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hotox.pchome.com.tw/s10/asagumo/2/124603683336)
這是一個極端荒唐的故事﹐但也就是那荒唐中的荒涼﹐讓我們看到了浪漫的美麗。
從電影一開頭﹐當整船上的人在一個人的驚聲叫喊中如夢初醒般地全數站起身來﹐只為了一賭在海上漂流數月之久的最終目的地:美洲大陸﹐就這一聲叫喊﹑一個動作﹑和一船人的誇張反應﹐我就知道﹐這是一個荒謬的故事。
但那荒謬竟是如此的美麗﹐隨著故事﹐我們看到了一個傳奇﹐一個理想的生活方式﹐和一個讓我們無可忘懷的感動。
一開始看這部電影的名字﹐覺得《Legend of 1900》﹐實在和《海上鋼琴師》這個名字﹐不怎麼搭嘎﹐也想不透﹐為什麼「1900」﹐這個年代﹐會有一個和鋼琴﹑和航海有關的傳奇故事?
看了電影﹐一開頭﹐編劇就為我們揭開了謎底。
在豪華的載客遊輪上﹐有一名剛生下來就被丟棄的棄嬰﹐被一名好心的煤炭工人撿到。沒唸過多少書的工人將這名嬰孩取了個令人發噱的奇特名字:「1900」﹐因為這是他出生的年代﹐也是這個世紀的開始﹐1900年1月1日。
1900在煤炭工的照料下逐漸長大﹐其中穿插了一個頗為有趣的橋段﹐因為煤炭工識字不多﹐他所閱讀的東西多數只有賭馬的報章﹐而可愛的1900從小的認字教育﹐則是全數來自這些馬明星的名字!
之後撫養1900的工人在工作時意外身亡﹐為了生存﹐1900只好在船上東奔西走躲避船長的追蹤。在一次偶然的機遇下﹐1900接觸到了船上的鋼琴﹐展現了他異於常人的音樂天賦﹐也改變了他的命運。
雖然在故事中﹐1900從小並沒有受過正規的音樂教育﹐但卻如神來之筆一樣的一坐上鋼琴面前就能一連串地彈出動人音符的橋段﹐實在太過匪夷所思﹐並且毫無其合理性﹐但這個故事就這樣﹐越是不合理﹑約是荒唐﹐就越讓人覺得浪漫美麗﹐獨特好看。
之後1900成為了船上的特約鋼琴師﹐許多遊客因慕名而來搭乘這座油輪﹐只為了聆聽1900的絕妙演奏。後來有一名號稱爵士樂的創始人的鋼琴手聽說了1900的事﹐也特別跑到船上和1900一較高下﹐結果當然是翦羽而歸。
那場比賽到了最後居然出現琴鍵著火之類的荒謬事件﹐雖然觀眾看了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但也因此我們證明了1900的琴藝是多麼的精湛﹐也讓人感受到了﹐1900是多麼超乎常人的一個存在——也就是因為他是這樣的一個獨特的個體﹐也才讓這個故事顯得引人入勝。
這個故事有一種令人深信不疑的獨特氛圍。
1900是一個傳奇一般的人物﹐幾乎到了超凡入聖的程度﹐這一點從他無師自通的神奇音樂天賦﹐到之後他所展現的一切才能就可得知。
電影中有一段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景﹐就是當他的好友因第一次上船而暈船的時候﹐來到船上的大廳第一次遇到1900的那一回。1900不畏狂風暴雨中傾斜晃動的船身﹐竟然從容地坐在鋼琴前反覆彈奏﹐還邀請這位不知名的朋友坐上座椅。就在這個風雨交加的夜半時分﹐我們看到兩個瘋狂的年輕人就這樣坐在鋼琴前﹐鋼琴在大廳裡從左側滑到右側﹑順著船身傾斜的角度來回擺動。
在正常人的理解範圍裡﹐我們都知道這個橋段實在荒唐至極﹐畢竟沒有一個人會在這種情況下跑去彈鋼琴﹐也不會有人瘋狂到跟著那個人坐在鋼琴前面傾聽他的演奏﹐而且把在大廳裡滑來滑去的鋼琴當成雲霄飛車一樣的坐著玩﹑最後鋼琴和上面的兩名「乘客」在一次最強勁的海浪襲打下﹐從一面玻璃落地窗中破窗而出﹐攪得整船上都是玻璃碎片一片狼藉。
但這個故事就是這樣﹐越是荒唐不可能的情節﹐就越是好看﹐越是讓人感到一種莫名其妙的感動﹐越是讓人印象深刻久久難忘﹐成為經典畫面。
我喜歡導演和美術在設計整個電影的顏色時﹐那一片灰矇矇的海藍色給人的感覺。
