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兒童心智科醫師 何淑賢 天主教光仁文教基金會助理執行長 林怡君 現代幾乎每個家庭都有超過一部以上的電視機,而看電視更儼然成為不分男女老幼的生活娛樂重心。不過電視節目參差不齊,如果放任孩子看電視的話,必定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家長最好能限定他看電視的時間及慎選合適的節目。 引言:「孩子看電視時最安靜了,這樣才不會過來吵我」、「我家小朋友老是模仿電視人物的對話,講也講不聽」,上述情況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也說明了家長對電視又愛又恨的心情。成長中的孩子,缺乏判斷及自我約束的能力,因此建議家長及早為孩子做好把關的動作。 節目品質兩極化 民眾驚驚~ 每天一打開電視,都會看到充斥著暴力、色情、不當笑料的畫面,就連小朋友最喜歡的卡通,亦不免出現這些元素。然而在電視文化的強力進攻及照顧者不自覺的情況下,孩子與電視為伴的時間卻是逐漸增長。 扣除掉專為孩子設計的節目,無論是新聞、綜藝、卡通及廣告,品質參差不齊,為防孩子從中接收錯誤的訊息,家長在節目的選擇上,可得格外留意。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兒童心智科醫師何淑賢及天主教光仁文教基金會助理執行長林怡君綜合表示,家長如放任孩子看電視的話,必定會產生負面的影響。 ★對兒童學習方面的影響: 1. 從兒童學習的角度來看,2經由子部分獨立訓練的好時機,「生活自理」長如放任孩子看電視的話,歲前的孩子,需要透過身體的五官去探索與了解外界環境,以學習到更多且不同的經驗。而且親子互動對他而言更具備情感交流、學習模仿等功用。若花費太多時間看電視,必然會減少身體活動及與家人相處的時間。 2.此外,大多數電視節目畫面跳動快速,加上強烈的聲光效果,特別能吸引小孩的目光,若孩子從小沈浸於強烈的聲光刺激中,不僅會影響視力,還會使孩子專注持續力訓練不足,學習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 適度規範 寶貝孩子身心健康~ 雖然一般電視節目有這麼多負面的影響,不過仍有些專為孩子設計的兒童節目,較能配合孩子的成長作為生活啟蒙的教材。如利用孩子喜歡的電視人物,增進生活知識及生活自理能力。而關於世界地理、藝術人文的節目則有助開拓孩子視野,其他還有說故事等激發創造力、想像力的節目亦是不錯的選擇。 因此爸爸媽媽如能為孩子選擇好的節目,並規範看電視的時間,那麼還是能夠藉助這些節目發揮正面的效用。讓孩子看電視或許不全然有害,但確實需要父母來把關,至於分寸如何拿捏,家長可參考以下守則: ★慎選合適的節目 適齡且能連結生活經驗的節目,最適合幼兒觀賞!而一般成人最常收看的新聞、綜藝、連續劇、廣告等,由於無法掌握它的內容,即使有家人的陪伴也要避免。 林怡君表示,3歲前的孩子對兒童語句、律動、和生活經驗相關的節目很感興趣,家長可挑選一些不同的節目給他觀賞。3~7歲時,也可交替安排針對孩子設計的娛樂節目,及製作美勞、音樂舞蹈、互動教學、自我照顧、處理簡單人際關係的節目,爸媽可以陪著孩子一起看,確認節目是否真的合適。民眾如擔心孩子接觸到太多誇張的廣告,不妨改以視聽教材取代商業頻道,以便更能掌控節目內容。 ★家長陪伴的重要性 大部分小孩看電視的時間,恰恰也是父母最忙的時間,父母一方面急著把事情做完,無暇顧及節目內容好壞,一方面又慶幸有電視伴著孩子,避免他們吵翻天。然而就在家長疏忽當中,孩子看電視的時間越拖越晚,所看的節目越來越雜了。 切勿讓孩子跟大人看一樣的節目,因為家長在投入當中,容易忽略在身旁的孩子。而且電視若出現不好的內容,要再解釋又得花費一番功夫。所以孩子的房間不宜加裝電視,全家觀賞時請以兒童節目為準,而大人喜歡看的節目最好留待孩子睡著後再看。 沒有電視很無聊?那可不一定喔! 事實證明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若少了電視的存在,並不會因此而發展的比較差、比較慢。所以我們如果能提供孩子更好玩、更有趣的活動,那麼孩子自然會被吸引過來。更何況年紀越小的孩子,越喜歡和家人在一起,家長不要一開始就拿電視搪塞他,事後又多加抱怨。 ★以優質的視聽教材取代電視節目 電視主要為視覺刺激,但看久了容易影響視力,而且對其他發展沒有太大益處。父母如欲加強語言刺激,並不需要藉助電視,選擇適齡的的錄音帶、CD,單一接受聽力效果反而更強。當然了,和孩子說話是最好的方式,透過聲音、表情的互動,反而更能加深孩子的印象,而這一點是任何電視節目及視聽教材所無法取代的。 ★鼓勵大孩子一起參與做家事 當媽媽忙著煮飯的時候,可別讓孩子賴在沙發上看電視喔!家長可視孩子的能力發展,並給予他部分的協助,鼓勵他一起參與做家事,例如擺碗筷或先將米、水倒進鍋中,再將飯鍋放在地上,讓小朋友體驗洗米的樂趣,他會很樂意幫忙的喲!
文章定位:
人氣(24)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