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1-24 09:22:56| 人氣3,48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第九屆林榮三文學獎.散文獎決審會議紀錄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寫出素樸的深意 - 第九屆林榮三文學獎.散文獎決審會議紀錄
圖◎阿力金吉兒
散文獎決審會議現場。

時間:2013年10月19日下午3時

地點:《自由時報》二樓會議室

決審委員:阿盛、周芬伶、張瑞芬、陳義芝、廖玉蕙(依姓氏筆畫排列)

記錄◎董柏廷

圖◎阿力金吉兒

攝影◎潘少棠

★★★

會議開始,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執行長蔡素芬報告收件情形,本屆共收到三百三十三件來稿,由劉梓潔、徐國能、王盛弘、蔡昀臻、劉叔慧、凌性傑、羅珊珊及李時雍八位初審委員分四組進行初審,選出四十篇作品進入複審。再由複審委員宇文正、柯裕棻、蔡逸君選出十四篇作品進入決審。決審委員公推陳義芝為主席,各委員針對本屆作品發表整體看法與評選重點。

阿盛:今年參賽作品少有大題材,基本上我認為是好現象。大致不以故事取勝,因而分出高下的關鍵在於作者有沒有費心力去觀察、思考。此外,今年疾病書寫的比例相當高,有幾篇頗為可觀,也有些題材雖佳,但對敘述方式的掌握尚不穩定,結構顯得鬆散。

周芬伶:今年雖然題材多樣,靜態、動態、老舊主題皆可見,然而品質十分均勻,幾乎都介於好壞之間,因而提高了選擇的難度。或許是近年來的現象,許多文學獎的散文作品,文字與技巧都沒問題,但在表情達意時卻顯得空泛,閱讀時彷彿有一道牆擋在面前,使我無法進入作品核心。

廖玉蕙:評閱此次參賽作品時,整個心情頗down,因為題材幾乎圍繞著疾病,就算涉及童年友誼的書寫,結果也頗為傷感。此次反而未見到太多親情題材。這種現象會不會是受到時代的氛圍影響,因而導致焦慮症候群?但,仍然有不錯的作品。

張瑞芬:這批作品中大概有五、六篇為素質頗佳的領先群,而且寫法成熟。近幾年,愛情題材似乎已經退燒,祖孫與父子親情亦少見,反倒醫病及運動等題材的比例提高許多。此外,可能受簡媜《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影響,或也因整個社會老年人口增多,作品如實反映出人生的真實面向。我不介意散文的題材小,其實從小地方切入,也可以看見人生的本質,重點是要能回歸一個較樸素的境界,想寫什麼,就深入地把它寫好,而非僅揣摩現在當紅的題材。

陳義芝:我評審散文時,設定兩點:其一是只要題材值得寫,能開拓新視野,並與讀者交流經驗或印證感受,我就支持它。第二,即使主題老舊,若能將情境呈現得不落俗套、生動、有層次,甚至在表象的描述中能帶出深意,便是我心目中的佳作。

經評審協商後,決議首輪每人圈選四篇,結果如下:

五票作品

〈寂寞不死〉(阿盛、周芬伶、張瑞芬、陳義芝、廖玉蕙)

四票作品

〈一席之地:圖書館浮世繪與其他〉(阿盛、張瑞芬、陳義芝、廖玉蕙)

〈指叉球〉(周芬伶、張瑞芬、陳義芝、廖玉蕙)

三票作品

〈精神病院皮下鉤沉〉(阿盛、陳義芝、廖玉蕙)

二票作品

〈我的夢和遺忘的人〉(阿盛、周芬伶)

一票作品

〈壁虎〉(張瑞芬)

〈龍王獅口〉(周芬伶)

○票作品

〈病院十日談〉、〈雨季伊人〉、〈東施的歌〉、〈曬衣情事〉、〈家庭作業〉、〈父親〉、〈海路電影〉

○票作品不列入討論,針對一票以上作品討論優缺點。

一票作品

〈壁虎〉

張瑞芬:作者藉一個很小的東西來談自己的處境。先說壁虎,再講自己,進而檢視生活,甚至感情上自我放棄的困境。失眠的部分也描寫得相當好。全文從睡不著的夏季,過度到秋天夜涼如水,當一切過去,再次回想,心中很甜的祕密逐漸凝成一塊琥珀,詮釋極佳。

廖玉蕙:這是篇小題大作的文章,作者將與壁虎相關的資料蒐集得鉅細靡遺,顯得有些造作,像是為了獲得特殊題材才這麼做,似與一般人的生命經驗較為背離。

阿盛:這篇確實細膩,但問題就在於壁虎跟敘述者之間的情感狀態到底有什麼關連?畢竟以此為題,我會更加在意兩者關連,可惜沒找著。

周芬伶:壁虎的題材太常見,要寫出新意頗難。我讀了倒是想起賴香吟的〈蛙〉。這篇似要朝小說的方向走,但未成功,於是就介乎散文與小說之間的尷尬地帶,尤其到結尾處變弱了,壁虎的象徵也未被成功架構出來,殊為可惜。

