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鄰居不如廣結善緣 文/彭懷真
愛世界容易,愛鄰居困難。」畢竟、世界是遙遠的,我們不至於對整個世界嫉妒,卻很容易對鄰居嫉妒。有個故事如此說,一位女神告訴一個農夫:「我可以給你任何你想要的,但不論你得到多少,你的鄰居都能得到加倍的。」農夫沉思後回答:「我希望半數的農作物報銷。」這個傳神又精采的描述,表達了很多人的心理感覺。只要能讓平日在我眼前囂張的鄰居吃點苦,我跟著受點罪也無所謂!(看看台灣的政治人物就知道了)
耶穌將所有的誡命歸納為:「愛上帝和愛鄰舍如同自己」這兩項,恐怕後者的難度更高。因為這方面的問題最容易發生,每天都看得到鄰居被人羨慕的一面,例如能賺錢、房子大、車子好、知名度高、有漂亮的老婆、子女優秀,那種挫折感非常深,日積月累,心中的滋味不好受,有些人因此產生想要報復的心理。
《聖經》裡記載人類第一件的兇殺案正是因兇手該隱對最親近的鄰居──自己的弟弟施暴,該隱這名字的意思就是「得」,他是亞當的第一個兒子,自認應該獲得最多,包括上帝的祝福。但是,上帝比較欣賞他弟弟亞伯所奉獻的禮物,該隱就「大大的發怒,變了臉色。」上帝特別勸他別生氣,但怒火依然在該隱的心中,他找到機會就把亞伯殺害了。「兄弟鬩牆」是源自人類第一對的兄弟,而以殺人案結束,是何等的不幸,卻也是相當程度地說明人類內在對親近者共同的嫉恨。
現代人做農夫的很少了,會嫉妒鄰居收成的人不多。但是在資本主義的競爭中,無數有形無形的酬賞,都是某一種作物,都可以拿來比較,也都可能造成嫉妒。例如,辦公室的大小、薪水福利的多寡、工作成果的好壞、得到獎勵的稀有性等。所謂「同行相嫉」,因為同行可以比較的,特別多。因而產生的嫉妒、惱怒、憤恨、報復,就更多了。甚至,不同職業之間也有好些心結,對於這些現象,也許說不出什麼道理,卻絕對是真實的。以往因居住地區而有的鄰居衝突對立,現在的鄰居概念不限於居住,也包括工作、學術、興趣、社會參與等方面,當人在不斷行動時,就不斷看到一些令自己好生羨慕的對象。對於人際網絡複雜,四處參與的中年男子來說,很容易就產生嫉妒的感受,而家中的老婆也會不斷提供令我們生氣的鄰居動態,害自己心情更沈重。
「認識、承認、接受」我們會嫉妒,很容易嫉妒,有助於處理這一類的問題。承認我們是會被刺激而產生憤怒的,然後好好找些解決方法因應。最怕的是表裡不一,明明心裡恨得很,嘴巴又說得很好聽。這一類「口蜜腹劍」的偽君子行為比真小人的直接反應恐怕更傷身。若是將此種心態合法化、公開化、透明化,使競爭在明處進行,一定比暗中進行要好。問題是:我們習慣仇視對方,總是把各種的恨與怨累積,卻不知如何減少這類的問題。無數中年男子朝思暮想的,甚至連做夢時的主題,也少不了這些痛苦。
獨行俠很難生存
我們只記得要恨、要不爽,不斷想到如何佔上風,但別忘了:能和鄰居合作的人比較能化解各種危機。當外界出現重大考驗時,那些平日即與鄰居建立良好關係者,較可能安度危險。《都是基因惹的禍?》一書指明:「與人為善絕對是好處多多,因為獨行俠早就死光了,合群的人活了下來,我們是那些八面玲瓏先祖的後代。」即使到了全球化的今日,我們依然面對許多可知或不可知的危險,團結的人有較強的能力對抗外患,與鄰居友善的人總是能體會「遠親不如近鄰」。
當看到鄰居的某些方面不順眼時,別忘記自己也有相同的部份。「物以類聚」,與鄰居至少有一些是相同的,才會聚在一起,也總是有某些可貴的「緣」讓大家相識。或許鄰居在某些方面的表現較好,但是看在「同」而非「異」的立場,少些嫉妒對自己是好的。對熟人吃虧總是比慘敗給外人要好吧!社會學家Georg Simmel 認為:「結合朋友以對抗敵人,是所有社會的基本要素。朋友對彼此的道德責任,會因為對共同敵人不需要道德責任而增強。因為有敵人,朋友才會聚在一起,這是社會整合的基礎。」沒有敵人,就沒有朋友和鄰居,也沒有社區和社會,因為陌生人的加入所打亂的社會關係,逼使大家都得思考「要分裂,還是多合作?」與鄰居維持友誼的過程中雖然不免有嫉妒和不滿,總是比孤軍奮戰要安全。
中年人有些無奈,有一種特別深的痛苦是無法輕鬆地轉換角色,也就無法改變使自己不爽的一些情境。各種鄰居不易更換,要完全逃離鄰居的勢力並不容易。若是想不開,找不出好的辦法,恐怕只能繼續自討苦吃了。相對的,能更欣賞自己,又能以開放的態度與各種鄰居廣結善緣,不在乎鄰居所有的,一定會少些痛苦的。
(作者為東海大學社工系副教授)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