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的雅虎網路新聞〕
3年前,這家體育用品公司的亞太總部,每年提供價值超過台幣20萬元的球具,
看準詹詠然潛力,2005年業者破例提供營養金協助訓練,去年,詹詠然大放異
彩,世界排名從200多名竄升到74,在美國的全球總部立刻鎖定,簽約金加碼5
倍,要詹詠然擔任代言人。
贊助詹詠然廠商郭繼華:「如果都打進去前4(名)的話,至少有美金10幾20萬以上。」
20萬美金折合台幣超過600萬,而這還不包含比賽獎金和每年的簽約金,贊助商說,
2007年有了好的開始,等到8月份詹詠然年滿18,出場次數就能比照成人,以目前
實力,擠進世界前50不是問題,台灣網壇新秀,在國際體壇發光發熱。
看完這則新聞
發現問題在哪裡了嗎?
(不是要玩大家來找碴或抓錯字啦!)
我們的運動員 居然要靠美商體育用品公司來贊助
那請問 政府跑哪裡去了? 體委會跑哪裡去了?
只會喊著不切實際的要申辦奧運
選手出國比賽卻不聞不問
等人家打出好成績了 才急著逢迎馬屁直誇台灣之光
無恥!
在澳網二星期的比賽以來 有哪一位官員或立委出去當加油代表團的?
沒有!!
王建民當年赴美尚未成名前 有誰去鳥過他了?
每次都是這些運動員靠著自己的力量揚名世界了
有腦袋但不知道怎麼用的官員這時間才會跑出來沾「台灣之光」的榮耀
但問題是 台灣給了他們什麼?
講難聽一點
今天他們的成功 跟台灣一點關係都沒有!
透過全球轉播的star sports頻道
讓全世界看到中華民國國旗 和聽到中華民國國歌的 僅只是在場幾位球迷
政府連六百萬的補助費都拿不出來
卻砸幾十億元去搞金援外交 再請問~在聯合國裡有台灣的影子了嗎?
反正政府沒救了
就再順便罵一下媒體
新聞懂得走溫情路線來搶攻收視
卻完全沒想過發揮大眾傳媒力量 去提一些有建設性的建議
保持著八卦非挖不可的心態
報導詹家如何傾家盪產 在九二一災難中培養出大滿貫亞軍
這種既溫馨又勵志的故事 觀眾當然愛看
要不然汪洋中的一條船 或流氓教授在台灣也不會這麼受歡迎
但問題是 既然都知道運動員的艱難處境了
為什麼就沒有哪一家新聞去分析台灣的體育推廣政策?
大眾媒體的力量 總是遠遠大於我在這裡碎碎唸吧
一天到晚只會搞藍綠對立
是誰執政有差嗎?我的薪水還不是一樣低 日子還不是一樣不好過
紅葉少棒凋零
楊傳廣客死異鄉
難道這個問題還不夠明顯嗎?
好啦 罵完了 可以坐下來慢慢閒聊了:P
今年澳網的男女單決賽 我都沒看到現場轉播
男單不意外的 又是由費神捧金盃
繼Safin和Roddick相繼出局之後
只要不是被Nadal拿冠軍我都沒意見 我只單純覺得他好醜啊>.<
練了一身肌肉 對我來說一點加分效果也沒有
2007澳網男單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V-x7QFDumQ
女單倒是沒想到被小威贏去了
我支持的Mauresmo輸了 Hingis輸了 Clijsters輸了
打決賽的兩位女選手 基本上我都不怎麼喜歡
所以又是不干我的事
2007澳網女單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cDBRWDQGZc
不得不插播一下
那個女雙的冠軍獎盃和亞軍獎牌 尺寸大小也差太多了吧
跟放狗飼料的小盤子差不多@@
忘了是哪一位決賽落敗的選手說過
「能捧金盃 誰要拿這個破盤子啊!」
我很愛看網球比賽 不過我不會打網球 只停留在對牆練習的階段
(更慘的是我愛看中華職棒 但完完全全不會打棒球)
這其實一切都是緣自於多年前叱吒風雲的瑞士球后Martina Hingis
這也是我會特別喜歡Hingis的原因
在高中時代 每個星期都要剪英文報紙上的一則新聞作翻譯
有一次剛好挑了Hingis以未滿17歲年紀拿下首座澳網冠軍的新聞
從此才開始注意到網球這項運動
當時受限於在學校的時間太長 根本沒什麼機會可以看到球賽 也還不會上網
一切的相關訊息就只能從報紙得知了
繼澳網之後 Hingis一舉在1997年連掃三座大滿貫 只在法網屈居亞軍
去年的Justine Henin雖然也在四大滿貫都打進決賽
但最後只拿到一冠三亞的成績 還是超越不了辛公主的成就
雖然當年Hingis在人生巔峰時 也招來了年輕氣盛或少年得志等負面評價
但我還是喜歡看她打球時的靈巧與美感
有別於強力球風的底線重炮轟擊
去年澳網前 Hingis選擇復出
明顯看得出來 她老了不少=.=
雖然成績也擠進Top10 不過總覺得 以目前的能力 要登頂實在太困難
Martina還是加油啦~
不一定要獲勝 才算是打一場好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