師的文字,無論是用語或內容皆充滿時間的味道,不同時空在其中交混對話。在更長久的歲月以後,生命的眼光反覆凝視舊俗今貌,鏗鏘鄉音與諷刺力道,交織一幅幅我未必經歷卻如在眼前的「煙火歲月」。如一首民間小調,說唱凡間悲喜,讓身為讀者的我,以適恰的距離看見過去樸素裡的盛貌。
● 重現光陰的紋理 ─薛好薰
榕樹下,一群人圍著說故事者,聽者的眼神像跳躍在葉片上的晶亮陽光,而故事也像隨手撿拾的褐黃與翠綠樹葉,一片接一片,帶有過去和現在日子的和煦與溫度。
聽者時而揚起眉頭,哇!原來如此。
時而點點頭,嗯,應該如此。
有時又皺眉,啊!竟然如此。
情緒波動如被清風撩起的枝葉細細沙沙作響,而故事兀自悠悠飄墜。
閱讀阿盛老師的文章,腦中總不自覺地浮現這樣的畫面。那些事及那些人,經老師一一拾掇鋪排,便重現了光陰的網絡紋理。
● 來去瓦窯溝 ─廖淑華
2004進私淑班,適逢阿盛老師的《民權路回頭》出版,同時出版新書的有嚴立楷、許婉姿兩位。初窺殿堂,發表會當天一景一事的新奇感令我保鮮至今;之後,盛師陸續發表《夜燕相思燈》《萍聚瓦窯溝》及《三都追夢酒》,無不是老師常說的──文章寫生活,然而讀盛師筆下的平常事平常人,或迂迴道情,或反諷析理,總是同情同理留人餘地,一如我認識的阿盛老師,寡言冷靜的外表藏著一副熱心腸。
進出「將就居」多年,中年文青時不待我,更常被叮囑加快腳步、多多創作,而我卻有那麼點依賴心態,總覺只要有老師放舟文學大河,即能安心追隨,放心下筆,不怕迷航。
● 描繪世風流變 ─鄭麗卿
老師多年勤於雙北地區健行,鍛鍊身體兼觀察世風,筆底題材不論大小盡是活潑辛辣的世俗:田鼠與錦鯉,夜市與百工,陰陽眼與理髮院,風水與民俗,歌謠與時事,如筆記小說記述世風人情人性的流變。寫的是什麼人什麼事?是你我都在其中的天天尋常生活。文字凝練,眼光透澈,詼諧笑談,托物言志,篇篇翻轉出寫作者甘美或苦澀的情感。
● 繪成一張壯闊星圖 ─陳栢青
急水沖出瓦窯溝來,卻為何不說是溝深且闊,能聚眾水?在阿盛老師筆下,瓦窯溝是一端硯,潑的是天上水,揮毫是天下事,鄉野叢譚,古今舊事,隨手摘來自成風景,句裡行間連綿而去,越是簡筆,橫豎之間,自成人間世一張壯闊星圖。故事從來未曾少,倒是這個小小底盆地,被阿盛越寫越寬了。
● 兩個世代的重疊 ─楊碩人
高中時,在國文課上到了父親的課文〈火車與稻田〉,不由自主的感情全湧上心頭了。
我的年紀與父親相差甚遠,我所經歷的時代完完全全不同於他的過去。他在兩個世代之間的變遷遊走,他筆下的從前我看著,不知為何感到格外的深刻,我總在他的口中及作品中摸索著,我想接近父親的過去;時常,我感到迷惘,對於追隨不到父親的腳步,對於無法親身感受父親那個年代而失落,因為他筆下兩個世代間的交替是如此深刻,我卻只能靠想像,無法靠自己去體會。
我要以我的文字,去寫出去紀錄父親訴說的過去;情感不盡然與他完全相同,不盡然觀點一致,但,是用我的方式,紀錄父親過去的點滴,和現在與我重疊世代的經歷。
●〈附錄1:節錄﹞ ─ 張嘉惠
*娓娓唱起「臺灣謠」
阿盛出道以來的作品以散文為主,因此有「散文阿盛」之稱,但事實上他的散文常用小說筆法敘事,呈現出文體越界的特點。論者歸納阿盛的散文,主要特色大抵為:具有強烈的敘事風格,寫實和說書風氣。但筆者認為以阿盛經營文字的用心,他的作品在意義上無疑是一種敘事史詩,延續詩經以來的采風傳統,他用自己敏銳的觀察、細膩的筆,寫出各種各貌的生活切片,也是各種各貌的人生象徵。
他的書寫之所以成功,語言運用是關鍵所在,詩人向陽稱讚他的語言使用,能勾動讀者進入他鋪陳的語境,與文中的故事、角色相互對話。這種語言的「混語」﹝古典漢文、正宗閩南語、生活國語三者交織﹞是阿盛著力頗深之處。他的閩南語運用講求精確,閩語本是漢語中的一支,除非是現代才有的詞彙,否則應該都有本字。因此在他的文章裡,絕不會出現報章雜誌上奇形怪狀的辭彙,而是音義兼顧的辭彙,如「老歲人」、「好業人」、「大倌」、「散赤」……等等。他的中文學系背景則可見於他常化用的詩經、莊孟等典籍句子,除此之外,他對現代社會流行語言的掌握,也十分精準,因此能夠成功的在文章中營造出當代都會的社會氛圍。
