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怎麼收穫,先那麼栽。」欲想有如何的成就,就應該先做些什麼;想要培德修持,首先將基本功夫扎深,是如何重要的事可想而知;那麼,何謂三清四正呢?就是我們必定要先明瞭的,而後才能知其而行。
「三清」,就是聖凡清、錢財清與男女界限清。
「四正」,即是身正、心正、言正、行正。
三清之「聖凡清」
聖凡清,即是字面上的意思;在聖事與凡事上,都必須清楚的劃分界線,不可以混淆在一起;仙佛說要以公(聖)心代替私心,就是這個意思。
當我們知道之後,更不能夠假聖濟凡,做出一些破壞修行者名聲的事。例如:我們要成全眾生時,一定要以修身培德與聖事為前題,千萬不可介入個人私心。又如,若有眾生願意佈施,不管是財施、法施、無畏施,都一定要運用在聖事上,且不可以聖事之名義,要求或是強迫同修在自己凡情私事上幫忙,這就是所謂的聖凡不清。
而所有的修行者,彼此之間都有著相當的緣分,若是可以體貼上天降道的恩德,時時感謝上天給予我們修行的機會,而後彼此互敬互愛、互勉互信,若是每個人都有如此的考量與想法,才是真正的聖凡清。
現今萬教齊發,有許多假藉宗教之名義行詐騙之實的旁門左道,在外劫財劫色、假聖濟凡,我們一定要小心謹慎,更不可以身試法,破壞聖凡清之規戒。
三清之「錢財清」
佛曰:「佛家一文錢,大似須彌山,欺心無實報,披毛帶角還。」我們經常聽到有些宗教,假災難募捐之名,行道場擴充之實,這對修行者與眾生來說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損德之事。
對於錢財之事,必須要一字不錯的記錄清楚,也必須要以白紙黑字的方式公佈給佈施者與同修們知道,讓他們清楚自己曾經佈施的錢,確實地用在當初佈施的名目上,這樣才稱得上是有憑有據、條目清楚,不可有敷衍了事或不清不楚的情況發生,才不至於又與錢財不清的業力結上了難解之緣。
若是我們擔任經手錢財的職務或是轉交同修與佈施者的佈施,都應當視為自己的錢財一般仔細記錄管理,並且將其用到錙銖必較,一定不可浪費。在固定時間將其所記錄的明細,仔細的報告每月之間的支出與收入的實際情況與佈施者的佈施用途明細,清楚詳實的讓大家都可以明白,這便是手續清楚,千萬不要因為忽略細節而擔上錢財不清的過失。身為修行者,更應該特別謹慎小心與提防。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