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0-09 05:14:42 | 人氣1,641|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4 Oct, 順利克服地鐵罷工之終究採到珠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十月四日周一地鐵罷工,看到多數地鐵站都大門深鎖,包括住處附近的站還有歌劇院附近的站都關了(上圖為歌劇院副近的地點站Covent Garden),我們的確小緊張,這次可是花了大錢要去開洋葷、聽歌劇,可不能被倫敦的工會給破壞了。花了一個早上研究要怎麼樣到歌劇院,結論是,最簡單的方法便是先走到前一站搭地鐵,然後提早一站下車,再走到歌劇院。為了準時,我們特別提早兩個小時出門。

Covent Garden前一站是Leicester Square。Leicester Square與Oxford Circus、Piccadily Circus一樣,都是很多重要道路的匯集處,充滿了各種店面和人潮,但嚴格說來,Leicester Square的逛街功能比倫敦那兩大圓環更多元也更平民化些,好比Leicester Square有中國城,這裡可以買到、吃到中國菜、中國食材,也有家庭式日本料理;這裡離舊書街Charing Cross也近,也有不少新舊書店;這裡離Covent Garden只有二十分鐘路程,沿路是流行時尚店鋪;這裡同時也密集了多家劇院,專演音樂劇,知名的那個專賣last-minute便宜票的ticket booth,也在這附近。



從Leicester Square地鐵站出來,沿著Leicester Acre往Covernt Garden的方向走,不久便會遇到已有一百五十九年歷史的Stanfords書店。這棟四層樓的古舊建築,是世界最大的地圖和旅行相關書店,最早以賣地圖為主,現在所有旅遊相關的書籍、文具、用品,都可以在店內找到。門口的展示櫥窗裡便擺滿了全球各地大大小小的地圖,由此可回溯出該書店的原型,形成一股奇異的風景。此處堪稱我最喜愛的倫敦景點之一--如果書店可以稱得上是景點的話。



繼續沿著Leister Acre走下去到中後段,右拐進入一件小巷子Bow Street,別懷疑,著名的皇家歌劇院(Royal Opera House)就位於這個小而不起眼的位子,外觀也相當普通。可是看到外牆上有獅子和獨角獸的皇家徽章,便知道進入皇家屬地,這是英國皇室的標記。




落成於一八五八年的皇家歌劇院長久以來是英國皇室專屬的歌劇表演場地,地位特殊,長久以來雖對外開放,但因票價高貴,往來均無白丁。直到二十世紀,皇室決定讓歌劇院能夠更貼近一般民眾,於是決定開放歌劇院後方的廣場,改建成為市集(名為Apple Market),有許多特色小攤販、咖啡店和餐廳,成為科芬園中一個主要購物點,而歌劇院下方的騎樓,則成為服飾品牌店面。



儘管外圍變得平民化,歌劇院裡面是另一番風景。舞台前方是管弦樂團的座位,後方是合唱團的位置。周圍金碧輝煌、朱紅絲絨裝潢,是各級包廂,就跟電影裡面演的一樣(好比教父第三集最後的歌劇院場景)。



我們大約提早十五分鐘進場,周圍觀眾與音樂廳觀眾大異其趣。這裡的聽眾穿得非常正式,男士們都穿西裝打領帶或者領結,女士們都著正式晚宴服或正式套裝,而且晚宴包、項鍊等裝飾配件一應具全,別想在這裡找到背著登山背包的背包客,但音樂廳比比皆是;他們每每在就定位之前都要先找找朋友閒話家常,但又不是談音樂會相關內容,社交性質較濃;最特別的是,這裡的聽眾比音樂廳的聽眾冷漠,不會跟周圍的人打招呼、問候、聊天,更別提討論音樂會演出內容了。與其說我們像是闖入夢境的愛麗絲,更像兩個化外之民。

這天的曲目是比才的「採珠人」(The pearl fisher),故事背景遠在斯里蘭卡,描述採珠人Nadir,愛上不該動凡心的女祭司Leila的苦戀故事,然後怎樣掙扎、怎樣偷情又怎樣愛得很痛苦,一堆人阻撓,裡面的重頭戲是三首詠嘆調和三首二重唱。

三首詠嘆調中,Nadir遇上Leila一見鍾情的男高音詠嘆調,旋律優美而好記,是整齣歌劇最知名的曲子,幾年前在Woody Allen電影Match Point(愛情決勝點)裡大量使用;自從看過電影後,我便對這首詠嘆調念念不忘,會想看採珠人,很大部分原因是為了這首男高音詠嘆調。可惜的是,這天的男高音沒有唱出那種愛上不該愛的人的掙扎與渴望,聲音略顯平淡,讓我有點失望。

