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6-28 22:22:58| 人氣12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郵件FW:憑什麼......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郵件FW:

最近一段時間,有幾位佛友走了。雖然他們學佛的年頭都不 短,態度也很虔誠,但是他們在走的時候,對於死亡似乎都還沒有做好準備,求生的欲望很強,寄希望於醫生,心力孱弱,根本提不起功夫,對佛菩薩也似乎沒有信 心,手忙腳亂的。學佛本是為了了生脫死,可是,在他們臨終的這一刻,卻並沒有真正地派上用場。

        為甚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通過深入的觀察,我發現,在很多修行人的心目中,都隱藏著一個非常微細的妄想。這個妄想就是:不自覺地和沒來由 地相信,自己臨命終時,運氣會比別人好一些、會發生奇跡。至於為甚麼會與別人不一樣、會發生奇跡,自己也說不出根據,反正是很自信,或者說有那種感覺。正是這種盲目的自信,或者更準確地說,是虛幻的感覺,消弱了修行者對死亡的警覺,以至於在修行上得過且過,懈怠放逸。

        說實話,憑甚麼相信臨命終時,自己的表現就會比別人瀟灑一些?憑甚麼相信美妙的奇跡就會降臨到自己頭上?憑甚麼相信特別折磨人的病痛不會落 在自己身上?憑甚麼?

憑自己比別人聰明?憑自己身居高位?憑自己比別人有錢?憑 自己是出家人?憑自己是大和尚?憑自己佛學知識比別人淵博?憑自己身體比別人健康?憑自己比別人更能幹、更有人緣?憑自己捐的款比別人多?我看都靠不住。 對於這些世間的有為法,閻王爺並不在乎。《普賢菩薩行願品》中不是講得很明白嗎:

“又復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

        唯有真實地發起了出離心,真實地修行,你才有可能走得瀟灑。相反,如果一味幻想,不肯下苦功夫,偷心不死,自欺欺人,或者表面上打著修行的 旗號,暗地裡卻沉醉於名聞利養──如果是這樣,即使人家都把你當佛來恭敬,終究免不了要當一回落湯螃蟹。雪峰義存禪師有一首偈子,說得很好:

光陰倐忽暫須臾,浮世那能得久居;出嶺年登三十二,入閩早 是四旬餘。

        他非不用頻頻舉,己過還須旋旋除;為報滿城朱紫道,閻王不怕佩金魚。

〔此處的朱紫道、佩金魚,均指當代權貴。〕

修行貴在始終保持一顆冷靜的心,不存幻想。如果當下不能發 生奇跡,那就不要幻想臨命終時會發生奇跡;如果當下不能做到正念分明,那就不要幻想臨死時突然能夠正念分明;如果平時不能做到佛號不斷,那就不要幻想臨終 四大分解、痛苦異常時能提起佛號;如果當下不能作主,那就不要幻想臨終時能作主。修行不能有絲毫的賭徒心態,不能把希望寄託在對未來的幻想上面。將修行落 實於當下,將了生脫死的希望寄託於當下,這才是唯一可靠的!

願我們在夜靜更深之時,多多捫心自問:我有甚麼本錢打發得 生死?

────────────────────────────────────────

〔按〕本文是中國河北省柏林寺2008年4月出版《禪》雙月刊(總第104期)之「編者小語」,內容發人深省,唯當年不曾貼於該刊網絡版上,或有因此而緣 慳者,編者深感可惜,故恭錄全文,附上相關文獻,稍作辯析,印送結緣,原文無標題,本標題是編者依文意加上,以利流通。現該文已補貼於網絡版上,讀者可上 網查閱(http://chan.bailinsi.net/2008/2/2008217.htm

台長: 生死戰場
人氣(12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