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黃的色調﹐男人身著灰塵樸樸的穿著﹐以一種滄涼的姿態揹著吉它﹑深情凝視著身旁溫柔微笑著的女人徐緩走過——曾經﹐我看過這樣的一幀海報﹐以一種如此漂泊而唯美的基調﹐吸引了我的目光。
《曾經﹐愛是唯一》的電影海報﹐和文案有著不可思議的浪漫色彩。
白天在街頭演唱著大家耳熟能詳甚至俗媚的流行歌曲賺取微薄的收入﹐卻在晚上人煙稀少的時候引弦高歌自己創作的冷門樂章的街頭歌手﹐和一名失婚帶著一名女兒﹑在社會中底階層漂流的異國女子的相遇。
對於音樂﹐他們有共同的堅持﹐對於生命中美麗的追求﹐他們有相同的底蘊。
這樣的兩個人﹐他們的相知相遇﹐本就該是一個很美的故事。
男主角的扮演著者Glen Hansard﹐本身就是知名的歌手﹐高瘦的身形﹐落拓的神情和滿臉滄桑的絡腮鬍﹐湊上鬱鬱寡樂的眼神﹐這樣的一個角色由他飾演來﹐除了得心應手﹐更有令人動容的說服力。女主角MarketaIrglova﹐略略沙啞的歌喉﹐雪白的肌膚和北歐人特有的立體線條﹐帶有些許冷調的臉龐上透露出的憂鬱﹐不必開口就能讓人勾勒出女主角的個性基調。
故事本身﹐是沒有太多大起大落的劇情和情感的線條﹐但真正讓觀眾感動的﹐是整個故事的異國情懷﹐和唯美浪漫的音樂。
真的﹐很美的音樂﹐配合著男女主角如此悠揚的歌聲﹐果真有著讓人意亂情迷的感動。
看完電影﹐其實我也說不出來這部電影到底有什麼故事隱藏在裡面﹐但很奇怪的會覺得它很好看。
或許是因為那故事中如此浪漫的歐洲景致﹐或許是因為男女主角之間那若有似無的淡淡情懷﹐或許是那有關男女主角在夢想和現實的碰撞後卻依然堅持的決心﹐也或許是因為那些貫穿了這個故事的音樂如此動聽﹐總之這是一部讓人看過之後會不由自主地回味著﹐想念著﹐也感動著的電影。
在歐洲的街道上﹐那節比鱗次的精美建築下﹐淡淡的陽光﹐融合了清新的吉它聲﹐我們看到了兩個人﹐他們的靈魂﹐在音樂中相遇﹐然後共同追逐了一段屬於自己也屬於對方的夢。
然後﹐夢醒了﹐之後會怎麼樣﹐誰也不知道。
整部電影貫穿了不可思議的好聽的歌曲﹐從男主角在夜半街頭以他那滄桑的音域嘶聲演唱著的那首〈SayIt To Me〉開始﹐觀眾就註定該被這震撼人心的樂章所吸引。
之後女主角答應替這名在街頭偶遇的樂手撰寫歌詞﹐她看著樂譜﹐在街頭走著走著﹐竟然就能讓整首歌像被灌滿了風的船般湧出。
這是電影中我非常喜歡的一幕﹐女主角那樣隨意閒適的打扮﹐幾乎是有些遊戲人間的態度在街上走著﹐然而她一面走著﹐居然就仿彿與生俱來的本能似的﹐將她苦苦構思不得的歌詞隨口唱了出來。
想想﹐我們不也時常這樣﹐苦苦追求些什麼﹐卻在最意想不到的最隨興的那一刻﹐獲得了全部。
在這一段裡﹐她唱的這首〈If You Love Me〉﹐也是讓人震驚的優美。
整部電影充滿了幾乎有沖破人心樊籬的力量的樂流﹐我個人特別欣賞的除了之前提到的充滿爆發力的〈SayIt To ME〉和悠揚的〈If You Love Me〉之外﹐男女主角對唱的〈Falling Slowly〉是浪漫至極的歌曲。〈When Your Mind’s Made Up〉和〈All The Way Down〉是男人的深情﹐迴旋在悲傷和自憐之間﹐主題曲〈Once〉更是好聽﹐而〈Leave〉是一首充滿緬懷和憂愁的歌曲。如果不想看這不劇情步調略嫌緩慢的電影的﹐但想聆聽欣賞好音樂的話﹐至少可以買回電影原聲帶來好好欣賞﹐絕對值回票價。
故事中較為讓人覺得美中不足的﹐興許就是結局的部份。故事並沒有交待男主角到了他嚮往已久的倫敦之後究竟有沒有和他念念不忘的神秘女子見面﹐而他的唱片究竟有沒有得以發行。(應該有吧?)雖然結局的部份顯得有些草率﹐但我依然被那樣淡然而溫柔的結局的氛圍所感動。
而那樣有些遺憾的結局﹐當他離開這個小鎮﹐央求著和他如此心靈相通的她一同前往﹐她拒絕了之後﹐他卻必須獨自離開﹐卻在離開前送給了她那樣精心挑選的禮物——如若不是心意相通﹐他們又怎麼能在這樣一個剎那﹐明白對方的心情﹐也同時為對方的用心感動?
分離之後或許有無盡的想念﹐但那記憶中涓涓流過的回憶痕跡﹐會慢慢在心靈上沉澱﹐變成生命中最雋永的一部份。
或許他們互相不是最愛對方﹑或是對方最愛的那個人﹐但無可否認的﹐他們很可能是生命中心靈上最契合﹑也是最值得懷念的那個人。
回想起故事的一開始﹐當男主角要求女主角在他家過夜的時候﹐我想到了最後﹐他們應該會慶幸著她未曾答應過他的請求。因為當愛是來自內心的底層﹐兩個人是以靈魂在交會著的時候﹐或許外在的一切都會變成不安的雜音﹐而破壞了這種在性靈相通的水乳交融﹑和那屬於兩顆心的﹐最純粹的美好。
最契合的人不一定是最相愛的人﹐而最相愛的人或許也不是和你一生一世的那個人;但是當靈魂在最純淨的當下碰撞﹐當愛是一種心靈上的緊密相連﹐就算是遺憾和分離﹐又何嘗不是一種美麗?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