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人類的主人──歐洲帝國時期對其他文化的態度
作者:柯能(Victor Kiernan)
譯者:陳正國
出版:麥田出版
出版日期:2002年1月
佳句:
◎人類一般心思,都自覺自己是所有世界事物的中心。
◎人只能透過身體力行克服困難,才能了解自己。沉浸在閱讀二手文獻不能取代 經驗,閱讀別人的經驗也不能知道自己的靈魂。
◎一個有知識的小偷比不識字的小偷更危險。
◎讓人們思考或懷疑,不斷地追求,汲汲營營地工作、競爭、奪權等等是否有價值。
心得:
「人類一般心思,都自覺自己是所有世界事物的中心。」看到這句話時其實有會心一笑的感覺,暫不論這本書中提及到的歐洲人想法,只覺得這好像是人的天性,總希望自己能夠被多數人所注意,自己的意見可以被聽到,自己的想法可以被了解。這應該算是每個時期強勢國家的心態寫照吧!就以目前最熱門的國際話題美國攻打伊拉克來說,美國又何嘗不是抱持著這種想法呢?而且人們開始懷疑軍事行動的結果是否真能帶來安定,美國的出兵所引起的爭議也愈來愈多,有種感覺是自己家裡的事情都管不好了,為何要去管別人家的事情呢?就像是書中提到西方人喜歡(以較高位階的姿態)「凝視」東方,好像西方的文明就是世界最出色的,以前的古文明再怎麼偉大也都只是過往了。
文明這一個詞對於人類而言常常好像代表著「進步」,但是文明卻將社會分割成許多階級,很矛盾的說法卻有種反諷的意味,書中的另一句話「究竟是因為對黃金著貪婪迷戀,還是對傳教的狂熱,或者是對原始落後的厭憎?或者只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暴怒,以新的外表形式在遠方重新出現?」不解的是為何看起來較進步或是較有成就的地區,要以過來人的身份及觀點去決定所謂落後地區的命運呢?也許比較落後的民族不一定會接受別人的好善樂施,安於現狀可能是目前的企求也不一定。
『歐洲人習慣將「殘酷與噬血」等意加在野戀人身上,其實是對於自己的文明太過寬待。「人們老是認為無文的野蠻人的特徵」就是殘暴性烈;卻忘了,其實是歐洲人的殘暴性烈激怒了野蠻人而採取報復。』看完這段文字時讓自己想起一句話「寬以待人,嚴以律己」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人常常會忘了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卻很容易記得別人做錯的事,改變自己比改變他人容易,然而改變的前提是承認自己的不足,願意面對自己的缺點而改變卻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書中提到很多歐洲人在帝國時期自視甚高的心態,似乎也可以當作人生的借鏡。
「有時候,統治本身是為了全社會的利益;但更常的情況是為了統治階級的利益。」也許這是每個團體領導者要思考的一句話,做出的決策是否真的是為了團體中的每一份子,還是只是為了自己期待或是希望呢?看著書中所陳述的態度,會覺得人類真的是種很奇怪的生物,為何就不能和平共存呢?西方人對其他世界的看法,就如西方人的個性一樣,不能等齊劃一,正好像各國對他國所抱持的態度及看法不一定相同,如書中所提「若能讓東方與西方在精神上相互理解、同情、彼此善待」,各國與各文明之間能盡最大力量讓彼此接納,人類和平相處之日應該可以更早到來,這應該是多數人類所希冀的世界和平。
文章定位:
人氣(42)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全站分類:
不分類