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4-11 08:55:00| 人氣10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教孩子上廁所4大法寶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家長可能會感到奇怪:為甚麼小小孩兒進入幼稚園後會變得懂事呢?究竟幼稚園的老師用了甚麼法寶,將我的孩子變得精乖伶俐。現代教育重視探究、理解、驗證,然後作出合適判斷;作為孩子第一位啓蒙老師——媽媽,應該有以上態度和精神去探究一下幼稚園生活的背後意義。

每天都有自理訓練
每間幼稚園各自有一套辦學理念,所提供的課程和教學方法各有特色。但一些排隊練習、執拾書包、整理衣服和如廁等自理能力訓練卻必然在每天日程中出現。讓我們先了解幼兒上廁所的問題吧!
幼兒離開家園獨自面對陌生環境,在心理上總會有點點兒害怕,而生理上必然有大小二便的需要,很多家長在放學時發現孩子撒尿了,內心必然有一個問題“你沒有上廁所嗎?”。雖然如廁是很自然的事,但對幼兒而言可沒那麼容易。幼稚園為了培養幼兒良好的如廁習慣,特別設計一套「如廁準備」的訓練

1. 營造環境驅除恐懼
首先潔白光亮的洗手間會令幼兒有冰冷的感覺,一般幼稚園都會在牆上貼些顏色鮮艷,生動活潑圖畫,擺放一些綠色植物,讓幼兒有熟悉感覺。

2. 播放柔和音樂
有些幼稚園更會播放一些柔和音樂,讓幼兒放鬆心情享受如廁的樂趣。

3. 設定排洗時間
至於要養成良好如廁習慣,教師的安排也很重要,一般老師會將訓練活動滲透在學校生活中,成為隱蔽式課程,老師在每個活動前或後設定排洗時間,目的讓幼兒有心理準備,強化“尿意”的感覺。幼兒天生是喜愛遊玩,所以經常出現撒尿或趕不及上廁所排泄的情況,經過定時排洗訓練後,幼兒較易察覺自己的生理反應,從而及時提出需要,避免弄濕衭子而感到內疚或恐懼。除此之外,如廁後要洗手也需要一一教導,讓兒童養成清潔衛生的習慣。

4. 適當的鼓勵和安慰
成人的鼓勵和安慰是很重要的,以下情境經常在園內出現的:一群幼兒快樂地遊戲,老師看見明明的衭子濕了一片,我們當然知道明明樂極忘形忘記了上廁所,老師會輕聲提問:「你的衭子濕了,點解呀?」「你覺得舒服嗎?」「如果唔想濕,可以怎樣做?」「不如快D
去廁所啦?」。清潔姨姨替明明換衭時也可發揮教導工作,姨姨的和善反應,一句體貼說話「記住想尿尿要立即搵我呀!條衭濕了唔舒服!」讓幼兒感到關心而願意去控制及減少撒尿情況。所以你會發現幼兒讀書後變得懂事,其實學校設計了很多有目標性的活動滲透於日常生活中,令幼兒充滿信心地成長。

家長小貼士
*父母擔心寶寶撒尿會影響自信,其實部份兒童的生理機能尚未完全成熟,間中撒尿是很自然的事,相反處理不當所做成的問題更值得父母留意。 

*父母切忌用責備的語氣:「又賴尿!」,「咁大個都賴尿!」。 

*父母可以與老師商量作出適當的鼓勵及輔導。 

*切忌嘮嘮叨叨。例如:「快D去廁所,如果唔去又賴尿!」 

*在家設定如廁時間,例如:睡覺前後,飯前飯後及出外活動前。

*父母鼓勵寶寶用語言或身體動作來表達需要尿尿的感覺。

台長: annie0606
人氣(10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