相較於平淡的男高音,唱Leila的女高音真是技驚全場。由於這場是歌劇音樂會,也就是不用演戲的清唱音樂會,各個角色只要唱不用演,但是女高音從頭到尾戲感十足,無論聲音、臉部和肢體,表情都動人而多變,相當入戲,而且音質穩定而嘹亮,很輕鬆便把聽眾情緒帶進劇情中,進而感受道她面對愛情的焦慮、害怕與期待;每次她唱完詠嘆調或二重唱,全場掌聲不斷,我旁邊的還一直叫好。

不過整出歌劇下來,我最喜歡的部分該是Antonio Pappano指揮ROH交響樂團和ROH合唱團。這一兩年,Pappano在英國聲譽極隆,可說是當紅歌劇指揮,以那天採珠人來說,樂團的一致性和凝聚力自不在話下,但Pappano營造出來的戲劇效果和情緒張力,以及與歌唱家的配合程度,整體音響效果極佳,表現優異且稱職。至於合唱團,在歌劇裡面扮演類似史詩裡面歌隊的功能,負責串場、當部下或偶爾當一下烏合之眾,當天ROH合唱團同樣營造出滿檔的戲劇情緒,而且真的是非常整齊畫一、聲音也好,令我印象深刻。

整體看來,這場歌劇初體驗可說是圓滿達成,也學到幾課。lesson 1:兩小時四十分鐘裡,甚麼內容都用唱的,聽久了真的很累,不曉得用演的會不會好一點;lesson 2:唱歌劇說穿了也是唱歌,既然同是唱歌,最重要的仍是情緒表達還有感情張力,高度感染力最重要,技巧和音質雖重要但沒有那麼關鍵,至此終於了解為什麼卡拉絲能讓這麼多人如痴如狂。


●附上倫敦當地專業評論網站Art Desk對於這場採珠人的樂評,供大家參考。

http://www.theartsdesk.com/index.php?option=com_k2&view=item&id=2335:les-pêcheurs-de-perles-in-concert-royal-opera&Itemid=27

台長: orangebach
人氣(1,641) | 回應(4)|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London 2010 |
此分類下一篇:6 Oct, 肯辛頓花園下午茶
此分類上一篇:5, Oct 內田光子音樂會

ks
your description of the opera audience sounds pretty standard

with my experiences with the l a opera.



imagine watching a "musical" with the actors lining up in

front of the orchestra singing their songs, and you'll

probably get an idea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regular

opera performance vs. opera in concert form.



not that i dislike concert form operas (i've been to a few,)

but i find regular opera performances more enjoyable.
2010-10-09 11:10:24
orangebach
我想也是這樣,所以下一次我會嘗試有演出的歌劇。



不過音樂會型式的好處是,讓大家把注意力都放在演唱者的聲音上,不致因為演

戲而把注意力分散。



京劇裡面也有清唱大會,就是所有的角站成一排,連樂手都沒有哩,真正是聽唱

功,並且讓演員隨興表現,在台灣經常一票難求。
2010-10-10 05:50:00
Val
Totally agree with ks.



紐約的City Opera是比較庶民的歌劇院,還提供英文字幕。Met雖然走精英

路線,但提供非常平價的最低價座位,讓任何有興趣的人都能去聽。不像我現

在所住,充滿權貴的城市,歌劇的最低票價從一百多元起跳,擺明了即使坐不

滿也不讓身價不夠的觀眾進來。



我覺得聽歌劇的滿足感很大一部分來自布景道具以及服裝,這些屬於戲劇的部

分。concert form就算唱得再好也還是有缺憾。



此外聽歌劇最大的障礙是語言,而所有走精英路線的歌劇院都不提供字幕,除

非是原本就熟悉義德法文,否則就得先苦讀故事大綱甚至每一段的歌詞,要不

然根本就不知道台上在幹什麼,也就很難進入情況。事先需要做功課,這是我

覺得最累的部分,看DVD的歌劇就輕鬆多了,但是又少了身處歌劇院那種輝煌

的虛榮滿足感,像Moonstruck裏頭的Cher和Nicolas Cage。
2010-10-11 01:51:23
orangebach
竟然還有人記得Moonstruck這部電影啊....天啊....



ROH雖然貴為皇室歌劇院,但是有提供字幕,只是字幕高掛在皇家徽章下面,看

久了脖子超累的。還好我有好伴,她事前把功課做足了,然後把故事講給我聽,

所以就知道他們幾個人在唱甚麼。基本上我覺得她們唱甚麼文應該都聽不懂吧,

咬字完全變了樣。



ROH的票價從4.5磅起跳,這是站票,到最好的包廂約兩三百磅都有,我們買到

七十七磅是中間價位。事後有查一下美國看歌劇,隨便一張票都要一百多美金起

跳,所以倫敦還是便宜。下次我會試試有演戲的,這次因為時間的緣故,只能挑

這齣,原本可以有個晚上看Rigoletto,但我選了John Williams。
2010-10-11 03:15:2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