陳義芝:有兩點使我不支持它。其一是此篇後面寫蟬花了不少筆墨;而中間談到日本軼聞的部分──通常壁虎應該可以斷尾求生,雖然傳說可以非現實,但該段軼聞也沒有為這篇作品增加表現力。此外,文中部分詞語的使用亦顯過於堆疊。在我的評分裡,此篇大概介於第五、六名。

〈龍王獅口〉

周芬伶:這篇是近年流行的題材──鄉土加上民俗加上父親的親情,再加上廟會,是一篇很有經營的作品,但也有點經營過頭,作者想要製造戲劇性的效果,於是把親情寫得很暴烈,反而顯得刻意。讀起來不像生手之作。

阿盛:此篇確實有其經營,但作者描寫親情和民俗的部分都顯得很斷裂,缺乏整體的關連,敘述策略的使用也不恰當。

廖玉蕙:細讀通篇的人稱使用,開頭是「他」,後面變「您」,感覺整個人稱是錯亂的。

周芬伶:這篇我可以放棄。

二票作品

〈我的夢和遺忘的人〉

阿盛:此篇精簡地敘述了電腦網路的發展小史,同時記錄一段年少時網路社群的虛擬愛情,文字平順流暢,讀者很容易隨之進入作者書寫的情調與意境之中,但標題與內文似乎不夠吻合。

周芬伶:這篇很貼切地描寫了現代宅男、宅女的成長歷程,與所謂「田園詩」的狀況是完全悖反的。但作者並不著墨網路空間的炫與怪,反而寫出一段平凡且帶有情感的歷程──就算在虛擬世界裡,也可以找到真實的感情。這篇文章也有其時代意義,比方文章裡提到的「網路家族」已是過去式,如今是臉書時代。另外,作者引用筆記小說對應文中的網路愛情,兩者皆有人鬼殊途的悵惘,讓讀來較扁平的書寫產生轉折。

廖玉蕙:作者把古典小說引進來的部分,確實效果頗佳。

張瑞芬:當新的通訊軟體日新月異,再讀到像「聊天室」、BBS等意象,便會油然生起一股過時之感。因為,那遠離了現代人當下的習慣模式。而且此類題材也多半被寫過了。題材若顯舊,便使作者企圖裝載在作品上的意義無法創新。這一篇作品的段落分行,也類似早期人們於網路上發表的形式,文字歷練顯得生澀。

陳義芝:此篇雖然讀來平順,也稍有資料的蒐集,但文學性和感動力則稍弱。

三票作品

〈精神病院皮下鉤沉〉

廖玉蕙:此篇寫一個病了十年的精神病患,以病人身分觀察精神病院內醫生與其他病患,傳神寫出醫病交雜的感覺,尤其是病患彼此攀談的段落很精采。作者捕捉到某種社會現況,包括中產階級的精神病患愈來愈增加,讀來不免略感灰心,尤其當作者說「我們離開,是為了回來」,但精神病本來就是一種令人灰心的疾病,所以也可說是描繪得相當寫實。稍稍詭異的是,作者似乎懂醫生懂得太多了?

阿盛:以一個長時間患精神病者的所見所聞為題材,觀點獨特且文中人物形象鮮明,道出一般人不易知道的內情,就算讀者無類似經驗,也能從其筆墨中獲得真切感受。尤其有關中產階級病患的描寫,很寫實地反映出整個社會所面對的壓力。

陳義芝:此篇具有社會關懷、人生悲哀,也探討到許多面向的問題,在段落間頗有閱讀趣味,敘述病患的心理狀態與各種感官皆豐富強烈,比方作者寫「憂鬱症把我變成一個專精嗅聞痛苦的葛奴乙」,便很不錯。

周芬伶:這類指南式作品讀來可以感覺到作者在寫作時,已有很明顯的計畫。但讀完後,我常會思考:若此類作品並非出現在文學獎,而是收錄在一般的散文集裡,會引起我閱讀的興趣嗎?

張瑞芬:確實有些文章,單篇發表或在文學獎評審時閱讀,感覺頗好,但若集合成冊後再讀便感覺過於刻意。這篇作品可以讀得出是真實經驗且作者觀察相當生動、敏銳,但文字讀來稍嫌緊張,予人呼吸困難之感,當然也可能是作者故意製造出這樣的效果。

四票作品

〈一席之地:圖書館浮世繪與其他〉

廖玉蕙:這是一篇極具趣味性的書寫,作者細膩地將圖書館內各世代的情況描繪出來,呈現圖書館不同區塊的各種生態,結構完整,語調靈活。

阿盛:這篇描寫一個微型社會的眾生相,底下牽連出各色人事。看似普通的小題材,但內涵豐富、不落俗套,筆調活潑生動而且幽默,觀察相當細膩,時而令人會心,時而令人深思。

張瑞芬:曾讀過一篇文章,將麥當勞從早到晚各個分布的族群描寫出來,這篇也異曲同工地鎖定一個庶民的小角落,進而書寫百態人生,將各種瑣碎的片段串連得極佳,文字掌握妥貼,是一篇不俗的精采社會觀察。

