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7-14 09:44:08| 人氣5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新聞評析』包容造就恐怖殺手 倫敦震驚-2 thumb down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又是一篇狗屁不通邏輯自打巴掌的濫文章。

記者一邊指出那些生活在英國的異族有國家認同問題,一面又說英國的包容性很大? 我想知道這個所謂的包容性很大的定義是什麼?

『倫敦不是耶路撒冷、不是特拉維夫、不是巴格達』迳發生911恐怖攻擊的紐約也不在這個範圍啊? 我要是這個記者的編輯我就先給他退回去再說。

台灣的記者報導最糟糕的就是預設立場。這邊文章想傳達的2個訊息剛好互相對立。一個是想講倫敦已經很高度包容了(想以此呈現爭議性)。另一個想呈現居”
公民"涉入爆炸案的爭議。這裡面的連結點—國家認同,其實可以做一個很好的解釋,但是記者"嗜血"的個性只有把這篇文章包裝的讓我看不下去。

『在自由與民主承傳下,英國社會蘊含出的整體包容性與尊重度,恐怕是世界之最。』
迳 這句話擺在美國還勉強可以接受,要說是英國,就免了吧。英國是階級制很明顯的國家。應該說,有皇室的國家她們Run起國家的方式和氛圍不是我們這種民意高漲無限上綱可以了解的。在英國,工人階級的人一輩子就是工人,她們的血液裡也沒有像台灣人那種看低低層,也沒有力爭上游的動機。只有很少數的例子會跳的出自己的階層。歸根究底就是教育的問題,還有群落的問題。通常英國社區有很明顯的職業歸屬特性。這點在國外很常見,在英國更明顯,通常社區內的住戶的職業背景同質度很高。因此,不讀書的就很容易一群都不讀。英國也沒有比美國政府在教育上強橫一點,滿街的翹課學生也沒有警察會把她們紐去學校或警局坐坐。而這些小還在接上亂晃也需要費用,所以,住英國最擾人的就是小小偷打家劫舍。偷些手機電腦換錢,對留學生而言是很煩的一件事。這些工人階層大多讀到國小就不讀了。認命一點就開始工作,餐館裡打雜一輩子。由於她們的社交圈也就這樣,大概也沒有台灣人那種被鄰居看不起的壓力吧。

再來就是,『很多的南亞婦女到英國半個世紀後,還不會說英文,並非奇聞。』
這代表了1英國政府並沒有想文中說的『就像全英共有一百六十萬的回教徒,他們是英國公民,享有與其他英國人一樣的教育工作機會和社會福利。』如果真的有被教育的機會,為什麼到一個地方50年了還不會講當地語言?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嗎?移民到美國一堆的,that’s say,開餐館最多的廣東人好了,人家移民去不用50年,英文即便說的不是頂好,卻也好歹可以跟美國人用英文溝通,一個南亞的婦女到英國50年不會說英文?那代表的是英國大概不是那種環境,沒有那種雅量跟新移民建立關係。前述的社區特性可以為此下一個註腳。

第2,上面引述記者文中的『在自由與民主承傳下,英國社會蘊含出的整體包容性與尊重度,恐怕是世界之最。』剛好被這個例子推翻,哈!

台灣的電視台有錢會買SNG車,卻沒有錢派駐國外寫出第一手的資訊,當然,這樣的結果就是內耗啊。SNG車擺者也會壞,所以動不動火災,搶案就用SNG車從頭轉撥到尾。請問我有多少的美國時間陪電視台一起偷懶啊? 新聞不是硬體強就好了,軟體也很重要。事實上,新聞本來就是軟體的,智慧財的一種。硬體是Supporting,並不是最重要的。如果記者的素質再這麼差,我真的很替台灣捏一把冷汗。事實上,上次總統選舉電視台灌水選票操縱選情就已經是一個慘重的教訓了。如果我是公選會,我會考慮起訴電視台友操縱選情的嫌疑(註1)。

