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 官將首和八家將是屬護法神而虎爺是將軍級的神明
官將首,相傳為新莊地藏庵(大眾廟)所發展出來的陣頭,昔日流行於北部一帶的廟會,如今已發展至全台,為廟會中常見的陣頭之一。據老一輩出陣人士所言:新莊地藏庵新莊組的官將首,曾受三重城隍廟清仔師父的指導改良,經過清仔師父的改良下,官將首的表演更具藝術性,這是由於清仔師父有「大戲」的底子,使官將首更具中國傳統戲曲的影子.增損二將軍是為青面增將軍與紅面損將軍的合稱,又稱為官將首。
相傳兩將軍原為危害人間的魑魅,後為地藏王菩薩的佛法所懾服,而成為地藏王菩薩的駕前護法,奉旨庇蔭民間。因此官將首的原始造型為兩個人所扮演,後來由於礙於美觀之故,將其陣容增加 為三人,而演變至今日的五人,六人不等。而新莊的官將首更加上陰陽司公,虎頭鍘與引 路童子一同出巡,為其一大 特色。在廟會中正式扮演官將首者,必先齋戒數日,即不近女色,不時葷食,以表誠心。出巡時, 面畫臉譜(底色分為青,紅,藍......等色),手持三叉戟,手銬,火籤,虎牌,等刑具,身掛鹹光餅 (平安餅),經由法師開光,方可出巡。
家將組織詳細介紹
今日台灣所見的家將團人數並不一定,有七人、八人、十人、十三人、甚至二十四人者,站長在此只以白龍庵的家將為介紹的主例,而目前在台灣最常見的也是這一類型者,白龍庵如意增壽堂(堂號)的家將共十二人,包含最前方的抬刑具者共十三人,以下分別介紹之。
虎爺另稱虎將軍,自古以來,人們對自然界的崇拜除了神格化的人、植物之外,還有一類是我們熟知動物類型的神祇。動物神明與植物神明不同,植物神明是以鬼神靈魂附身在草木上,才會有神力;而動物神明則是動物本身具有神威神能,才將其神格化,建廟祭拜。
八家將與官將首,兩種雖都列為家將,卻是不同陣頭。
「家將」指司法類神明專屬部將,負責保護主神執行驅逐邪煞、緝拿惡鬼任務,地位相當於人間警察。
官將首原名為八將首,即為家將的首領,相當於陰界中的刑警。
「官將首」掌管刑馬的神祇,如城隍爺、東獄大帝前的護衛,是陰兵陰將的領軍,具有護衛主神及驅逐鬼域的職責
官將首
相傳為新莊地藏庵(大眾廟)所發展出來的陣頭,昔日流行於北部一帶的廟會,如今已發展至全台, 為廟會中常見的陣頭之一。
增損二將軍是為青面增將軍與紅面損將軍的合稱,又稱為官將首。俗稱(關將頭、八將頭)
相傳兩將軍原為危害人間的魑魅,後為地藏王菩薩的佛法所懾服,而成為地藏王菩薩的駕前護法。
奉旨庇蔭民間。因此官將首的原始造型為兩個人所扮演,後來由於礙於美觀之故,將其陣容增加為三人,而演變至今日的五人,九人不等。
而新莊的官將首更加上陰陽司公(陰陽判官),虎頭鍘與引路童子一同出巡,為其一大特色。
在廟會中正式扮演官將首者,必先齋戒數日,即不近女色,不食葷食,以表誠心。身、口、意要三清。
出巡時,面畫臉譜(底色分為青,紅,藍--------等色),手持三叉戟,手銬,火籤,虎牌,等刑具,身掛鹹光餅 (平安餅),經由法師開光,方可出巡。有別於八家將與八將。
以動作之分別與不同:八家將的動作陰柔,而官將首的動作陽剛。
(八家將為文差、武差、謝將軍、范將軍、甘爺、柳爺、春、夏、秋、冬四季神所組成)。
(八將 則分為青山靈安尊王的部將,及霞海城隍爺的部將兩種)。
故民間鄉里一見開面的人,就直呼八家將,實為以訛傳訛之舉,應加以判別區分。
