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淨土法門的「信心和願望」,二個都是要具足的,只是有所偏重
丙四、十念必生願(十八)
以下節錄淨界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導讀
經文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消釋
┌至心信樂┐
┌ ┤ ├┐ ┌不取正覺
設我 十方│ └欲生我國┘│若不│
─ ┤ ├ ┤
得佛 眾生│ │生者│ ┌五逆
└─乃至十念─┘ └唯除┤
└誹謗正法
這一願太重要了!祖師大德說: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以五願為核心,這五願當中,又以這一願當「願王」。因為有這個願,使令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 鈍全收」才能夠成立;使令一切生死凡夫,能夠出離三界火宅。這個願,古德的註解很多,我們根據最有權威代表性的「善導大師」註解,來加以解釋。總共分
成三段:
「機、行、益」---根機、修行跟利益。
一、「根機」
在我成佛之後,所攝受的修行根機呢?「十方眾生」。這以下修學的因果,是攝受哪些人呢?是攝受十方眾生。善導大師說:這十方眾生怎麼解釋呢?也就是我們這種顛倒的眾生,有時候造善、有時候造惡,像空中的羽毛,內心的善惡,完全不決定,這個叫做「十方眾生」。這種「顛倒眾生」,就是第十八願所攝受的根機。
二、「行」有三資糧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這句話剛好是「信、願、行」三資糧。善導大師說:這三資糧最重要的是「至心信樂」,這是往生的關鍵。所謂「至心」,是指「真實不虛妄的心」,內心要非常的真實,沒有任何的虛妄;「信樂」是一種順從歸依的心。
意思是說:當你在念佛的時候,應該放下你的「自我意識」,完全順從阿彌陀佛的本願。就好像你這個人已經不存在一樣,那種感覺就是這樣,這個叫做「至心信樂」。你是一個造惡凡夫,心中積集了很多的罪業也好;你是一個持戒的菩薩,心中累積了很多的善業也好;你把你內心當中,所有自我所累積的,這些善、惡業的思考,全部都放下,一心順從阿彌陀佛本願。
這個「順從本願」,善導大師說有二個標準:所信之事決定、能信之心決定。「所信之事」有三件事情要相信:
「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觀無量壽佛經疏》─
什麼叫順從本願呢?在事相上,你要生起三種信心:
一、相信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
你相信無始劫來,在阿賴耶識當中,已經累積了無量無邊的罪業。也就是說,你不是從「零」開始修行的。諸位要知道:雖然你是現在開始修行,但是你不是現在才有生命!你在修行之前,已經有過很多、很多的生命,而且已經累積了很多、很多負面的罪業力量;你是從一個內心滿是污泥狀態,開始修行的,你要相信這個事實。你不是從一張白紙開始修行,這張紙已經畫得亂七八糟了。所以第一件事情要深信:你是罪惡生死凡夫,這個你要相信。
二、相信自己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
你相信自己在六道當中,已經流轉很久很久,經過無量次的流轉生死。
三、相信自己無有出離的因緣:
你相信自己根本沒有力量出離三界;你從現在開始,飯也不吃、覺也不睡、整天的拜佛、持戒、修止觀,你就是無法離開三界;這不是你要不要的問題,而是你根本做不到。
總之,你要相信這三件事情:相信你是業障凡夫、相信你已經流轉太久了、相信你沒有出離之緣,這是你要相信的三件事,這樣才能夠真實的順從阿彌陀佛本願。
當你相信了這三件事情之後,你還要生起三種決定心:
「彼阿彌陀佛有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一、首先你要相信,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是真實存在的;這個法界當中,的確有四十八種力量存在,你要相信這件事情,這是你心中對佛的信心。
二、你對你自己要有信心,要『無疑無慮』,不能有任何的懷疑,也不能有任何的憂慮。怎麼說呢?你在念佛的時候,心想:哎呀,我業障深重、我福報不夠…不順從本願!
只要是你內心打妄想,這個就叫「抗拒本願」;抗拒本願的結
果,當然阿彌陀佛就不能救拔你。當你在歸依佛陀的時候,你不能說你業障深重、也不能說你福報不夠,為什麼?因為你已經不存在了。
三、『乘彼佛力,決定得生。』你要相信阿彌陀佛一定有足夠的力量救拔你,阿彌陀佛要救你,足足有餘。這時候---一心歸命、通身靠倒,這叫做「至心信樂」,也叫做「順從本願」。
我希望大家把四十八願的核心思想,這個「至心信樂」掌握得到,就會知道念佛的時候,你的心地法門應該如何下手。如果能夠「至心信樂」,把你的身心世界完全放下,不論你是造惡凡夫也好,你是造善也好,總而言之,你在念佛的時候,一心「順從本願」,你的「心」就跟「佛」合為一體了!既然合為一體,當然可以產生很大的加持力,要求什麼呢?你不求人天、也不求二乘涅槃,你要什麼呢?「欲生我國」。當我心中順從本願之後,我唯一的希望,就是---願生西方安樂國!
