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致命的吸引力」今若重拍,導演大約沒魄力將破傘那一幕的台詞改為「Made in China?」,畢竟中國地大物博人多勢眾,將來在影視娛樂界的消費能力亦不容小覷,當然,這是在盜版業受到些許管制的前提之下。
然而在我生活周遭,「Made in China」確已成為負面的印記。買來的東西、收到的禮物,看到產地標示中國,心便涼了半截,翻來覆去察看物品是否完好,外觀完整時嘟噥或許不耐用,色澤艷麗便推想塗料多半含鉛,假如第一印象就破功,更立刻拉身旁的路人甲乙來作證,「你看你看,果然是中國貨。」
基於部分事實,部份訛傳,加添一點國族或是自尊之類的情結,揉合阿P阿Q什麼的精神,我發覺寶島子民似乎較其他國家的百姓更輕視中國貨,可是你看你看,如今滿街是中國製造的商品,喜歡不喜歡都逃避不了。許多過去不在乎產地的消費者變精明了,推著老花眼鏡細細閱讀標示,看到「中國」二字,先放回架上再說;沒學過英文的阿婆也經兒女訓練,強迫記憶「China」五個字母,或是謹遵告誡,條碼下方數字開頭為471的台灣產品比較可靠。
商品在中國生產是時勢所趨加上無可奈何,台商一批批移往大陸,卻如履薄冰,怕真碰上黑心貨,也怕客人挑剔。有的標籤上印著Made in P. R. C.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免得「中國製」或「Made in China」影響銷售;有的包裝外「台灣原料」大楷招搖,不需費勁尋找也知道不起眼的地方定躲著小小的泱泱大國。
我正是懷抱卑微台灣意識的小阿Q,衣物用品寧可多點花費,也不願享受在中國設廠、壓低成本而回饋消費者的幾分錢,常在同類商品間比較價格與產地,掐指估算,其實成本降低的回饋金大半進了商人的口袋。偶爾不經意買到中國貨,便要沮喪幾天,總覺那洗碗精的味道特別嗆鼻,小凳子格外粗糙。別說我偏激冥頑,累積多次經驗,第一顆梨都還沒削完就斷裂的水果刀;置物架與外包裝標示規格不符不說,使用三天螺絲即鬆脫;未拆封電池放在抽屜半年,電力便自動耗盡……。妹妹知道我不喜歡中國貨,翻遍賣場替剛滿月的小外甥挑了柬埔寨製造的連身兔裝,一穿上便發覺扣子釘錯,左右數目不符,後來出遊,在暗室的藍光照射下,小男孩渾身發亮,而妹妹買給另位朋友的中國製寶寶裝倒好得多了。
原來比下有餘。回頭想想,我一竿子打翻一個中國確實不妥,中國之大,應該有些優質商品才是,好比中國盛產的LV膺品又分為C、B、A以至A加、超A、特A等級,最上乘者與真品的細微差異非行家不能辨。
但後來我買東西,還是愛計較產地,除了阿Q底子,更新的樂趣是研究店員如何「推銷」中國貨。轉移焦點者有之,「百分之百是台灣的原料,你放心,絕不會有『黑心貨』……」;顧左右而言他者有之,「我們跟某某品牌是同樣工廠代工,只差沒貼知名標籤,品質相同,價格是他們的一半……」;推卸責任者有之,「公司進的貨,我能怎樣?……」;裝傻者有之,「哪裡做的?我不知道耶,要問一下經理,(打內線電話)喔,經理不在……(掛上電話抬起頭)這個賣得很好喔……」;愛理不理者有之,「現在全部都是中國做的,隨便你要不要買啊……」
一日去選購吉他,外觀、價格、品質加總考量後挑中一把,問老闆:「這是中國製的嗎?」老闆爽快地扯著大嗓門:「保證是中國,不是的話你可以拿來退。」老闆促狹的眼神把我逗笑,終於掏錢買了中國貨。
**刊載於中華副刊.2008/12/16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