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士跟著法師師父辦理完”走赦馬”這功德法事,
很晚了來不及換下灰色的道服;但是他趕上最後一班公車。
車子到了台北橋,有一個滿身酒氣的醉漢,上了這班公共汽車,
他大喇喇地坐在陳道士的旁邊。
那個醉漢的身上衣服髒CC,他的襯衫領子上留有女人的紅唇印,
口袋內還塞著喝剩下的"大雕"酒瓶。
只見他腦袋東晃西晃地坐不住,就拿出一張皺報紙閱讀,
過了一會兒,他問了陳道士說:「道士先ㄝ,得關節炎的原因是什麼?」
陳道士用很鄙夷的表情就說:「這位先生啊!!關節炎是因為浪費生命,經常和妓女鬼混、酗酒,是不懂自愛與不自重所引起的。」
醉漢抬起頭看了他一下,「噢,原來如此!」
喃喃自語後,繼續閱讀報紙。
陳道士想了一下後,向醉漢說:「對不起,我剛剛講話是不應該這麼直接的,你罹患關節炎有多久了?」
醉漢回答他:「不是我,道士先生;我衹是看到報紙上說〔大宗師〕得了關節炎。」
-----------------------------------------------------
所以,我們回答別人的問題前,
應該能先加以確認問題再予以回答,才能給予正確的答案。
陳道士是慈悲者,才會跟著醉漢應答。
我相信很多人是避之唯恐不急,懶得理他!
但是道士確實有了的先入為主的差別心的錯誤,
才會急著想導正對方的生活與觀念,
因此,搞出這般自我羞辱的的笑話與誤會出來。
當然從故事裡面,我們也了解到眼見不一定為實的,
醉漢他可是羅漢化身,心一點也沒醉;
不然,他怎會問陳道士這樣的問題呢!
修道人該警惕自我,學問不是嘴上唸唸而已,
實際生活上的演練才算成績呢。!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