以這種順從本願的力量,臨終具足了十念;這在古德的註解當中,大部分的古德都說,這個「十念」是指「臨終十句佛號」;不過曇鸞大師的解釋比較合理,他說:「不一定要十念」。他在《往生論註》上說:「臨命終時,相續稱念,業事成辦,不局數目。」臨命終的時候,能夠「相續稱念」就可以了,直到你的淨業成就,不用去管它是十念、二十念。
如果你具足了這三種決定心,假設不往生者,不取正覺。這當中唯除二個情況:一、有重罪的因緣「五逆」: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五逆的重罪;還有「邪見」:誹謗大乘正法。這二個是不能往生的。
這一願(第十八願),祖師們認為是:「往生的最低標準」。也就是我們講的---臨終隨念往生。這個人,可能是造惡凡夫,臨終的時候,聽到淨土法門之後,做一件事情:「順從本願、欲生我國,然後相續稱念佛號,成就往生。」這個叫做「隨念往生」。
卷四
前文第十八願講到:「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一願是整個往生最重要、也是最低的標準,說明了「帶業往生」的一個相貌。
「帶業往生」的意思 : 當然包括帶「善業」往生、也包括帶「罪業」往生。那他帶罪業怎麼往生呢?因為他臨終的時候,他的正念非常的強烈。什麼叫『正念 』呢?他不是「觀察空性」哦,而是「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他在臨終的時候,真實的放下萬緣,順從本願,而願生彼安樂國。以這種堅定的正念力量,跟阿彌陀佛的本願感應道交,觸動了阿彌陀佛的加持力,把他接引到淨土去。
這裡,我們講一個實際的《淨土聖賢錄》的公案,來加以印證:
在唐朝有一位『張鍾馗』,這個人的家族是殺雞的,他的父親是殺雞的,所以他從小就跟父親一起殺雞,殺了一輩子的雞。到了晚年的時候,業障現前,生了重病。晚上睡覺的時候,經常做惡夢。夢到一個穿紅色衣服的人,帶了很多很多隻雞,跑到他的面前,那個紅衣人說:「啄」,這些雞就跑到他身上,去啄他的身體,臉部、耳朵、眼睛…都啄得流血了。等他一醒來,就全身疼痛。而且經常做這個夢,一睡覺就夢到很多雞,去啄他的身體。後來,實在痛得受不了,就跟他太太說:去請一個出家人來幫我消業障吧。這時候,就請了一位出家人叫「宏道法師」。宏道法師看他這個樣子,就問他太太說:「他平常幹什麼的?」說:「是殺雞的。」「完了,是殺雞的!」就跟他說:「你要懺悔!要真誠地對這些雞懺悔,另一方面,你的念頭要斷相續心(指殺心)。」其次,再告訴他:「要好好的憶念阿彌陀佛的功德,憶念阿彌陀佛的聖號!」
他就在宏道法師的勸導之下,一方面懺悔,一方面念佛。經過了一段時間,他就跟他太太說:「群雞化去」,這些雞已經消失了。再過一段時間,他忽然說:「香氣滿室。」他太太也聞到整個房間有香氣。其實,聞到香氣的時候,就是跟「阿彌陀佛」已經感應道交了,他就要求他太太把他「端坐起來」,就坐在床上念佛,安然的坐化。
這個公案的意思是說:張鍾馗是一個「造業凡夫」,那麼他為什麼能夠以這樣的瑞相往生呢?就是--順從本願、欲生我國。在他臨終的時候,生命的最後關鍵,他選擇了順從「阿彌陀佛本願」,而不是選擇順從「自己的妄想」,所以這是他成就往生的一個關鍵。
這裏,需要我們說明的是:經云『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當然,很多古德提出疑問說:第十八願是「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但是《觀經》裡面,造作五逆罪的人,照樣可以往生,這兩個怎麼解釋呢?