「語言表現酣暢淋漓,文字密度之高,宜圈點細讀;音韻律動之美,宜大聲朗讀,最好會點臺語,念過一些文言文,才表達得出阿盛的文字教養。」
腳踏臺灣的土地,關懷人性人情,阿盛的散文乘載了十分豐富的人文意涵:對土地的執著與關懷、對生命價值的探問以及對世相人情的針砭。以現代說書人的敘事文體,勾勒出社會底層小人物的生活百態,為臺灣社會留下最深刻的圖像。從阿盛出版第一本散文集《唱起唐山謠》至今二十多年,他始終關注鄉土,在忙碌的生活中,讀者不妨停下腳步,細細品味這一曲「臺灣謠」,讓阿盛的文筆帶您穿梭時空,看盡浮生群像,體會人生百態。﹝作者現任臺北中山女高國文科教師﹞
●﹝附錄2:節錄﹞ ─聯副駐版答客問
◎請問阿盛老師:
1.、一般人將您定位為「鄉土文學」作家,老師對「鄉土文學」的定義是什麼?會不會覺得,「鄉土文學」的標籤窄化了您的創作面向?
2.、您是優秀散文家,也寫小說,寫散文和寫小說的要訣有何差別?在題材取捨或文字使用等方面可有不同?
3.、幾度在演講時看到老師清瘦的身影,請問老師如何保持身材?
﹝臺北 / 寶兒﹞
◎答:
1.鄉土二字,一般習慣往往指意為鄉村田土,那是第一層次望文生義;此詞,應該採用大涵義解讀,即本鄉本土──我們在此生活、休戚相關、榮辱與共的臺灣。書寫臺灣,就是臺灣本土﹝鄉土﹞文學,可簡稱臺灣文學。我也會樂於同意其他無執拗意識形態且可以接受的說法,但不會輕易更改自己的既定認知。標籤,另類標點符號罷了,完全無所謂的;而,老老實實,連續活十輩子也寫不完臺灣某一小區塊,是以,窄化云云,半公分都不可能。
2.我寫散文寫小說,「要訣」真的沒有什麼差別。唯,寫小說時多少要說一些謊﹝聲明:這句話,朱西甯先生說的,直白傳神,地點在臺北中國文藝協會會議室,當時我坐在他旁邊。根據朱先生接續的語解,謊,意指虛構想像能力﹞。題材取捨與文字使用,我想作者自會適當選擇。
3.什麼減肥妙方都不如「窮」一字,窮自然會瘦。稿費上次調漲是宋朝開寶年間的事了,這樣說,懂嗎?不過,我寧可讓自己不胖倒也是真的,我長久以來常常騎車走路,省錢健足;另外實情,我父系母系都肯定至少連三代沒有胖的。然,你們如果實在不願看到我清瘦得太過度,不妨用臉書串連趕緊都去買我的近作。要切記知行合一,還是知行合一的人最好了。
●〈後記〉
1.這是我的第二十二本散文集,第二十五本著作。自選集與精選集不包括在內。正式從事寫作至今三十七年,,衷心歡喜甘願,未曾停止向前,我一直都有在努力,宜乎破例為自己按個讚。
2.《三都追夢酒》書名,由數十位小友投票決定,意指作者在南北三地的生活經驗,名為追夢,實際上也是如此,我們這世代,或者說每個世代,從鄉村到都市,無非為了更好的出路,充滿夢想的色彩。至於酒,試想,這世上幾人能夠一直清醒?
3.書中收錄七十二篇小品,除了中時人間副刊的〈三少四壯〉專欄五十二篇之外,另有同系列的二十篇。寫作期間並不長,因為夙構久之,下筆較快。
4.交由九歌出版,同往例,一言以決,此則多年彼此默契,互相信任。素芳總編、舜文執編、封面設計美編、校對,都相當用心,可感可喜。
5.我請十一位小友寫推薦文,仿依《萍聚瓦窯溝》例,合成集序,附加小女一文。自序仍闕如,既懶惰亦粗疏,個性如此,隨興也好。感謝小友們的熱心。
6.書中收錄張嘉惠〈斯土斯民的浮世群像〉,這是他主動寫的推薦文,謹此致謝。
7.與九歌情商八月出版,乃為紀念天上101歲的母親誕辰。
8.此書得以順利書寫集冊,理當感謝所有應該感謝的人,我恆記得幼年承教的一句話:人皆食百家米、受眾人恩。我領受母土與母親恩澤尤多,此生一刻不忘。
9.支持寫作者的最好方式就是去買他的書。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