不論是在海上的場景﹐亦或是在陸地上的景象﹐幾乎都是以各式各樣的藍色﹑灰色﹑和黑白色為底色﹐再將其他的色彩交雜其中﹐形成一種十分奇特的絕無僅有的灰藍色優雅﹐就像那獨一無二的1900﹑和他的琴音。
灰白的天﹐偶爾露出清朗的青藍﹐和一片深淺不一的悠然海藍﹐交錯了一個如夢境般的藍色情懷;一點點的憂鬱﹑一點點的飄逸﹑一點點的沉重﹑也有一點點的浪漫﹐那是一種讓人身歷其境的雋永﹐讓我們沉浸在有關1900﹑和他的鋼琴﹑他的船﹑他的海洋﹐的一場絕美夢境裡。
1900有過一次愛情﹐仿彿是一見鐘情般的愛情。
當陸地上的唱片製作人特地跑到船上為他灌制唱片的那一天﹐他在演奏完畢時﹐從窗口看到了一個美麗的身影。
那是由歐洲大陸到美洲大陸的航線﹐女孩飄洋過海﹐為了追隨父親來到新大陸。
那是頭一次﹐1900興起了要下船的念頭。
過去那麼久﹐他沒有離開過那艘船﹐但為了這個女孩﹐他動了念頭﹐想要離開﹐想到陸地上﹐追尋女孩的芳蹤。
但他失敗了﹐他克服不了船上那他最熟悉的環境﹐和他賴以為生的船上的一切。
我想﹐不止是1900。其實我們都是這樣的。
對於未知的世界﹑未知的生命﹐我們總是害怕﹐總是抗拒。
因為習慣了過去的一切﹐我們產生了無可奈何的依賴﹐因而對不知名的一切﹐踟躅不前。
也因為這個習慣﹑這份依賴﹐我們最真切的情感﹐總是深深依附在這樣熟悉的生活上﹐就算是移情別戀﹐也只是一時的迷惑﹐而我們始終離不開自己最深愛的過去依戀。
於是﹐1900留下了。
他毀去了唱片公司為他錄制的唱片﹐放棄了功成名就的機會﹐也放棄了追尋所愛的女孩的念頭。
他是屬於這艘船﹑屬於這大海﹑也屬於音樂的。他最熟悉的海洋﹑遊輪﹑乘客﹑鋼琴﹑和他對這些東西的熱情﹐交織出了他的整個生命﹐他生命的所有歸依。
一揮手﹐他將自己的帽子扔到海面上。
就好像他自己﹐註定了要在這面他生活了數十載的海面上漂流﹐不離不棄。
之後﹐他的樂師好友下了船﹐離開了他。
但1900還是持續在海上航行﹐隨著他的遊輪﹑他的海洋﹐持續漂泊。
是的﹐沒有意義﹑沒有理由﹑也沒有目的。
但他就是這樣選擇了這樣的活著。
這是1900。
他們分開了﹐之後1900持續在海上漂流﹐樂師持續浪跡天涯﹐直到這一年﹐老舊的遊輪功成身退即將被炸毀﹐在這之前沒有人注意到﹐在這艘船上﹐還藏有一個人。他從來沒下過船﹐有著全世界最驚世駭俗的才華﹐但他也絕不會離開這個他所賴以為生的遊輪。
那一段﹐他們的對話﹐我們看到了一個與海共生共存的傳奇人物。
我喜歡1900說的:「陸地對我來說是一艘太大的船﹑太美麗的女人﹑一段太漫長的旅程﹑一瓶太強的香水。那是上帝的鋼琴﹐而我選錯了琴椅。那裡有千百萬個無止境的琴鍵﹐但那鋼琴上你無法彈奏出任何旋律。你要如何去選擇一幅風景﹑一種死去的方式?你從來沒有為此感到害怕嗎?我無法如此生活!」
他的一生活在船上﹐不論是海還是陸地﹐他都在一條船上。
那是一個旅途﹐乘著船﹐航向不知名的未來。
就好像我們的人生﹐乘著船﹐遇到各式各樣未知的景象﹐有時候是風平浪靜﹐有時候卻是雷雨交加。有的人能乘風破浪橫跨大洋﹐但有的人卻無法渡過﹐在中途沉淪。
所以他選擇留下﹐和他所熟悉的船﹑他所賴以為生的海洋﹐生死與共。
這是1900的人生觀﹐他不願離開﹐因而他的赴死顯得從容而優雅﹐幾乎是理所當然。
多希望我有他的豁然達觀﹐多希望我有他的從容瀟灑。但我不是﹐我做不到﹐所以我還是我﹐平凡世俗而不起眼的滄海一粟﹐而1900﹐則是傳奇。
傳奇;Legend。
最終﹐1900留在了船上﹐遊輪被炸毀了﹐沒有人知道1900是否存活。
故事結束了﹐心頭滿滿的我﹐想不出該如何形容心裡的憂愁和動容。
多麼荒唐而又荒涼的一個故事﹐卻又浪漫到無法置信。
可是身為觀眾﹐我竟沒有哭﹐因為我相信——或許是我寧可誤認﹐1900還活著﹐他永遠不會死﹐就像他所留下的音符﹑和傳奇。
或許依然到今天﹐他還在某一條船上漂流﹐彈奏著他神乎其技的鋼琴﹐繼續航行下去...
而傳奇的故事﹐未完待續。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