官將首出巡時,每逢廟壇,必定敬拜該廟主神,動作十分精采,頗具有可看性。
正統官將首不常見於一般的出陣,接駕的場面。
新莊每年五月初一的新莊大拜拜,除地藏庵官將首外亦聚集許多官將首的團隊。
而又以中港區的較為突出,而且有信徒(兩公里之遠)延途下跪求平安與祭解之盛況。
是不同於一般的官將首,是有保平安與押煞及保駕的性質。
故官將首所到之處皆有民眾熱烈夾道歡迎。
其實,官將首由增損二將軍化三尊已是特例,但有其特殊原因和具說明性的地方:
◎三人較二人較容易有陣形的變化。
◎二人長短兵器不同演起陣式來不易配合,不具協調性。
但以其特性:
◎損將軍和其分身多以對角方式變換陣形。
◎不僅動作上,在面譜及兵器上具相似和對映性。
◎面譜的顏色不同只為分辨左右,其線條則與八家將、八將,有不同之處,但不管面譜如何變化,服裝上仍保留為原色。
所以,只能說至今其他的團体,並沒有把握住原官將首的內涵。
另外,今天分為五人的團体以中尊為指揮者,為中央將首,另為東西南北四方,並不正確。
因為,官將首實為地藏王之護法,是地藏王所收之妖怪。
(魑魅有專指的妖物,只能說是為害的妖怪而已)
更非隨便的王爺、瘟王之部下,故更無東西南北中五方之說。
其以中尊為指揮者,但並不是以中為尊,而是陣形變化的考量,沒有尊卑的問題。
◎官將首和八家將不同的除了動作陽剛與陰柔的分別外,在步伐亦以傳統戲曲中的「鬼步」為基礎改良,故以踮著腳步方式來走,二虛一實,這是其與八將一貫的特色。
時下有些藝陣,如有些名為十三太保的藝陣亦用同樣的步伐,有些不貼切。
◎新莊地藏庵所保有的不只是官將首的傳統內涵和意義,並且在儀式上維持傳統。
在文武大眾爺出巡時,以傳統的「喊班」儀式,點校眾兵將,類似古代大軍出征之授印與點校,更是新莊地藏庵的特色。
今日許多團體甚至沒有傳統的開光儀式,更沒有請神護身的程序,更失去了其中的意義。
八家將的起源,根據學者研究大致有五種說法:
(1)上界大洞天真君下凡,轉世作為『五福大帝』的部將。『五福大帝』
(2)五福大帝所收降的海盜。
(3)大戶人家的家丁。『石萬壽-天人合一的巡捕組織』
(4)地藏王的部將。
(5)城隍十二爺之系統-即文判、武判、延壽、速報、糾察、獎善、罰惡、增祿、牛頭、馬面、七爺、八爺。
在學界中比較認同它與五福大帝的關係較為密切,雖然許多廟宇,如城隍廟、王爺廟、嶽帝爺廟等,都有八家將的組織,但基本上,它們都是由『五福大帝廟』所衍生出來,因為臺灣最早的八家將,是由台南府城的『白龍庵』所發展出來,它的主神就是『五福大帝』。
八家將的組織
八家將雖然名為八家,但這只是一個代名詞而已,實際上成員並不一致,有五人(四將一差)、六人(四將二差)、七人(六將一差)、八人(六將二差)、十人(八將二差)十二人(八將二差加上文武判)成陣等,組織成員不一,所以有人也稱為『什將家』或『家將團』。通常十人或十二人成陣稱為『什將家』。不論是什家將或八家將還是家將團,它們也都只是一個組織的代稱。
八家將的系統,大抵模仿清代地方的巡捕審堂體系,石萬壽教授在『家將團』一文中,即作以下的分析:
