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杉磯吃越南餐﹐幾乎都提到兩家經典餐廳:
「越南餐室」的越式湯粉(pho)﹑以及「李錦基餐廳」的越式菜餚。
據說這家李錦基餐廳是在香港起始的﹐這一家是分店。(難道就是因為這樣所以裡面的waiter全部說廣東話?)
既然提到了「越南餐室」的湯粉﹐就先說一下﹐如果有要到「李錦基」的朋友﹐記得千萬不要在這家店裡點湯粉——不好吃(味道太淡)﹑份量少(粉給得很稀﹑湯也很少)﹑而且太貴。要吃越南粉﹐還是到越南餐室比較划算。
這家李錦基餐廳﹐還是點菜和其他冷盤小點比較合算﹑而且味道也好吃很多。
不過這家餐廳最大的缺點是﹐地點很差﹐在一個青黃不接的奇怪路口﹐平常沒事很少人會跑到那塊地方﹑而且停車超級不方便﹐停車場又小又擠﹐每次進去我都會擔心會不會被人撞。
上禮拜去李錦基﹐很難得的聽從好友的推薦點了沙拉(平常我不吃沙拉——因為不喜歡沒煮過的生食——包括蔬菜)﹐沒想到他們的雞肉沙拉居然出乎意料的好吃。
沙拉和一般外國人吃的沙拉不同﹐不是用美奶滋調的沙拉醬﹐而是特制的黃色醬汁有點甜甜酸酸的﹐味道不重﹐頗為爽口﹐非常適合夏天的口味。
沙拉的份量雖然很大﹐但吃了不會感覺飽﹐算是很不錯的前菜。
我喜歡他們把各種顏色的蔬菜切成細絲的感覺﹐有種色彩繽紛細碎的揉合﹐看了很舒服。
好友點了越南咖啡(越南人堅持那叫「法式咖啡」﹐不過目前為止我只在越南店喝過這種咖啡)。
咖啡是用「滴」的﹐製作的方式是把咖啡粉放進特制的小壺裡﹐用篩子壓緊﹐(一定要壓得夠緊﹑才算是正統好喝的越南咖啡喲!)接著倒入熱水﹐等咖啡慢慢滴進杯子裡。想喝加奶的越式咖啡﹐先在杯子裡注入煉奶﹐不然的話也有人喜歡喝苦到不行的原味咖啡——基本上﹐原味的超苦越南咖啡是連我這個重度咖啡中毒的濃烈咖啡愛好者都受不了的﹐所以不建議不常喝咖啡的人嘗試;個人還是認為越式咖啡加奶比較可口。 ^^
想喝熱咖啡的﹐就直接在杯子裡喝﹐如果想喝冰的﹐就拿杯子加入一整杯的冰塊——沒錯﹑這種咖啡一定要加整整一杯的冰塊才會冰(因為原來是熱的嘛~)﹑而且一定要加這麼多的冰塊才會把味道沖淡一點﹐不然這種咖啡冰著喝﹐會太苦太濃!
好喝的冰越式咖啡完成囉!
真的很好喝﹐如果有機會大家一定要到越南餐飲店嘗試﹐幾乎每一家的越南滴咖啡都好喝!
朋友是李錦基的辣炒豆腐這道菜的忠實擁護者。
我到現在還研究不出來究竟用的是什麼豆腐(我猜是他們自制的)﹐又軟又糯﹐有種蜜似的膩﹐外面的表皮還有些酥酥滑滑的﹐裡面的豆腐事實上比一般的豆腐更緊實﹐但又軟得不可思議——如果有人吃過﹑知道它究竟是什麼豆腐的﹐記得要來告訴我一聲哦!
至於味道的話﹐醬汁一點也不辣﹑而且味道也不算很特別﹐整道菜最終只是為了那好吃得不得了的豆腐。
我非常非常喜歡他們的咖哩煲﹐有雞肉和牛肉兩種選擇﹐還有一道是茄汁煲﹐我還沒試過﹐不過咖哩的兩種煲都好吃。
咖哩和一般的日式或印度咖哩不同﹐感覺有點奶甜香﹐吃的時候咖哩整體上感覺起來很軟﹐有種舒服的鬆弛。
吃咖哩煲一定要配法國麵包。
雖然說是法國麵包﹐但我始終覺得越南店將這種名為「Baguette」的法式麵包處理得十分好吃。洛杉磯有許多Baguette專賣店﹐通常越南人會將法國麵包裡面夾各式肉類﹑加上蔬菜和醬汁﹐做法有一點點像美國人的Sandwich﹐不過口感和味道好上千萬倍。
李錦基本身沒有賣三明治式的Baguette﹐不過法國麵包倒是有單賣﹐如果吃不過癮可以單點。(不過這麼大一塊東西吃下去﹐能吃完半塊已經很了不起了﹐要吃完不撐死應該已經偷笑了吧?——別忘了旁邊還有大鍋的咖哩煲!)
拿這種法國麵包沾著咖哩煲的醬汁﹐那種美味﹐香濃中有一種甜甜的幸福感﹐真的不是能想像出來的。
一定要吃過才知道。
一桌子的菜。
到這家李錦基餐廳﹐通常如果點得是菜單上「主廚推薦」的菜式(然後不要點價錢太貴的)﹐通常效果都不錯。
咖哩煲因為價錢合理﹑東西又好吃﹐已經變成他們的招牌菜了。
吉他我比較推薦的是像烤童子雞配糯米餅﹑越南班戟﹑和燒烤類。很多人非常推薦他們的越南春卷﹐不過我個人不喜歡﹐因為春卷裡面夾了超~~~~~級可怕份量的香菜! >.<
到這家餐廳記得千萬不要點類似越南湯粉﹑濱海﹑米粉﹑瀨粉﹑碎肉飯之類隨處可見的普通越南美食﹐因為價錢太貴﹑味道普通﹑而且份量超小﹐如果只是點普通燒烤﹑炒菜﹑或特色餐點﹐通常一個人$20美元左右就可以大快朵頤了。
哦~還有﹐就像洛杉磯所有的越南餐廳﹑港式西餐廳和鼎泰豐﹐這家李錦基的服務態度也是很厲害的;所有的飲料餐點通常是用「摔」到你桌子上的﹐店員的態度通常像是你欠他三百萬沒還﹐如果要餐巾紙或是少了碗盤之類的﹐你揮一百次手也不會有人理你﹐還是自己下桌到隔壁去拿會比較快。如果吃完了想聊天﹐通常店員會擺一張臭臉來收拾東西趕人——所以...小費大家自己斟酌吧!
李錦基越南餐廳地址:
2502 W Valley Blvd
Alhambra CA 91803
(如果沒記錯的話他們是星期二休息。不過我從來沒問清楚過﹑所以常常白跑...)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