蓮池大師做一個融通:是說這個人,雖然生前造了五逆十惡、毀謗正法,但是到臨終之前才「懺悔」,懺悔就得清淨。因此,只要他能懺悔,這個人就不是五逆、就不是毀謗正法。關鍵點是:他有沒有懺悔?因此,我們去幫人家助念,當你發現這個人業障深重,沒有辦法「順從本願」。這時候應該叫他先懺悔,將他過去所造的罪業,從內心真誠地懺悔,斷相續心之後,再來順從本願。這就是往生的一個標準。這是講到「臨終十念」的情況。
丙五、臨終接引願(十九)
前面的「十念必生」是為「中、下根人」而發的願,這一願「臨終接
引願」是為「上根人」發的願。
經文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消釋
┌發菩提心┐
┌┤ ├至心發願─欲生我國
設我 十方 │└修諸功德┘
─ ┤
得佛 眾生 │臨壽┌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
└ ┤
終時└不取正覺
釋文:
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他的根機也是「十方眾生」,但是這裡的「十
方眾生」跟前面的「十方眾生」不一樣。前面是一種「顛倒的凡夫」,這地方是「發大乘心的菩薩」。這個菩薩他在修學當中,有二個重要的功德:第一個「發菩提心」、第二個「修諸功德」。
他內心當中,有一個很堅定的願望。這個「菩提心」,或者說是「眾生無邊誓願度」--悲增上的菩薩,或者說是:「佛道無上誓願成」--智增上的菩薩,有這二種發心。但是曇鸞大師說:淨土宗的菩提心,就是願作佛心!所以淨土宗的菩薩,是偏重在智增上菩薩。因為如果你是「悲增上菩薩」,你怎麼會到淨土去呢
?你是寧可陪著眾生流轉的,你的思考模式是以「眾生無邊誓願度」為主的。而淨土宗的「菩提心」是怎麼樣呢?曇鸞大師認為是:
發菩提心就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就是願求生淨土之心;
願求生淨土之心,就是願度眾生之心!
他是為成佛而求生淨土,然後再迴入娑婆度有情。所以這個人,基本上他是依止大乘的空正見,發明現前一念心性之後,而發起了「眾生無邊誓願度」的決心。所以,他修學菩薩道的時候,不為人天福報、不為二乘的涅槃,只希望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內心當中有這麼一個堅定的誓願。 那麼,他不但是有誓願,還具有行動力─「修諸功德」;他平常布施、持戒、修習止觀…積集福德、智慧二種殊勝的資糧,但是到最後臨終的時候,一個關鍵點---「至心發願」,這是他往生的關鍵。 「至心信樂」與「至心發願」: 前面是講「至心信樂」,這地方是講「至心發願」。前面的眾生是一種「顛倒的眾生」,嚴格來說,這種人是沒有資糧力的,所以他完全偏重在信仰,就是「順從本願」。但是這裡的「善根人」不一樣,你要他順從本願有困難,因為他是一個有資糧的人,你要他從現在開始,完全放棄自我意識、完全放棄你的資糧力…不太可能,所以這裡的關鍵---不在信心,在於「願望」。
這個發菩提心的人,他是要成佛的,但是他看到整個佛道久遠、去佛久遠,為了避免退轉的緣故,所以他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他把「成佛的願」跟「往生的願 」連結在一起--為了要成就佛道,所以我必須到淨土去!
這二個是不衝突的。所以,這裡的關鍵是「至心發願」,跟前面的「至心信樂」不同。「至心信樂」是我完全沒有想法,反正你要我怎麼做,我就怎麼做,我完全相信你,我就是「通身靠倒」;就像那三歲的小孩,踉踉蹌蹌站不穩,只能依靠在母親的懷中,自己根本使不上力。但是,這類菩薩不同,你要他完全靠上去,是有困難的,因為他是「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的菩薩,是有資糧力的菩薩,所以他會怎麼樣呢?「至心發願」---他把自己成佛的理想,訴諸到淨土去了---「 欲生我國」。
這個人,到了臨終的時候,就會有事情出現,『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這時候,因為他不完全順從本願,他是為了菩提道求生淨土,因此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跟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現前開示慰導,給他種種的開示、安慰,和引導。這時候,他個人還有一些想法,所以必須,依《觀經》佛陀所開示的,先讚歎他的功德--「善男子!你修諸善法,善哉!」然後再接他去淨土。是先開示安慰他、鼓勵他,而這時候的臨終開導,是阿彌陀佛親自來的。
臨終者最大的助力,就是--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的慰導。
蕅益大師在《阿彌陀經要解》上說:臨終的開導很重要,特別是對一個修學大乘的菩薩。他說,菩薩臨命終時,他的第六意識,是處在一種「亂心位」,所以這時候修行最難得力。好比:他為什麼可以「發菩提心」呢?因為有第六意識。他為什麼可以「修諸功德」呢?因為有第六意識。他整個發菩提心、修諸功德,是依第六意識而住;不幸的是,在他臨終時,第六意識即將消失。
你想想看:一具臭皮囊何來立功德?他發菩提心,不是靠身體發菩提心,也不是靠嘴巴發菩提心,是靠他的「心念」發菩提心;他持戒也是靠他的心念來持戒的。但是,臨終的時候,所有修習善法依止處,那個心念,開始要退失,要進入「悶絕」…他內心的感受,情何以堪啊!根本使不上力嘛!