『清朝自中葉綱紀廢馳以後,臺灣駐軍已不能維持府城的城防,及城內外的治安。尤其是鴉片戰爭以後,府城治安完全落在聯境組織的肩上,聯境組織為承擔此一艱巨任務,乃仿營兵組義民旗攘外,仿巡捕組冬防巡更隊以安內。及送王船之俗興起,部份供奉監察類神明的境,乃將巡更隊化妝成家將團,以鎮魔除妖,兼作不日定期的操練。及乙未之役,台灣淪陷,日本軍盤據肆虐,禁止義民旗、巡更隊的活動。台灣士民乃改義民旗為宋江陣,仍為民間的自衛團隊;巡更隊則大半消聲匿跡,只有一部份化為送王船的家將團。雖如此,清代的巡捕體系,仍得以藉著此一民間遊藝組織,流傳到今日,成為斬妖除魔的神界巡捕團隊。』
(1)宋江陣據流傳是由鄭成功在臺時期,為了掩飾對抗清廷所沿傳下來的。
(2)據瞭解『送王船』時,八家將是有禁忌的。由於可能會被王爺相中,而收留至王船中。
『五福大帝』是掌管瘟疫之神,又稱『五靈公』。這五位神明據傳係昔時到福州考試的書生張元伯、鍾士秀、劉元達、史文業、趙光明等五人,因路見五瘟神,於五處古井投毒,五人本欲將此事宣告居民,然惟恐不被採信,乃決議犧牲生命,留書示警,投井受毒,後人感念其拾身救人而建廟祀之,後經天界玉皇大帝封張為顯靈公、鍾為應靈公、劉為宣靈公、史為揚靈公、趙為振靈公,合稱『五靈公』,專為陽界驅瘟除疫,保境安民,最早為福州一帶的鄉土保護神。
許多資料顯示,福州籍官兵從福州白龍庵迎奉香火來台,於市仔頭(今台南市公園路中山公園)總鎮府衙旁建『全台白龍庵』,後來漳、泉州民眾為祀奉方便,又從福州白龍庵另迎香火至亭仔腳街(今台南市青年路)建『西來庵』,形成府城早期信奉『五福大帝』的兩大系統。
註:此振靈公趙光明,並非武財神趙光明,資料顯示他們是不同時代的人。
八家將的成員
八家將的組織結構相當嚴密,所有成員大致為(1)什役(2)文差(3)武差(4)甘爺(5)柳爺(6)謝爺(7)范爺(8)春神(9)夏神(10)秋神(11)冬神(12)文判(13)武判。
甘柳謝范合稱『四將』或者『四大將軍』;春夏秋冬合稱『四季神』或者『四大帝君』,與甘柳謝范合稱『八將』,此『八將』與『八將團』中的八將不同。除此之外,另有一組陳沈枷鎖『四將』的組合。另外,在謝范兩將軍中也有盧清、韓德,而死、失信等名稱。
( 1)什役:也稱使役,即雜役,俗稱『挑刑具者』。專責肩挑八家將所使用的各種小刑具或法器,最多有三十六項(三十六刑具);扮演者可化裝亦可不化裝,通常他是全陣的靈魂人物,行止舞演都由他以刑具的聲響來指揮;其位在陣前第一位。
( 2)文差:文差『陳將軍』,位在陣右屬小差角色,外手持扇,內手執令牌,專接主神之令。
( 3)武差:武差『劉將軍』,位在陣左屬小差角色,與文差合稱『文武差』,外手持扇,內手執令旗,專門傳令,文差可視作為現代『傳令兵』的角色,他們裝扮的最大特色,在於虎皮紋黃衣的服飾,通常都是由孩童(年紀輕者)裝扮。
( 4)甘爺:即『甘將軍』,俗稱『陰陽仔』,位在陣左武差之後,外手持扇,內手執戒棍,俗稱『板批』,即繫鈴的半邊竹節;其臉譜通常畫作『紅黑陰陽目』。
( 5)柳爺:即『柳將軍』,俗稱『三角仔』,位在陣右文差之後,手執法器與甘爺相同,只是方向相反而已;其臉譜一般畫作『章魚足形目』。甘柳二爺俗稱『頭排』。
( 6)謝爺:有時亦稱『捉神』謝必安,又稱大爺或七爺、高爺或者白無常;頭戴長方帽,上寫『一見大吉』,臉畫『白底蝙蝠面』,吐長舌,穿白袍,外手持白扇,內手拿魚枷,個子高大,通常是由高個子扮演,位在陣左甘爺之後。
( 7)范爺:亦稱『拿神』范無救,又稱二爺或八爺、矮爺或者黑無常;頭戴短方帽,臉畫『黑底潑猴面』,穿黑袍或藍袍,外手持黑扇,內手持方牌,上寫『善惡分明』,個子通常矮胖,其位在陣右柳爺之後。
