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人對人的喜歡,是建立在特質上,而非性別,那,所謂男男,女女,男女的愛情,都只是一種個體之間特質的吸引,非歸因於性向。
許是,看完了麥婉欣導演的第二齣長片《蝴蝶》後,我的眉頭皺得有點深。
依稀還記得,麥導演曾說:我並不算太熱衷於拍同性戀的話題,我只想拍一個有關女人的故事,《蝴蝶》是想表達人們在感情上都會遇到的無奈與委屈。
但,我主觀地反而認為,這的的確確是一部,用既定模式所拍攝的同性戀電影。
電影裡加諸許多太順應潮流的概念,也許導演反向思考,異性戀所遭遇到的無奈與委屈,身為同與雙性戀也同樣會遇到。但,把話題侷限在同性戀上,在我看來,說點嚴重話,只不過是假藉同性戀之名義,實行高喊自由無價之口號,似乎為了自由,那些背棄的行為,枉顧責任的觀念,都可以被原諒,甚至那些所謂人言可畏的社會壓力,都可以被忽略不加以設防。
因此,若,稱《蝴蝶》,實為傳導同性戀之烏托邦,一點也不為過。
而,另一個既定模式,則為,若,所謂特質上的吸引是可以被成立的,那麼,當蝶愛上葉時,不該只把焦點強調於,因為曾為同性戀,所以現在也會愛上女人,是這樣的嗎?
不明白為何焦點不在於,因為葉和真真相同,也都是左撇子?因為葉和真真相若,也愛自彈自唱?且兩人喜愛的音樂元素也相似?
若,只因葉是女人,而使蝶敞開心胸找到自我,那,又是一番愛情裡的盲目,一種忘不了舊情的盲隨,這跟是否為同性戀根本就不相干,移情別戀就是移情別戀,何須拿性別來當藉口!
===-=-======-===-=-----------==-=-=-=-=-----===--=-=-=------======-----=-=-=-=------===-==-==-===-=-
不過電影還是有令我欣悅的地方,那就是配樂和拍攝手法。
《蝴蝶》並沒有發行電影原聲帶,片尾曲《A Wishful Way》是由來自內地樂團《跳房子》所演唱,《蝴蝶》裡面用了3首《跳房子》的作品當配樂,而片尾倒數第2首粵語歌則是《AT 17》的《The Best Is Yet To Come》。
《跳房子》的《A Wishful Way》專輯,音樂元素很簡單,少了外國的複雜,多了清新的自然吟調,淡淡的,就像微風帶領著情緒的微漾,起了漣漪也不自覺地陶醉,而《跳房子》的主音兼填詞人就是飾演葉的田原,她們隸屬於摩登天空,其實只是一間小型公司,錄音室沒像其他的大公司有透明玻璃窗環伺,他們只有四面牆,但她們的音樂卻不只有那四面牆,也不只是透明的玻璃,而是長了翅膀的心。
《蝴蝶》的拍攝手法,雖,不是很標新,也沒有立異,但,穿插的步調,快與慢拿捏適中,也都恰到韻味,若,論感覺,還是仍讓我感到輕鬆。不過,在蝶的母親發現她與真真關係的那段,與《甜過巧克力》的情境相仿,其實根本幾乎是一樣的,連蝶與真真在床上的睡姿,母親掀開布簾的方式,兩人起身急迫地穿起衣服,以及蝶的表情,真真的說辭,幾乎都是一模一樣,彷彿拓本似的。
且片中,還插入讓我感到刻意營造的片段。即電視撥放著1933年<阮玲玉>的作品《小玩意》,而配樂幽幽哀哀吟起當初<關錦鵬>導演為他所拍攝的電影《阮玲玉》,特地請音樂家<小蟲>量身製作的主題曲《葬心》,殊不知,是因為歌詞裡有蝴蝶,或者《小玩意》裡頭,<黎莉莉>飾演<阮玲玉>的女兒,是參加國家救護隊喪命與真真當初提倡民權的性質相當,還是為了配合片後真真彈了蝶的眼淚有理由呢?!
此時,cd正撥唱著《葬心》
” 怎受的住 這頭猜 那邊怪
人言彙成愁海 辛酸難捱
天給的苦 給的災 都不怪
千不該 萬不該 芳華怕孤單
林花兒謝了 連心也埋
他日春燕歸來
身何在 ”
若,能同蝴蝶一般展翅飛,自由也能隨之來?
自由,不該只是形式上的差別,沒了翅膀的蝴蝶也能飛呀!
而,那枝早已寫好預謀的筆,老早就在手心上了
妳,觸到了嗎?
相關連結:跳房子的專輯試聽
http://digitalmickey-space.blogspot.com/2004/12/blog-post_22.html
˙2005/04/20˙網圖˙
celebrate 234 my waiting d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