你說平常有人刺激你,你可以安住正念,因為你的第六意識還在;但是臨終的時候,你的第六意識不起作用了。所以蕅益大師說:
倘分毫習氣未除,未免隨強偏墜!
只要你內心當中,還有一絲一毫的業力,你就會隨這個「業力強」的地方去投胎。所以這個時候,他處在亂心位,是內憂外患的時刻,阿彌陀佛前來開示慰導,顯得非常非常地重要!也就是說,他是一個上等根機的大乘行者:「至心發願,求生淨土。」到了臨命終,阿彌陀佛前來給他開示慰導,而往生淨土。
我們看蕅益大師的傳記,他就是「第十九願」最好的印證。你看蕅益大師的一生,他二十四歲就開悟了,「宗乘、教義兩融通,所悟與佛無異同。」他所悟到的現前一念心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的真理,跟諸佛沒有差別。但是他說:「惑業未斷猶坏器,經雨則化棄前功。」當我從空性出來,我面對的是無始的
業力,我覺得我一點辦法都沒有,就像那個坏器---雖然泥土捏好了,但是還沒有去燒,下一場雨,這個坏器就化成泥土了。因此,我也經常提醒修「般若」法門的人:當你入空性時,是「人法雙亡」;當你從空性出來時,卻是「業力現前」,所以我們不能忽略「業力」的力量!
蕅益大師又說:「由此力修念佛行,決欲現生出樊籠」。他曾有過幾次的加行,曾經努力過,也曾經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當他內心安住在空性的時候,他覺得心中是平等、無障礙的,但是當他從空性出來的時候---「惑業未斷猶坏器,經雨則化棄前功。」所以,他最後還是選擇:「至心發願,欲生我國。」
大師在《靈峰宗論》上說,修學念佛法門有二種:一者專修,二者圓修。
什麼是「專修」呢?
就是我們前面說過的,這個人臨命終人,或者說年紀大了,你不能說:「哎呀!你要發菩提心、修諸功德…」你這樣子,法門就不契機。臨終人、晚年人應該怎麼樣呢?「至心信樂,欲生我國。」用第十八願來攝受他---三業專修。這個時候講太多沒有用,叫他趕快去布施…來不及了,往生不是靠資糧力的,靠的是什麼?靠的是:「至心信樂、欲生我國」。當你遇到年紀大的人,你就告訴他說:「你內心當中,只要做一件事情---把你的過去忘掉,想你的未來就好!」
就是「順從本願、欲生我國」。他這個時候,修持善導大師所提的「三業專修」,就很有效了。什麼叫「順從本願」呢?「身業」專門禮拜阿彌陀佛,「口業」專門稱念阿彌陀佛,「意業」專門觀想阿彌陀佛,萬修萬人去,這叫「三業專修」。
什麼是「圓修」呢? 第二個是圓修,看蕅益大師的意思,他是選擇第二種,就是:以一門圓攝百千 法門。
以念佛為「正行」,以戒、定、慧整個波羅蜜為「助行」;正、助雙行,但是要「至心發願」。
「三業專修」所強調的是一種信心--「至心信樂」;「圓修」所強調的是一種願望--「至心發願」。在這個專修、圓修當中,必須揀別另外一種叫做「雜修 」
。有些人今天念地藏王菩薩,明天念觀世音菩薩;誦《地藏經》、誦《金剛經》…這些法門通通沒有錯,錯在於他的心態,不具足信願。因為你的目標沒有明確,那就有問題了。既然你不是「至心信樂」,第十八願也不能攝受你;你也不是「至心發願」,第十九願也不能攝受你;那就由「業力」來攝受你。其實,淨土法門的「信心和願望」,二個都是要具足的,只是有所偏重。因此,窺基大師綜合了第十八願跟第十九願,講出一個總結:
「彼方精微,欲往實難;佛力加持,去之甚易!」
極樂世界若實論之,是一個非常精妙的地方,要往生是很困難,那是連阿羅漢都沒有辦法去的地方。怎麼辦呢?『佛力加持,去之甚易。』你想要觸動阿彌陀佛的本願,唯一的選擇就是:「本尊相應法」。從經文當中來看,有二種方法:第一個、你選擇「至心信樂」,順從本願。第二個、你選擇為菩提道求生淨土--「至心發願」。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