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發」現 (欣賞書法的細部之美)
不要“發”現 書法舞士作
發,發現,但為什要名:不要「發」現,用意就是要觀賞者,試著不要去看整體構圖,不要讓「發」的字占據整個腦海,那就沒有多餘的空間可供發揮想像;先從畫面的小角落,從點、線再到面的細部去觀看,點線的曲折、對比、虛實與造型,到整個面的墨的濃淡、留白構圖等,去想像畫面是是如千里陣雲,還是奔雷墜石,還是有水墨山水的蜿蜒河道和山巒起伏的意境表現,相信會有不一樣的畫面感受。最怕就是---這是發字 我了解,沒有後續的想像和餘韻,觀賞的樂趣也就此打住,這樣就沒法深入書法藝術的美學殿堂了。
如以唐杜秋娘金縷衣的一段詩句:「花開堪折直須折 莫待無花空折枝」來舉例,淺顯易懂的字句,若只以表面的字義解讀--花開、折、枝,就無法看見作者要我們珍惜光陰活在當下的人生哲思;年青人每每看到事情表象的淺意就志得意滿,不知其中深意,直到多年的人生歷練後,才知為時已晚;所以你的發現,是不是真發現真獲得,還是假發現,只是表面的收穫,或片面的知道?值得深思。
相同的概念,書法藝術因它原來的實用性,讓ㄧ般人比較少去深入欣賞他的藝術之美,只知道大家都說書法是一門藝術;也就是如此,在少用書法書寫的現代,就覺得書法可以走入歷史了。殊不知書法藝術可以讓古今中外的文人雅士或社會名流愛不釋手的珍藏甚至當傳家寶流傳後世,是書法蘊含了豐富的人文精神與藝術內涵所至(他們並不是只將書法當為書寫工具,工具不可能讓人愛不釋手);所以個人認為只要凸顯書法藝術的這些特質,並強化如其它藝術形式的多元表現與包容性,書法藝術應是可以再生且有一番新氣象的。(以上是個人書法創新嘗試後的心得淺見,與大家分享)
圖文:書法舞士 陳灝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