甘柳謝范俗稱『四大將軍』或『四大將』,四人為八家將之主角。
( 8)春神:『何將軍』著白袍,畫龍面(蓮),俗稱蓮花面,外手持扇,內手執花籃,意在潑醒犯人之用,其位在陣左謝爺之後。
( 9)夏神:『張將軍』著紅袍,畫龜面(梅),外手持扇,內手執火盆,意在烙燒犯人之用,其位在陣右范爺之後。
(10)秋神:『徐將軍』著青袍,畫鳥面(竹),外手持扇,內手執金光鎚,意在敲打犯人之用,其位在陣左春神之後。
(11)冬神:『曹將軍』著黑袍,畫虎面(菊),俗稱葫蘆面,外手持扇,內手執毒蛇,意在嚇拷犯人之用,其位在陣右夏神之後。
春夏秋冬合稱『四季神』或『四大帝君』俗稱『四季』,與『四大將』合稱『八將』,此八將與官將首中的八將是不同的。
(12)文判:『文判官』,著官服,右手拿毛筆,左手執『生死簿』,係口供的記錄者,位在陣左殿後。
(13)武判:『武判官』,亦著官服,手持『金間金隹』,俗稱『九層鞭』一種樣子像鞭有四稜,也稱做『簡』;是罪犯的收押者位在陣右殿後;與文判合稱『文武判』,在地位上他們是八家將中地位最高者,但實際上在八家將的角色當中,則可有可無。
註一:有些八家將會在什役和文武差之間,增列『黑旗將軍』一人,手握黑旗,據說為開路之神。
註二:在台南地區的八家將,把謝范的捉拿角色,定於押解陽界瘟鬼,至於逮捕陰間鬼魂的捉拿角色,則另稱捉神『盧清』,手持火籤,俗稱『副大』,裝扮類似大爺,但臉譜不同;拿神『韓德』,手持鎖鏈,俗稱『副二』,裝扮也類似二爺,其臉譜亦不同。另外,亦有人將『四大將』延伸為二組人馬,一組亦為『四大將-甘柳謝范』,另一組『陳沈枷鎖』,陳沈角色和裝扮,與甘柳相同;枷鎖則與韓德盧清相同。
八家將的職務
八家將的職務大抵為主神下令-文差接令-武差傳令-謝范捉拿-甘柳刑罰-四季拷問-文判錄口供-武判押罪犯。
八家將的這套巡捕理論,應係模仿自『城隍體系』,但若放到人間的行政組織來看,則似由巡捕系統蛻化而來;石萬壽教授即認為它是清季縣署巡捕組織的神格化:
(1)什役-民壯。
(2)文武差-禁卒。
(3)甘柳爺-皂班館的皂役。
(4)謝范爺-快班館的捕快。
(5)四季-門政、堂事、直堂、招房。
(6)文判-名幕友。
(7)武判-刑幕友。
八家將的陣法
八家將的陣法通常是由師父所親自傳授,少有書籍記載其陣法,通常是以『七星步』、『照四角』、『開八卦』為主。
八家將、什家將、官將首、五虎將一般都歸類為家將。八家將、什家將祇是區別人數不同,八家將是八位組成,而什家將的「什」指人數眾多之意。官將首形成較晚祇需三至五位即可成隊;至於五虎將有五位,手持關刀。其中八家將是穿紅褲、草鞋,范謝將軍露肩,其成員有甘柳將軍、范謝將軍及春夏秋冬四神。什家將綁腿穿草鞋,范謝將軍、甘柳將軍肩膀露出,其成員除文武差、甘柳將軍、范謝將軍及春夏秋冬四神外,再加一文武判官。官將首則是帶獠牙,手拿三叉尖槍及令旗。家將手執黑令旗,因令旗代表主神,也有認為黑令旗的作用是掃路,即潔淨之意。八家將與什家將又有文陣、武陣之分,文陣僅化妝遊行,武陣則會起乩並以「五寶」自殘,官將首與五虎將則純屬化妝表演之宗教陣頭不會起乩。五虎將則僅存於屏東地區,以五人扮演武將造型得名。
文章定位:
人氣(2,329) | 回應(2)|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