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伯倫:「工作,是愛的具體化。」
© 以完美的標準來看,是看不到孩子本身的。
© 兒童的創造性是自發的、不費力的、天真的、自如的,是一種擺脫了成規和陋習的自由。
© 只要一站上講台,我就不能辜負孩子們那一雙雙寫滿信任的雙眸。我一定要傾心待之,全力以赴。而下了講台之後,我又必須解決孩子的疑難雜症、各項問題,累則累矣,卻是非常值得。對我而言,教育工作真的如一罈以經驗封罈、歲月發酵的佳釀。能夠教我心甘情願地沈醉其間,不亦樂乎!
© 現代的青年學子喜歡遊戲人生,有強烈「玩」的心態,但身為教師者仍要提醒學生,遊戲有遊戲的規則,如果不遵守他,沒有人願意跟你玩。就像打籃球一樣,老是做出抱人、帶求衝撞的舉動,可能會五犯離場,或找不到球伴、球友。走人生的路更是如此。欠缺愛心、勇氣、不講信用,誰會想跟這樣的人打交道?因此生命教育要著力的是:幫助學生內化美德,再依據這些規則,來打一場人生的球賽。
© 天下沒有意把鑰匙,可以打開所有的門,沒有意首歌曲,可以訴盡所有的心情,沒有一套方法,可以決定教室所有的情境。學生是活的,環境是動的,在一連串教與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是活的。
© 李世民在貞觀政要:「人不可以求其備,必捨其所短,取其所長。」
© 福路貝爾:「教育無他,愛與榜樣而已。」
© 泰歌爾:「唯有學習不已的老師,才能認真的教,唯有燃燒自己,才能點亮他人的燈。」
© 「蛛絲馬跡皆學問、落花水面皆文章。」老師若能時時充實自己,並將自己的經驗與熱忱融入課堂中,是打動人心弦最好的辦法。
© 海鷗要高飛,必先遠退。花蜜要香醇,必先久釀。人要一展抱負,必先充實內涵。
© 平庸的教師----講述。一般的教師---解釋。優秀的教師---示範。偉大的教師---啟發學生的智能。
© 當你對孩子說一個「NO」,就要補上一個「YES!」
© 孩子犯錯並不代表他是壞學生,孩子屢次犯錯並不等於他已經學壞。大人有義務在孩子犯錯時跟他們「說清楚、講明白」,而不是一味的譴責、體罰及做記號。
© George Polya:教學不全是一門科學,而且還是一門藝術。
© Sternberg指出,「行政型」的學生習於回憶,轉述書本或教師所講述的內容,而缺乏「新意」。「司法型」的學生,喜歡對他人的意見品頭論足,少有自己的主張看法。「立法型」的愛表示自己的意見,不喜歡處處受人規範。因此,思考性發問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對話討論,適合於「立法型」的學生,卻不適合「行政型」和「司法型」的人。
l 一件事情發生之後,注定要失去它的真相…….當戀情開始時,是不是彼此絕對的付出,相信在戀情結束後就已經找不到答案了。找得到的,只是誰愛的比較有勇氣吧!
l 思念之潮來襲時
醒,每個細胞都濕透。
睡,每個細胞都漂流。
l 貝多芬:「沒有靈魂結合的肉體享受是獸性的,而且將會一直是獸性的。事過之後,一個人體驗到的不是高貴的情感,而是後悔與遺憾。」
l 莎士比亞:「愛,像炭一樣,燒起來時要想辦法讓它冷卻,不然的話,讓它任意下去,將會把一顆心燒焦。」
l 於千萬人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只有輕輕地問一聲:「喔!你也在這裡嗎?」----張愛玲
l 哲學家看偶然是永恆
科學家看永恆是無知
藝術家看永恆是美感
神學家看永恆是命運
l 兩個人,分離在地球兩端的悲傷,是最深的悲傷。它卻是生命中,最淡的顏色。
l 即使你含淚,
將玫瑰重重地摔碎
開滿一地
火紅的花瓣
仍會照亮我
成灰之後
漆黑的路---林建隆/傷口的花
l 我是那上京應考卻不讀書的考生,
到洛陽只為求看你的倒影
水裡的絕筆,天光裡的遺容
挽絕你小小的清瘦
一瓢飲你小小的豐滿
就是愛情與失戀
使我一首詩又一首
活得像泰山刻石驚濤裂岸的第一章------溫瑞安/黃河
l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 生與死
而是 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 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而是 明明知道彼此相愛 卻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 明明知道彼此相愛 卻不能在一起
而是 明明無法抵擋這股想念 卻還得故意裝作絲毫沒有把你放在心裏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 明明無法抵擋這股想念 卻還得故意裝作絲毫沒有把你放在心裏
而是 用自己冷漠的心 對愛你的人
掘了一條無法跨越的溝渠 ----泰戈爾
********************************
別人寄給我的
我整個看到一堆字就揮去了
懶的看
直接PO來這
哈
夠懶的傢伙
而且我還刪掉好多
因為只能6000字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