陳義芝:作者把如此平常的場域情景,寫得逸趣橫生頗不容易,語法相當成熟,透過事件發展,映照社會情節,雖寫圖書館,卻宛然人生百態的雛型,甚至連某些暗流湧動的部分也沒放過,感受能力細膩且深入。

〈指叉球〉

阿盛:這篇描述少年與其朋友K之間的互動,文字平順未有特別突出之處。至於K這樣的角色,那麼早便進入婚姻以及失落了棒球夢,在現代社會中是否有其代表性並不清楚。

廖玉蕙:這篇作品的情感描述尚可,但文字的細節值得商榷,許多地方比喻不夠精準,譬如「堪堪滿了十八歲」,或將「他」奉為圭臬……人物的語氣及說話口吻也不夠妥貼,不過,藉由棒球運動描寫兒時的一段友情仍算動人。

張瑞芬:這應是很年輕的創作者,因此讀得出文字青澀,但其厲害之處在於對事情的敏銳度頗高,文中寫到有夢想的孩子曾對生命保有一股熱力,但長大後卻淪落至人生底層,使人想起周志文老師在《同學少年》裡所回憶的過往。也因此,指叉球其實還帶著人生雙岔路的隱喻,就像文中本來較不會打球的主述者,升上升學班後,便往人生勝利組去了。以文學獎標準來看,此篇不算已熟成,但作者若持續書寫,未來必有所成。

周芬伶:結尾部分極好,充滿亮點,但可能因作者經驗不足,無法掌握得更深刻,句法稍嫌生澀,但仍有令人驚豔的描寫與相當程度的敏銳。

陳義芝:藉著對運動的描寫,實則帶出成長及人的感情,更可貴的是寫出了單純與快樂,讀來頗有起伏跟轉折,提到球的軌跡也就是人生的軌跡,將文章的高度提升,雖有少許詞語瑕疵,但瑕不掩瑜。

 

五票作品

〈寂寞不死〉

阿盛:很寫實且傳神地描寫出現代社會老人的孤寂心理,對於利用老人的寂寞騙取金錢的地下電台,亦刻畫得非常到位。觀察詳細、筆調平和、直白有力,傷而不悲地點出社會人口老化的荒謬現況,引人深思。 

廖玉蕙:透過失眠的延展思考,帶出許多老年人的心境問題,除講述地下電台的事件外,亦提及很重要的現代議題──現代年輕人強調兒女教育,卻疏忽了如何與老年人相處。文字舒徐,從容不迫,精采地表達出傳統思維與新時代思考的差異,且將老人逐漸邁向衰頹的經過描述得甚為貼切詳實。 

張瑞芬:這篇是老病書寫的進化版,一般談疾病的文章,難免會往較黑暗的方面發展,但作者卻用一種戲謔的方式切入,對比層次分明,敘述和緩,無半點勉強,邊笑邊能體會其中意味深長,但笑完又會留下一點心酸。

周芬伶:年輕人寫老年,再怎麼厲害,在感受上畢竟是隔了一層,但作者以第三人稱開展,頗有探索的意味,具說服力。

陳義芝:作者筆觸犀利,逼真地描寫人生中許多對待關係中的無助,甚至殘酷。

所有獲票作品討論完畢,因已放棄〈龍王獅口〉,評審針對其餘六篇作品進行第二輪投票,最高6分,最低1分。結果依得分高低排序如下:

〈寂寞不死〉(25分)

(阿盛6分、周芬伶5分、張瑞芬4分、陳義芝4分、廖玉蕙6分)

〈一席之地:圖書館浮世繪與其他〉(25分)

(阿盛5分、周芬伶4分、張瑞芬5分、陳義芝6分、廖玉蕙5分)

〈指叉球〉 (16分)

(阿盛2分、周芬伶3分、張瑞芬3分、陳義芝5分、廖玉蕙3分)

〈精神病院皮下鉤沉〉(14分)

(阿盛3分、周芬伶2分、張瑞芬2分、陳義芝3分、廖玉蕙4分)

〈我的夢和遺忘的人〉(13分)

(阿盛4分、周芬伶6分、張瑞芬1分、陳義芝1分、廖玉蕙1分)

〈壁虎〉(12分)

(阿盛1分、周芬伶1分、張瑞芬6分、陳義芝2分、廖玉蕙2分)

經評審討論,決議依得分高低排名,但因〈寂寞不死〉與〈一席之地:圖書館浮世繪與其他〉同分,評審舉手表決,由〈寂寞不死〉(阿盛、周芬伶、廖玉蕙,共三票)獲得首獎,〈一席之地:圖書館浮世繪與其他〉獲二獎奬,〈指叉球〉為三獎。另經評審討論、同意,除〈精神病院皮下鉤沉〉、〈我的夢和遺忘的人〉,亦增列〈壁虎〉一篇,三篇同列佳作。會議圓滿結束。●


─自由副刊2013/11/24

台長: 阿盛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