文中的結論更是了無新意狗屁不通。『英國為什麼會成為本世紀新興恐怖份子(新聞)的天堂?或許,答案正在於英國的超級包容特質。』這個結論是抄自美國紐約的911案吧。英國的CASE應該跟美國不一樣吧。英國跟美國的國力不同,民情不同,可以一言以庇之的下這個結論嗎?我覺得不然。而且應該相反。英國的保守勢力有名,也不是超級包容。整篇文章的邏輯有問題。



註1:台灣有一個官方機構在算選票的啊!電視台應該要以他的公佈為主,而不是自己耍帥去飆選票吧。台灣人喜歡當神的一面真是讓人搖頭。

原文:http://tw.news.yahoo.com/050714/19/22a0m.html
【中時電子報 】
江靜玲/倫敦觀察英國警方突檢里茲市回教社區後,宣布四名參與自殺炸彈攻擊者均為「英國出生」的英國公民後,英國社會終於在逐漸鎮定下來之餘,傳遞出震驚與憤怒。

這是西歐國家第一次發生自殺式恐怖攻擊(新聞、網站),而這些攜帶自殺炸彈的恐怖分子,非但不是來自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極端分子,而是道道地地出生在英國的英國公民。倫敦不是耶路撒冷、不是特拉維夫、不是巴格達(新聞、網站),可是,上周四的連環爆炸案,已經把倫敦,或者英國帶入了自殺攻擊恐怖行徑的新版圖內。

公民攻擊無辜者 英人不解

英國人無法想像的是,這些帶著炸彈引爆自我,殺死其他無辜者的人,竟是在英國出生成長、受教育,享受社會福利與保護的「英國公民」,是與其他英國年輕人一樣喜歡泡小妞、玩板球的男孩。

為什麼?許\多英國人在震驚之餘,不解的問道。

在自由與民主承傳下,英國社會蘊含出的整體包容性與尊重度,恐怕是世界之最。倫敦發生恐怖攻擊後,公民自由權和社會保護議題與聲音第二天後即出現,即使是現在發現,英國公民在英國本土殺害其他無辜人,傳統自由派仍然堅持,公民自由權不可因而受到損減。

英國雖然是一個多元化社會,卻不似美國的「民族大融爐」。長久以來,英國從其前殖民地上納入無數移民,包括南亞、非洲,加勒比海地區,甚至亞洲的香港,但這些族群與社區,歷經一個世代,甚至二個世代後,未必融合到英國社會中,許\多生活在自己社區和宗教圈內的人,雖在法律上已經是合法「英國人」,在個人認知上卻永遠不是英國人,很多的南亞婦女到英國半個世紀後,還不會說英文,並非奇聞。

長於斯卻要毀了它 新危機

英國政府從來不強迫來自不同文化宗教背景的「英國公民」必須融入英國,這些在自己文化環境裡生活的英國公民,通常也多以堅持維護自己的背景和定位為榮。

與其他許\多先進國家相較,英國絕對是一個超級包容的國家。英國的包容,有時連外來者都有實在看不下去不可思議的感嘆。就像全英共有一百六十萬的回教徒,他們是英國公民,享有與其他英國人一樣的教育工作機會和社會福利。

阿富汗戰爭時,拿著英國護照的回教年輕人,在妻小尚留在英國、接受英國福利教育的情況下,跑到阿富汗與「回教弟兄」並肩,與英國子弟兵對抗。而如今,這些極端的英國公民,居然在英倫本土興起自殺攻擊。

英國如今面對的其實是一個生存在英國社會中,但準備摧毀這個國家的基本社會結構,多元化民主,公民自由和社會保障的恐怖殺手。這些人或組織是最清楚英國的一群,卻以分裂英國社會為目標,製造不安和仇恨。英國該如何因應這種新危機,對整個社會將是一項莫大的挑戰。

不解與震驚之餘,英國朝野該反問自己一個問題,英國為什麼會成為本世紀新興恐怖份子(新聞)的天堂?或許\,答案正在於英國的超級包容特質。



台長: 飛天
人氣(5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